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來佛祖等的便是這一刻,大禹稍一收力,他那後天袋子不吸反吐,內中氣息駁雜分辨不清,也有大禹土黃色真力,也有佛家金剛之力,盡朝禹鼎中灌輸而來。
悟空暗叫一聲卑鄙,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果然大禹好似猝不及防,被這股力道推出甚遠,東來佛祖咄咄逼人,真力排山倒海般襲來。大禹心中暗惱,這個彌勒佛看似敦厚,也是個心機頗多之人。他勉力抵住,暗運玄功,隻見禹鼎竟慢慢旋轉起來。
單比法力深厚,東來佛祖還真不是大禹對手,他隻想一鼓作氣,將大禹逼回齊天嶺,豈料大禹隻退了百裏便穩住身形。而那禹鼎,為何旋轉了起來,是何用意?
禹鼎越轉越快,鼎口與那布袋口中間,僅有一道黃白相間的氣體相連,在這氣柱的帶動下,後天袋子竟也跟著轉了起來。
東來佛祖暗道不好,他不知這樣轉下去會是怎樣結局,便使法力要穩住。哪知這樣正合了大禹心意,後天袋子本就是軟綿綿之物,二人這一較力,不知不覺,袋口竟漸漸擰了個勁兒,再繼續下去,恐怕便要紮緊了。
此時就連牛魔王也看出了門道,笑道:“那胖老頭不行了。”
東來佛祖大驚,原來大禹揣的這般心思,他急忙撤力,叫後天袋子隨著禹鼎轉動起來,費了好大力氣才將那個勁兒破了。
隻見大禹微微一笑,兩手一擰,禹鼎竟又反著轉了起來。這一下變化突然,隻瞬間工夫,後天袋子擰了幾圈,直接便擰了無數個褶,鼓囊囊係上了口。
這後天袋子若是係上口,一切法力盡失,瞬間便被禹鼎收入其中。大禹收了禹鼎,對東來佛祖道:“承讓了。”
東來佛祖臉色慘白,也不知是鬥法消耗精力過甚還是心境使然,良久才道:“我輸了。”
大禹取出後天袋子,拋給東來佛祖道:“願東來佛祖莫忘先前承諾。”
東來佛祖收了後天袋子,麵色才好了幾分,道:“言出必踐。今後齊天嶺再往西去,我絕不插手,文殊、普賢二人亦然。”
說完這話,東來片刻不再停留,帶著眾人騰雲西去。
見東來等人行遠,大禹才落下雲頭,盤坐地上凝神運氣。方才一戰雖勝,他也消耗極大,自出三界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惡戰。二人雖無招式,卻比真刀實槍對戰更險惡幾分。
最為震撼的乃是大鵬,他素知東來佛祖修為,在西天中也可排在前五之列,初時他隻以為後羿乃是上古人物中第一高手,卻不想大禹也強悍如斯。
大鵬心中豪氣頓生,齊天嶺有如此高手,便在這天地間爭個鼎足而立,有何不可!
悟空道:“東來佛祖既敗,我等正好行事,此時正好派手下善變化的妖兵,赴祭賽國各處,凡有廟宇之處,便可顯大神通威懾百姓,但有一點謹記,絕不可為難百姓、濫殺僧眾。”
牛魔王道:“那是自然,若有違令者,定斬不饒!”
於是九靈元聖召眾妖王來此,將此行要辦事宜、規矩禁令講得清清楚楚,眾妖王得令後便著手下小妖立即行事。
悟空見齊天嶺妖兵行事有度,絕非尋常妖精散漫無約,心中欣慰許多。萬事開頭難,攻下祭賽國這一片地界,今後再行事自然輕車熟路了。
事外人
過了一個時辰,大禹睜開眼道:“悟空,你若有事自去辦,此間並無大礙,即便西天有極厲害人物出來,也不過退守而已。”
悟空見在這邊又耽擱了一日,若久久不回,也委實說不過去,便道:“一切仰仗眾位了。”便使個土遁法回了陳家莊。
通天河畔,慘綠依舊,悟空見受毒麵積極大,沿河足有千裏之遠,若要從上遊繞過去,隻怕也要多走幾百裏路才行。
回了陳老者家,唐僧見悟空頭上多了個金環,詫異道:“悟空,這是什麼?”
悟空知道,麒麟鳳凰四人驚天大戰,隻怕瞞不過去,便也沒撒謊,道:“前日幾隻異獸在通天河打了起來,我無事便在旁看熱鬧,有一異獸丟出一隻金環來,不偏不倚卻套在了我頭上,正為此事愁悶呢!”
悟慧走上前摸了摸,仔細端詳,道:“師兄,套得很緊,隻怕要使杠子撬才行。”
悟空道:“什麼法都試過了,也取不下來。”
唐僧道:“這金環雖好看,但平白無故得來的,還是丟了才好,你不如去尋菩薩,將它取下來。”
悟空道:“我正要去尋菩薩,通天河畔被那異獸施了劇毒,若不解了,恐怕河邊百姓遭難。”
唐僧道:“善哉善哉,那悟空便快去吧!”
南海普陀洛伽山上,觀音正撫著一個玉瓶發呆,她剛自靈山回來,還在揣摩如來對她說的“瓶中之物,可解通天之毒”。
正思量間,悟空忽至。觀音不喚悟空進來,反倒迎了出去。
悟空見了觀音,道:“菩薩救弟子!”
觀音一眼看見悟空頭上金環,問道:“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