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無常和解
和尚回法源寺,中國佛學院的一位法師過來,與和尚相談,末了說:“大和尚您身體好是我們的福報,您要保重身體。”和尚脫口笑侃:“保不住。”在場的眾人都笑起來。
“保重身體”是大家在祝福親友、尤其是祝福長輩時常說的話,但是這句話並不現實啊,天底下,有誰能夠保得住這具色身呢?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無常是很遙遠的事,無常就在身側,我們平時拜神拜佛,總祈願一切如意,事業興旺,家人平安,可是這些願望本身不可能一一實現。哪有人事事如意呢,要知道,真正管著你的是生命裏的無常變化。
虛老在一次開示中,提及一件他親身經曆的事:“前清庚子年間,八國聯軍入京。我那時跟光緒帝慈禧太後們一起走,中間有一段徒步向陝西方麵跑,每日跑幾十裏路,幾天沒有飯吃。路中有一個老百姓進貢了一點番薯藤給光緒皇帝,他吃了還問那人是什麼東西這麼好吃。”
“你想皇帝平日好大的架子,多大的威風,哪曾跑過幾步路?哪曾餓過半頓肚子?哪曾吃過番薯藤?到那時架子也不擺了,威風也不逞了,路也跑得了,肚子也餓得了,菜根也吃得了。為什麼他這樣放得下?因為聯軍想要他的命,他一心想逃命呀。”
“可是後來議好和,禦駕回京,架子又擺起來了,威風又逞起來了,路又跑不得了,肚子餓不得了,稍不高興的東西,也吃不下咽了。為什麼他那時又放不下了?因為聯軍已不要他的命,他已沒有逃命的心了。假使他時常將逃命時的心腸來辦道,還有什麼不了?可惜沒個長遠心,遇著順境,故態複萌。”
在無常到來時,生出了拚命的心,一旦順境到來,又將無常忘到腦後,這可說是人的通病。所以人在順境中,容易得意,自以為受上天眷顧,一切圓滿,待逆境到來,就驚慌失措,叫苦連天,抱怨上天不公,缺少一個恒定的心態去麵對生命裏固有的起伏。和尚要是跟人講,無常之苦是無處不在的,很多人都能明白,但是事到臨頭,就總是抱著僥幸心理,認為無常不可能降臨到自己頭上。
實際上佛教論世間人生,頭一個講到的就是“苦”,生老病死是苦,別離怨憎是苦,求不得是苦,一切無常皆苦。試想,我們的生命裏有什麼事物能夠永恒呢,身體、家庭、事業、朋友,所有我們愛的、不愛的東西,都終有一天會毀滅、消失,變成一場空。
人活在這個無常世間,很容易喪失安全感。因為一切都不確定,這世上沒有什麼是牢靠不變的,當因緣彙聚起來的時候,我們能夠獲得很多,當因緣走到了盡頭,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又會流失。所以說,假如你把安全感寄托在外物或別人身上,比如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自己深愛的人,那麼,一旦這份工作變得不再穩定,或者你遭遇了深愛之人的背叛,這份安全感立刻就會消失。
佛教講無常,目的是為了勸人警醒,精進,離苦得樂,可惜很多人並不明白,生命本身就是圓滿自立的,它具足一切,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賴,所以他們往往因無常而生執,回避著無常的現實,夢想用執念係牢、捆綁手中擁有的一切。那麼,執著真能帶來什麼好處嗎?它既不能阻止無常的到來,也不能使我們執著的對象變得牢固不破,相反,它隻會令人被環境和事物的變化所傷害,沉淪在失去的痛苦裏不可自拔。
既然外物皆不可靠,在這樣一個無常的世間,我們又該靠什麼力量來支撐自己?佛告訴你一個方法:回過頭來依止自我的島嶼,你的心就是岸。人的一生都在泅渡苦海,可是這苦海裏並沒有一片現成的樂土,等待著我們擺脫塵世的痛苦煩惱之後,安然抵達。真正的解脫隻能在眼前的苦海裏獲得。若內在的生命和自我充滿力量,當下就是樂土,就是彼岸。
佛陀並不認為無常是壞事。無常的確是苦,然而,無常同時也是人生的好事。因為無常的本質是變化、轉化,快樂固然不長久,痛苦也不會永恒。有死的無常,就有生的無常;有不幸的無常,便有扭轉不幸的無常;有無常的這一半,就必定有另一半存在。一切都在無常中變化、相互轉化,因此,苦難也可以轉化成福分,悲傷也可以換來另一種幸福。當我們真正認清了無常的本質和世事的不穩定,能夠隨時保持一顆積極的平常心,就能夠與世事無常達成和解,坦然麵對人生悲苦喜樂的無常變化,度過生活的困厄。
超越苦的法門
佛教不是宿命論,它告訴人們人生是苦,是困難,是要人們積極地去麵對它。苦並不能代表佛教,苦、集、滅、道四諦才是佛教,佛教告訴眾生人生之苦的目的,是要人擺脫生、老、病、死之苦,讓人超越生命,坦然麵對生死。
佛陀在靈山會上,出示手中的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你們說說看,這顆摩尼珠是什麼顏色?”四方天王看後,各說是青、黃、紅、白等不同的色澤。佛陀將摩尼珠收回,張開空空的手掌,又問:“那我現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又是什麼顏色?”四方天王異口同聲說:“世尊,您現在手中一無所有,哪有什麼摩尼珠呢?”佛陀於是說:“我拿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的寶珠在你們麵前,你們卻視而不見,這是多麼顛倒啊!”
佛陀的手中雖然空無一物,但這正是“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台”,“無”中蘊藏了“有”,正因為“空無”,所以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佛陀感歎世人“顛倒”,因為世人隻執著於“有”,而不知道“空”的無窮妙用,總是被外在的、有形的東西所迷惑,而看不見內在的、無形的本性和生活,不知道那才是最寶貴的明珠。
同樣的道理,人之所以陷於痛苦之中,是因為執著於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無”,也就是說,人們隻看到了外在的環境和境遇之苦,認為它是真實的存在,而沒有看到這些苦終會消失,終會變成“無”的事實。或者換個說法來講,人們隻看到了現實存在的苦,卻沒看到苦的背後所隱藏的“樂”。
人生是苦,不可否認,但人可以超越苦。和尚給大家提供幾個方法。第一個就是要看淡身外的遭際。當我們從一種遭際中出來,就要學會將過往的一切都放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放,直到最後不再為遭遇所苦。
然後還要放空心中對自我的執著,要把“我”的得失,“我”的成敗都撇開,“無我”就能“無苦”。
接著,還要學著關注內心的需求。我們總是把太多的精力用於認識外界,向外占有和追求,絕少關注自己的內心狀態。和尚希望大家還是多花點心思看自己,不僅要滿足自己的物質所需,也要滿足精神層麵的需要,精神獲得了滿足,自然不會有多餘的欲求,那大家也就不會在追逐中心力交瘁,身富而心苦。
第三點,要擴大自我。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心苦,是因為心中有太多計較。過度的占有,導致自我生存的空間太過狹隘。人生這條路呢,總是走得越寬越好,大家不妨試著放大心量,把人生的喜怒哀樂都容納進去,一並消化了,不要讓它在心中堵著掖著,時時令人難受。
還有,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之時,也要懂得適可而止。做事一定要有回頭的心態,一心隻知道往前衝,很有可能逾越規範,誤入歧途,最後掉進苦海,賠上自己一生的幸福。所以,要懂得回頭,懂得在恰當的時候止步。
另外,遇到困境的時候,不怨天、不尤人。要將苦難當成生命中理所當然的遭遇,時刻懷著“自作自受”的心態,安然接受,學會不糾結於福禍,學會自我安樂。求福避禍是人的天性,可是古人早說過,“福禍相倚”,隻想求福而不願遇禍是不現實的,刻意避禍的心態正是痛苦的一種來源。所以,不必將禍福分得那麼清楚,因為禍福總是在不斷轉化之中的,這種轉化,你不可能左右得了。既然如此,不如就不去糾結,安心以對。
對痛苦的解脫不是逃避,而是換一種心境,用全新的智慧看待生命。大千世界,百態叢生,人生、善惡、苦樂等等都是客觀存在的。可是它們投射在人的內心時,卻如水中之花影,空無一物。如果生活的痛苦和不幸降臨到你身上,不要怨歎、悲泣,隻要明了自己所執著的一切不過是臨水照花影,就能拋開心中苦苦的糾結,獲取更廣闊的心靈空間,盡情享受生命之樂。
麵對艱難歲月,如何不起煩惱
若問大家以什麼為快樂和幸福,答案可能會五花八門。有些人覺得擁有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是快樂、幸福,有人認為金錢和地位能帶給他滿足,還有人會把付出和給予當作幸福……若問我這一生以什麼為快樂和幸福,答案隻有兩個字:清靜。
清靜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簡單地說,就是無論處在何種境遇下,都不生起煩惱。念佛之人,要時刻保持身心的清靜,否則念佛之時,腦中妄想紛飛,心中念頭不斷,這就不好了。妄想、念頭,都是從心底的貪、嗔、癡裏來的。一個人若總想著要這個,要那個,妄想就多了,煩惱也就跟著多起來。
煩惱大多從不如意的境遇中來。當你想要得到一樣東西,卻無法得到時,煩惱就生出來了。對治妄想和煩惱,要從根本上斬斷心裏的貪、嗔、癡,還內心一片清淨。若內心清淨,少欲少求,麵對不如意的境遇,也就不至於感到痛苦煩惱了。
佛法是心法,一切在心。當年我在雲居山的時候,環境非常艱苦。在農場勞動時,白天放牛,晚上學習、檢討,也曾經曆了人生非常艱難的歲月,也麵臨過各種災難性的打擊,但是麵對這些我從來沒有生起過煩惱。一切由心生。
這不是教人否定苦難的存在,逃避苦難,而是告訴你們,隻要有心,苦也可以化作樂。生活的艱辛,環境的艱苦,災難的打擊,這樣的事實不可改變,其中的苦也不可能消失,可是,隻要心中不去計較,內心安然,笑對困境,這些苦難也就並不可怕。
釋迦牟尼佛曾為了求法,甘願受割肉苦行供養別人,最終沉浸在佛法的世界裏,竟絲毫感覺不到痛苦,可見痛苦來自人心。害怕吃苦的人,遇事便覺苦;不怕吃苦、甚至敢於主動求苦的人,苦對他來說也就算不得多大的事。
人生的悲苦從來都無法逃避,多苦少樂是人生的必然。既然如此,不如就安然地去領受苦,然後超越這種苦。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聖。師父拿出一根苦瓜,對弟子們說:隨身帶著這個苦瓜,記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條你們經過的聖河,並且把它帶進你們所朝拜的地方,供養它,朝拜它。弟子朝聖走過許多聖河,並依照師父的教言去做。回來以後,他們把苦瓜交給師父,師父叫他們把苦瓜煮熟,當作晚餐。晚餐的時候,師父吃了一口,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奇怪呀!泡過這麼多聖水,這苦瓜竟然沒有變甜。弟子聽了以後,其中好幾位立刻開悟了。
苦瓜的本質是苦的,不會因聖水聖殿而改變;這就好比人生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生命本質也是苦的,這一點即使是聖人也不可能改變。你不能夠期待苦瓜變甜,正如不能期待人生的苦變成樂。所以,真正認識那苦的滋味,這才是有智慧的態度。圓滿的人生並不是一輩子沒有吃過苦、沒有品嚐過失敗,而是經曆過、體驗過、麵對過那苦的滋味、超越那苦的感覺。
活在世間的眾生,總是感慨苦多於樂。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眾生不接受苦,隻想要樂。可越是逃避苦,苦就越是緊跟著不放。當我們接納苦,把苦看作是人生的必然曆程時,苦便不再是世俗意義上的“苦”了。同樣,接受樂,把樂當作是生命的曆程,樂也不再僅僅是世俗的“樂”了。而當眾生真的能接納所有苦樂時,先前的苦樂“標準”立刻土崩瓦解,根本不再有苦與樂的分別,生命本身就是一場盛宴。你我所能做的就是去享受生命的盛宴,享受所有的苦與所有的樂,安然活在生命的苦樂中。
了解無常,遭遇打擊就不會躊躇
佛教認為世界萬物以及人都是由物質世界的“地、水、火、風”這四大基本物質元素和合而成的,世間一切事物的產生、形成都是有它的原因和條件的,所謂因和緣。因和緣相結合而產生了萬事萬物(諸法),即因緣和合而諸法生成,因緣離散而諸法滅失。因此世間的一切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中,生生滅滅,變幻無常,其實相是空的。
可是,佛教雖然認為整個世界都是虛幻的、暫時的、空性的,卻不是要否定所有的世事人生,而是希望世人借由這種對世界的透徹認識,從心底裏生出智慧來。沒有智慧,那麼你在麵對人生的無常時,就始終沒辦法擺脫痛苦,獲得身心的自在。
電視裏常演出這樣的劇情:一些人在俗世間遭遇了很大的人生起伏,因而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在青燈古佛前了卻此生。實則,佛門並非世人逃避苦難的場所,並不是出了家,就能夠從此遠離塵世煩惱。在佛門修行,也並非意味著從此不必再花時間處理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不必再用智慧去安頓身心。
佛教講“四大皆空”,很多人就以為是說一切皆無,既然一切都是無,都是不存在的,那奮發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呢!這看上去好像是一種很消極的思想,實際上很多人都並沒有真正理解它的含義。佛教是說如果人們能夠認識到物質世界的空性,那麼他就會用一種出世的心態來看待人生的無常了,即使遭遇到人生打擊、生活艱難,他也不會唉聲歎氣、躊躇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