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拜相倡儉的楊綰(1 / 1)

楊綰是唐朝中期的一位名臣。唐肅宗時,他升至中書舍人,按照慣例,他因為年齡大而被尊為舍人中的“閣老”,而且中書省的辦公官署及官員俸祿等款項,他可以分得五分之四。但楊綰卻認為,同一個品級的官員應該享受同樣的待遇,不應再以年齡排出等級。這樣不利於年輕人發揮才幹,也不利於國家。因此,他便把辦公官署及其他俸祿平均分給所有的中書舍人,以示公允。這樣使中書省的所有人對他極為尊重,大家齊心協力,效率明顯高於其他部門,而且楊綰的為人也受到朝廷上下一致讚譽。

唐代宗年間,楊綰又因政績突出升至吏部侍郎,這是專門負責考核官吏,可以決定官員升降的職務,實權很大。但楊綰卻從不居官自傲,而是公平考察所有官員,精選能人幹才,受到眾人稱讚。

楊綰素來儉樸,品德高尚,所用車馬的裝飾也極為簡單。出任宰相沒有幾天的時間,朝廷中儉樸的風氣就形成了,這主要是楊綰的威信和儉樸美名所致。有個禦史中丞名叫崔寬,是當時劍南西川節度使崔寧的弟弟,家中有萬貫財產,平時吃穿用行極為豪華奢侈。而且他還在皇城南邊修了一棟別墅,別墅裏亭台樓閣,建築很是精美華麗,在當時堪稱天下第一。在楊綰上任這天,崔寬就默不做聲地讓人把別墅拆掉了。

還有,中書令郭子儀聽說楊綰拜了宰相,就下令軍營中的音樂減掉五分之四。有個京兆尹黎斡,在當時很受皇上寵信,每次出門都要帶一支很壯觀的隨行隊伍,僅馬夫馭手就達100人。楊綰拜相的詔書下達後,黎斡也馬上減少了隨從人員,總共隻剩下10多人,可見楊綰的影響何等巨大。其他官員因為楊綰拜相而自覺節儉的不計其數,楊綰拜相本身好像就是又一道下令節儉的詔書。

楊綰在任職期間總是以德服眾,為人熱情公正,執法嚴明無私,所以他的節儉示範和提倡節儉才收到如此效果。所謂上行下效,一朝一代的興衰首先是從最高統治層開始的,這對於我們現在也是一個很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