正文 第四部分:知本篇1(3 / 3)

2、找出自己的缺點台灣暢銷書作家及電視節目主持人吳若權被譽為“e世代生活家”,吳若權說:“e世代的年輕人,由於在成長的過程中過於被父母保護,是被寵著長大的,他們盡管看起來有型有款,‘冷冷’的、‘酷酷’的,不愛搭理人,似乎信心十足,其實他們有很多是‘草莓族’:外表看起來很漂亮,內在卻非常脆弱,一受到碰撞就受傷流血。”

“e世代年輕人的問題是隻欣賞自己,不懂得欣賞別人。其實欣賞別人和接受不同的意見會讓我們有所收獲。包容不同意見,可以使自己的思慮更周密,也是激發創意的重要觸媒。在電子時代多元的價值體係裏,我們要有主見但不要過於堅持主見。要懂得尊重別人的看法,不要因為太堅持自己,而不顧及別人。我們為何不用欣賞自己的方式去欣賞別人。”

我想問一句“朋友,你會去欣賞別人嗎?”,“你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嗎?”。“你是還以‘自我’為中心,去看周圍的人呢?”。

人們常常是隻能看到了別人身上的缺點,而沒有冷靜地看待自己身上的不足,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這樣就阻止了他們的進步。每個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缺點。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就是說,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優點和缺點。有這樣一句話:人都是把自己的優點放在前麵,把自己的缺點放在背麵,生活中,人也會對自己的優點總看成比西瓜大,而對自己的缺點,卻看成比芝麻還小,如果從發展角度看問題,這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隻能使你倒退。所以,自己看到的永遠是自己的優點,缺點卻永遠也看不見。當自己看別人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很難發現別人的優點,於是人與人之間就產生了矛盾。如果你總是發現朋友的缺點,那你的人生旅程將難以找到知音。

下麵給大家講一個類似於笑話的故事:道爾頓(1766—1844),約翰·道爾頓,英國著名的化學家。科學原子論的提出者,曾被恩格斯稱為“近代化學之父”。1766年9月6日,道爾頓出生在英格蘭北部的一個窮鄉村。父親是個貧苦農民有織毛衣的手藝,母親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生了6個孩子有3個都夭折了。道爾頓從小就勤奮好學,並提了科學原子論,為化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聖誕節到了,在英國這片土地上,大家很重視這個節日。道爾頓的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她生了6個孩子,可其中有3個都夭折了,天下的母親都一樣,她們最愛的人就是自己的孩子了,道爾頓的母親因為死去的那三個孩子,承受的痛苦與艱辛要比其他的婦女多很多。道爾頓從小就很懂事,他完全地明白,母親失去孩子是一件多麼痛心的事情。因此,道爾頓也比其他的孩子更加知道疼愛自己的母親。聖誕節的早上,道爾頓一個人去街上,給母親買禮物,他左挑右選,終於選中了一雙襪子,他高高興興地拿著襪子回家看母親。

“兒子,回來了!”道爾頓的母親看到兒子回來了,高興極了。

“是啊!我回來了!媽媽,你猜猜我給你買什麼禮物了!”道爾頓一進屋就神秘地對著母親說。

“約翰!快給媽媽看看!”母親笑著望可愛的兒子。

“媽媽!你看!”道爾頓從懷中掏出了那雙襪子,在母親麵前晃了晃。

“好看吧?”道爾頓在等待著母親的誇獎。

“你怎麼能買一雙紅色的襪子呢?”誰知母親不但沒有高興,反而有些生氣。因為按著當地的宗教習俗,婦女是禁忌紅色的。

“媽媽,這雙藍色的襪子,多漂亮啊,媽媽,你怎麼了?”道爾頓沒有受到媽媽的表揚,感到一些意外。

“孩子,你不是發燒了吧?這明明是一雙紅色的襪子,你怎麼能說是藍色的呢?”道爾頓的母親,拿著襪子不解地問道爾頓。

道爾頓想:我母親的年齡也不是很大啊,眼睛怎麼就不能分辨顏色了呢?可是,為什麼母親的眼睛還是能清晰地看到事物呢?道爾頓決定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把襪子,拿去給朋友看。

“你能告訴我這雙襪子是什麼顏色嗎?”道爾頓麵帶難色地問朋友。

“不是吧?你在跟我開玩笑嗎?”朋友十分奇怪道爾頓怎麼會問這種幼稚的問題。

“求你告訴我!好嗎?我看不清這雙襪子是什麼顏色的?”

“你的眼睛怎麼了,出什麼問題了嗎?有沒有去看醫生?”朋友關心的問。

“沒什麼大事情,現在你可以告訴我這雙襪子是什麼顏色的了吧!”道爾頓最關心的,是想知道這雙襪子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那就好,是紅色的啊!”朋友不解地看著道爾頓。

“難道是我眼睛的毛病,怎麼回事呢?”道爾頓十分地迷惑,同時也有些失落感。他突然想起,在他童年的時候,自己和弟弟喬內丹在一起玩陀螺,道爾頓看到的陀螺明明是紅色的,可弟弟喬內丹卻硬說是綠色的。還有一次,他的妹妹穿了一件綠色的裙子,弟弟卻說是紅色的,而道爾頓看到的明明是藍色的啊。還有……,道爾頓不些不敢想了。

“這有什麼可想的啊!世界上奇怪的事多的,數不勝數!”朋友對這件事情,不以為然。

“奇怪的事情,是需要我們研究的!”道爾頓並不想放棄這個奇怪的事情。

道爾頓開始對這件事,進行仔細的思考、研究,他用各種顏色的方塊,在學生中做試驗,他發現有些學生根本無法分辨顏色,有些學生還會認錯各種顏色。把綠色看成紅色,或把紅色看成綠色,還有一部分不清藍色和藍色。

1794年,道爾經過研究、試驗,終於寫出了一份關於色盲的報告,在報告中提出在人類中,有著一種眼睛疾病—色盲,這個發現在社會上引起了公眾的哄動和重視,所以在英國中,人們把色盲稱為“道爾頓症”。

1803年,道爾頓提出了一個化學理念中重要的思想,科學原子論。道爾頓還給各種元素和化合物製定了符號,為化學進入了現代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道爾頓因為自己身上的一個疾病而發現了更多有關於成功,對於他的成功更有價值的信息。當然缺點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幫助人們成功的,但如果我們能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我們就知道該如何麵對我們的缺點了!

人們應該實事求是地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接受別人的幫助。隻有這樣,才能較順利地發展自己。同時,應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可人卻時常,好像有點資本,得到了別人的認可,便開始自以為是,缺點也隨之而來:自大、自負,都來了!眾所周知,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人,大家都是優缺點的綜合體。那麼,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缺點呢?記得著名的相聲演員馬季曾說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