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戲說慈禧(1)(2 / 3)

十六歲的水生自然懂得一些道理,揣上那塊玉佩,記住了爹的話,一路北上,後經一個同鄉的老太監引薦,終於如願以賞,走進了紫禁城,當上了一名夢寐以求的太監。

剛開始,水生雖當上了太監,可隻能在指定的地方守門、護院兒,連個給才人、貴人、娘娘打燈籠的份兒都沒有。偶爾有老太監讓他引個道兒,那就算給他臉上賞光了!

那樣的日子過去了半年多,趙四水在家鄉就等呀盼呀,渴望兒子當了太監有了大出息,全家人都在期待京城裏的官船來接他趙四水這位大恩人。有時,趙四水自個做夢時都笑醒了!

好在這一年,慈禧太後過小生日,雖沒有大操大辦,可三宮六院的貴妃、妃子、貴人、宮娥、太監們都來給老佛爺磕頭、拜壽。

水生就是在那次祝壽中,以十兩銀子買通了一個小太監為他守門,總算有機會跪在慈禧太後的腳下了。

當天,水生是縮在拜壽隊伍的最後頭,也就是貴妃、嬪妃、貴人、宮娥們一撥一撥地拜完了,臨到大太監李蓮英領著太監們跪拜時,水生是最後一撥的最後一個。

大太監李蓮英當時就站在跟前,水生跪拜之後,輕抖了一下袖口,跪地不起,說他有一件寶物,要獻給老佛爺!

老佛爺不屑一顧地輕“嗯”了一聲,不知這小太監要獻什麼寶物,等李蓮英把那枚刻著小小竹籃的玉佩捧給老佛爺過目時,慈禧看到那枚玉佩上的小小竹籃,先是一愣,隨後抖了抖龍袖,輕輕地捏在手中,且左瞅右看,愛不釋手!這可是大太監李蓮英萬萬沒有料到的。

世上的寶物,老佛見得多了!可她很少動手去捏試,再好的玩意兒,大都有李蓮英捧給她過目而矣!偶爾,有什麼珍奇的希罕物兒,老佛爺能多看上兩眼,就算是敬獻者萬福了!

今天,一塊小小的玉佩,老佛爺竟然寧神靜思地捧到手裏左瞧右看,而且好半天都舍不得放下,直至一旁的李蓮英輕聲喚她:“老佛爺!”,示意老佛爺此物讓奴才來收存時,慈禧這才轉過臉來,問眼前那個跪拜的小太監:“你是何來此物?”

水生說:“稟老佛爺,這是俺爹給俺的!”

老佛爺讓他抬起頭來,並問他爹是誰?

水生抬頭說話時,老佛爺似乎覺得有些麵熟(這水生的長相與他爹差不多少)!等水生一口氣說出他爹是清江口碼頭的水手趙四水,曾經在京杭大運河裏救過老佛爺的性命,而得此物時,老佛爺輕輕地點了點頭,好像是想起了此事,靜思了半天,自言自語地嘀咕了一句:“恩人呀,恩人!”

老佛爺問水生:“你家中還有何人?”

水生說:“有爹有娘有兄妹,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奶奶。”

老佛爺說:“好呀!”隨把目光轉向一旁的李蓮英,慢聲絲語地說:“把他們都接來吧!”

李蓮英點頭,示意:奴才知道了。

水生卻腦門叩在金鑾殿的紅地氈上,一連說了多遍,謝老佛爺!

老佛爺示意,讓水生退下吧。水生磕了一個頭,又磕了一個頭,滿心歡喜地退下了。也就在那同時,老佛爺像是很疲勞的樣子,輕歪在龍椅上,慢聲細語地說給李蓮英:“別讓我再見到他!”

僅此一語,李蓮英就心領神會了。當天晚上,那水生就被一壺毒酒,結束了小命。

次日,官船南下,接趙四水一家進紫禁城。

據說,官船至清江碼後,讓趙四水一家全都換上了新衣裳,很是體麵的離開了清江縣。但是,誰也沒有料到,趙四水一家,就此銷聲匿跡了!

後據縣誌記載,慈禧年間,清江縣曾出過一個太監趙水生,年方十七歲時,為西太後試膳,不幸中毒身亡。

至於,趙四水一家,至今下落不明。

賞廚

慈禧主政以後,享受的敬奉遠遠地高於光緒皇帝。一日三餐,她都要一覽大清的“萬裏疆山”,吃到祖國的“天崖海角”,餐餐都要一百二十道不重樣的菜肴,供她吃一、品十、眼觀“五湖四海”。有時,主廚們隻講究慈禧的飲食還不行,還得挖空心思做出花色花樣來,供她開胃取樂子!

那些菜肴中,有的做上“山川河流”,有的整出“鳥語花香”,還有的專門裝上“趣味機關”,它彙集著天南地北的飛禽走獸、奇珍異果,趕上節日壽誕,或初一十五敬奉先祖,還要加倍添菜。

那些看似五花八門的菜肴,盡管都是廚師們精心製作,可對慈禧來說,大都是擺設而矣,比較講究的,也就是擺在慈禧手邊的幾道菜,那是主廚們動了腦筋做出來的,它既要好吃,又要好看;既要合乎老佛爺的口味,又要餐餐變換花樣!稍有不如意,那怕是慈禧一個冷臉板下來,兩邊執刑的太監,就要對禦廚們打板子了。

禦廚們挨板子,大都要避開慈禧的耳目,以防慈禧正在用膳時倒了胃口。但,主廚們所做的那幾道菜,要是慈禧不可口味,那可要當麵掌板子的。

所以,禦膳房裏,專供慈禧進膳的大小廚子,跑菜官、監菜官、嚐菜官,想菜譜,訂菜單的,以及慈禧用膳時,選菜、敬菜、夾菜的太監、宮女們,大約有三百餘人,幾乎人人都因為慈禧用膳時,嘴角流出油汁,或某一道菜,敬到老佛爺跟前,老佛爺沒抬眼皮,而事後、或當麵遭到執刑太監的硬板子。用刑重者,當場就被打得皮開肉綻,喊冤叫屈,或口出髒話、不服打者,往往被拖下後堂,就沒了小命!

有一段時間,禦膳房裏為慈禧主廚的,是天津衛的楊七、楊八。

這楊七、楊八是親兄弟,隻因幼年家中日子清苦,父母念其兄弟多,無法養活,七八歲時,咬著牙根領他們兄弟倆在北京前門大街那兒“淨”了身。入宮以後,兄弟倆雙雙學廚,先是跟著師兄們刮魚鱗、擇菜葉,到十七八歲時,就能幫著大師們油炸煎炒打下手了,二十三、四歲時,剛好是慈禧主政,光緒皇帝做傀儡皇上時,他們兄弟倆人,先後攀上了慈禧禦膳房的主廚、副主廚。

這期間,楊七、楊八的俸祿增加了,可伴隨他們的災難也隨之來臨了!

那一段時間,正好是光緒皇帝聽信康有為變法,搞得慈禧心情煩躁,整日茶飯無味,時常在舉起筷子選菜時,無端地發起火來,不是筷子舉在半空沒了落處,就是三五道菜過去之後,她連眼皮都不抬一抬。更為可怕的是,主廚楊七、楊八,把一道道精心做製的菜肴敬獻給老佛爺品嚐時,她不但是不上口,反而把手中的筷子摜下了。這樣的時候,不問青紅皂白,主廚以下的廚子們,一概都要挨板子了。

這一天,山東曹州府出了一件大事情,當地百姓把兩個德國教徒給活活打死了。德國領事館憤怒抗議,提出的條件相當刻苛刻:既要捉拿凶手,就地正法;又要以此來割讓膠州灣,作為對德國人的賠償。

慈禧接到曹州府送來的奏折,正在愁眉不展,坐臥不安的時候,當天中午的用膳時間到了。那些不問政事的樂師舞女們,伴著禦膳房裏鍋碗瓢盆的敲擊,按部就班地奏樂起舞,迎候老佛爺前來用膳。

楊七、楊八兩位主廚,看到老佛爺當天是冷著臉子入座的,頓時都嚇得頭皮發麻,他們不曉得老佛爺心中有事,隻看老佛臉色不好看,相互對對眼睛,就猜到今天肯定又沒有好下場。

果然,幾道主要的菜肴呈上以後,慈禧舉起筷子,不肯點落。她正思謀德國人的事情怎樣和解呢,哪裏顧得上細心用膳呢!

可禦膳的廚子們哪能猜到老佛爺的心事,一個個心驚膽顫地盼著老佛爺今兒能胃口大開,多吃一點他們做的飯菜,那就是他們的大德大福了。

楊七、楊八兩位主廚,肅立在一旁聽候吩咐。慈禧麵對上百種菜肴,竟然不知道什麼是她可口的飯菜?一時間,不知打哪裏來了怒氣,冷冷地板下臉來,責問道:“我大清國,萬裏河山,物產豐富,為何不能敬上可口的食物呢?嗯!”

說這話的時候,慈禧手中的筷子,正指著楊七、楊八兄弟倆。

按照以往的慣例,這樣的時候,楊七或楊八,準有一個要挨板子了。因為,今日的飯菜,已經不合乎老佛爺的口味了,他們中,今天哪一個主廚的,隻管如實說來,靜候著挨板子好啦!類似挨板子的時候,他們經受得多了。

楊七作為兄長,“撲通”一聲跪下,為小弟楊八把事情攬下,說今天主廚的是他楊七,請老佛爺“賞打”!

慈禧輕“嗯”了一聲,說:“這個奴才,倒是瞞懂規矩,怎麼就知道‘賞打’,不曉得改善口味呢?”

楊七“叭嘰,叭嘰”地自打著耳光,口口聲聲地說自己:“奴才該死,奴才罪該萬死!”

一旁的楊八,看哥哥重重的耳光,一下一下打得可憐,也“撲通”一聲,給老佛爺跪下了,且揚著嗓子聲辯道:“回老佛爺話,大清國盡管物產萬萬千,可供廚中烹調的,也不過六味菜肴,如何天天弄出新的口味?”

慈禧一聽,這不是反了嗎?一個小小的太監,膽敢頂嘴!當即摔了筷子,怒斥道:“好你個大膽的狗奴才,誰說天下隻有六門菜味?哪六門哪!你到是給我講清楚。”

楊八實在是受夠了宮內的窩囊氣了,他抱著一死了之的心態,挺起胸膛,回敬道:“回老佛爺,天下物產不盡其數,可以食用的東西,不外乎雞、魚、肉、蛋、山珍、海味這六種味道!”

慈禧滿臉怒色的看著楊七、楊八兩個小奴才,輕“嗯”了一聲,顯然是有些不滿意楊八的說法。

這時間,楊七怕事情越鬧越大,丟了兄弟倆的性命,暗中扯了楊七(八)衣襟一下,讓他不要多言,隻管埋頭挨板子得了!

可那個性情急躁的楊八,偏偏咽不下這口惡氣,就是要把話說完。他鬥膽爭辯,並扳起指頭,要數給慈禧聽。

慈禧如同逗耍一隻奄奄一息的落水狗一樣,瞥他楊八一眼,說:“你講,講得好了,有賞!”

楊八昂起臉來,說給慈禧聽:“珍禽百種,離不開雞肉味;魚蝦萬千,沒脫魚鮮的味道;四肢走獸,皆已肉味而矣;大小蛋品,沒出雞蛋的滋味;猴頭燕窩,此仍鮮香溶合;山果精薯,也不過清香罷了!”

也就是說,天下好吃的東西,歸類而論,也隻有這六門味道。

慈禧聽了,心中似乎也感覺有些道理,可他是一國之主,哪容得下你一個小小的太監給她教導,這不是太失“聖明威嚴”了嗎!慈禧怒不可遏地吼道:“好你一個狗奴才,膽敢在老佛爺麵前胡言亂語,滅我大清的誌氣,給我拿下!賞他到陰間地俯,去給我找來七味菜肴、八味菜肴!”

慈禧的一聲令下,上來兩個五大三粗的執刑官,如同老鷹捉小雞一樣,一邊一個,架起楊八的胳膊,就像拖一條死狗一樣,伴著楊七、楊八兄弟倆的哭喊,楊七(八)被拖出殿外,棍棒之下,見了閻王。

殿內,早已嚇得魂不附體的楊七,正想退下去,去為小弟收屍呢!可此刻,慈禧的怒氣未消,偏偏就要廚下改變“六類味口“的謬言,給她製造出第七味,第八味,第九味,第十味,仍至第一百味,一千味的菜肴來。

於是,她向堂下正在顫抖的楊七發問:“楊七呀,你兄弟說,天下隻有六味菜肴,你看如何呀?”

楊七知道,他若敢順著小弟的“六味”說下去,下一個被亂棍打死的就是他。楊七磕頭如搗蒜,求老佛爺饒命,說天下的美味千千萬,楊八純屬於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