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直到冬天,都是寫作的季節。
一直到死亡。
一直到塵埃埋沒了時間,時間封存了往日的波瀾。
那時有一個老人走來喧囂的歌廳,走到沸騰的廣場,坐進角落,坐在一個老人應該坐的地方,感動於春風又至,又一代人到了時候。不管他們以什麼形式,以什麼姿態,以怎樣的狂妄與極端,老人都已了如指掌。不管是怎樣的嘶喊,怎樣的奔突和無奈,老人知道那不是錯誤。你要春天也去諦聽秋風嗎?你要少男少女也去看望死亡嗎?不,他們剛剛從那兒醒來。上帝要他們涉過忘川,為的是重塑一個四季,重申一條旅程。他們如期而至。他們務必要攪動起春天,以其狂熱,以其囂張,風情萬種放浪不羈,而後去經曆無數夏天中的一個,經曆生命的張揚,本能的慫恿,愛情的折磨,以及才華橫溢卻因那一條肉體的界線而束手無策!以期在漫長夏天的末尾,能夠聽見秋風。而這老人,走向他必然的墓地。披一身秋風,走向原野,看稻穀金黃,聽熟透的果實砰然落地,聞浩瀚的葵林掀動起浪浪香風。祭拜四季;多少生命已在春天夭折,已在漫漫長夏耗盡才華,或因傷殘而熄滅於習見的忽略。祭拜星空;生者和死者都將在那兒會聚,浩然而成萬古消息。寫作的季節老人聽見:靈魂不死——毫無疑問。
想念地壇
想念地壇,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靜。
坐在那園子裏,坐在不管它的哪一個角落,任何地方,喧囂都在遠處。近旁隻有荒藤老樹,隻有棲居了鳥兒的廢殿頹簷、長滿了野草的殘牆斷壁,暮鴉吵鬧著歸來,雨燕盤桓吟唱,風過簷鈴,雨落空林,蜂飛蝶舞草動蟲鳴……四季的歌詠此起彼伏從不間斷。地壇的安靜並非無聲。
有一天大霧迷漫,世界縮小到隻剩了園中的一棵老樹。有一天春光浩蕩,草地上的野花鋪鋪展展開得讓人心驚。有一天漫天飛雪,園中堆銀砌玉,有如一座晶瑩的迷宮。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雲開,太陽轟轟烈烈,滿天滿地都是它的威光。數不盡的那些日子裏,那些年月,地壇應該記得,有一個人,搖了輪椅,一次次走來,逃也似的投靠這一處靜地。
一進園門,心便安穩。有一條界線似的,邁過它,隻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來,悠遠、渾厚。於是時間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電影中的慢鏡,人便不那麼慌張了,可以放下心來把你的每一個動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絲風飛葉動,每一縷憤懣和妄想、盼念與惶茫,總之把你所有的心緒都看看明白。
因而地壇的安靜,也不是與世隔離。
那安靜,如今想來,是由於四周和心中的荒曠。一個無措的靈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點。
記得我在那園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兒呆坐,張望,暗自地祈求或怨歎,在那兒睡了又醒,醒了看幾頁書……然後在那兒想:“好吧好吧,我看你還能怎樣!”這念頭不覺出聲,如空穀回音。
誰?誰還能怎樣?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個輪椅上的人和輪椅下他的影子,心說我怎麼會是他呢?怎麼會和他一塊兒坐在了這兒?我仔細看他,看他究竟有什麼倒黴的特點,或還將有什麼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終於怎樣去死,赴死之途莫非還有絕路?那日何日?我記得忽然我有了一種放棄的心情,仿佛我已經消失,已經不在,唯一縷輕魂在園中遊蕩,刹那間清風朗月,如沐慈悲。於是乎我聽見了那恒久而遼闊的安靜。恒久,遼闊,但非死寂,那中間確有如林語堂所說的,一種“溫柔的聲音,同時也是強迫的聲音”。
我記得於是我鋪開一張紙,覺得確乎有些什麼東西最好是寫下來。那日何日?但我一直記得那份忽臨的輕鬆和快慰,也不考慮詞句,也不過問技巧,也不以為能拿它去派什麼用場,隻是寫,隻是看有些路單靠腿(輪椅)去走明顯是不夠。寫,真是個辦法,是條條絕路之後的一條路。
隻是多年以後我才在書上讀到了一種說法:寫作的零度。
《寫作的零度》,其漢譯本實在是有些磕磕絆絆,一些段落隻好猜讀,或難免還有誤解。我不是學者,讀不了羅蘭·巴特的法文原著應當不算是玩忽職守。是這題目先就吸引了我,這五個字,已經契合了我的心意。在我想,寫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點,寫作由之出發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寫作之終於的尋求,即靈魂最初的眺望。譬如那一條蛇的誘惑,以及生命自古而今對意義不息的詢問。譬如那兩片無花果葉的遮蔽,以及人類以愛情的名義、自古而今的相互尋找。譬如上帝對亞當和夏娃的懲罰,以及萬千心魂自古而今所祈盼著的團圓。
“寫作的零度”,當然不是說清高到不必理睬紛繁的實際生活,潔癖到把變遷的曆史虛無得幹淨,隻在形而上尋求生命的解答。不是的。但生活的謎麵變化多端,謎底卻似亙古不變,繽紛錯亂的現實之網終難免編織進四顧迷茫,從而編織到形而上的詢問。人太容易在實際中走失,駐足於路上的奇觀美景而忘了原本是要去哪兒,倘此時靈機一閃,笑遇荒誕,恍然間記起了比如說羅伯-格裏耶的《去年在馬裏昂巴》,比如說貝克特的《等待戈多》,那便是回歸了“零度”,重新過問生命的意義。零度,這個詞用得真好,我願意它不期然地還有著如下兩種意思:一是說生命本無意義,零嘛,本來什麼都沒有;二是說,可平白無故地生命他來了,是何用意?虛位以待,來向你要求意義。一個生命的誕生,便是一次對意義的要求。荒誕感,正就是這樣的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誕,要善待它。不信等著瞧,無論何時何地,必都是荒誕領你回到最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