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塑造宇宙的終極理論(三)
既然我們都已經知道了衰變就是整個宇宙非生命狀態下的特定本質,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得來定義我們生命的誕生呢,難道生命也是來自於宇宙的衰變,這或許也有可能。
因為依據進化論的觀點,生命就是在衰變的外界環境的壓力之下逐漸的完善起來的,雖然這聽起來是很被動的,是很消極的,但卻也不無道理,因為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夠找出些什麼更為合適的理論和說法來呢。
是的,如果說宇宙的本質是衰變的話,那麼,我們生命的本質就將是一種反衰變的現象了。
因為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她對於非生命的狀態來說就是一種積極的抵抗,那麼也就是說,生命的真正動力正是一種來自於她自身對於外在非生命世界的積極抵抗了,而並不完全是那種在消極的、被動的環境之下的調整和適應。
既然生命是反衰變的,那麼她又是如何的來實現自己反衰變的曆程呢。
這我們還得感謝偉大的牛頓,還得感謝偉大的普朗克,感謝他們所發現的引力定律,和量子力學,一種道出的是物質的特性,而另一種道出的卻是能量的特性。
所以,這就使我們知道,物質的特性是確定的,而能量的特性則是流動的,和不確定的,而整個宇宙的衰變就是在這種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一元二相相對衰變的環境之中逐漸的孕育起來的。
所以,非生命的狀態就是一元二相相對衰變的狀態,是確定的到不確定的狀態,是不確定的到確定的狀態,是在確定的和不確定的特性之間相混合的狀態,是質能相對衰變之間的相互作用的狀態;正是由於這兩者之間所存在著的這種相互作用的狀態,才造就了我們的這個衰變著的世界,同時也造就了我們這個不斷反衰變著的生命的世界;那麼,我們的生命狀態又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合成狀態呢。
宇宙的非生命狀態有著兩種衰變的形式,一是物理的衰變,二就是化學的衰變,而衰變則是來自於質量和能量這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正是這種質能之間的相互作用,才成就了物理和化學的這兩種運動的基本形式;而正是由於這兩種飽含著無限質能相對衰變的運動方式,才造就了一種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臨界狀態,而這所謂的臨界狀態,就是一種既易成為能量的狀態,又是一種容易成為質量的狀態,是一種靈活的介於這兩種衰變狀態之間的一種狀態,這些狀態具體的體現為鬆散的固態,液態,氣態,甚至是這三種狀態兼具的一種物態,比如我們地球上的水,就是這樣的一種物質;而這種臨界的物質狀態卻又恰恰是質能相對衰變過程中的那種相互之間彼此影響彼此作用的結果,那麼,像這樣的物質它又有著些什麼樣的好處呢,因為它們同時具備了質量與能量的兩種特性,確定的和不確定的靈性,這就為生命的誕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並創造出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終於有那麼一天,在化學衰變的無盡形式中,這兩種特性竟有機的融合在了一起,確定的和不確定的特性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不再那麼容易的流失,不再那麼聽話的遵守著衰變的規則;物質和能量融合在了一起,既不化作質量,也不單獨的成就為能量,而是有機的結合成為了一個完善的整體;這就是生命的痕跡,並能夠主動地借助於外在的物質和能量來進行新陳代謝的同時,並逐漸的完善著自身的生命體;這也就是說,生命不再是一元二相的相對衰變體,而是一元二相的相對結合體了,並且利用這種不可逃脫的衰變的形式來實現自身合二為一的調整以及所存在著的狀態,並且在日趨的進化之中漸進式的完善著自己;那麼,奇跡也就出現了,反衰變的生命也就因此而開始了她的完善之旅,那種最為原始的單細胞生命便在這個有機的物態世界裏誕生了,但,這時的生命卻還是很脆弱的。
生命是反衰變的,是將非生命狀態的相對衰變,那種質能之間的相互作用,扭轉為生命的相對結合,確定的和不確定的結合,這就是生命的特性,物質和能量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既非常簡單而又十分複雜的智能方程式。
這就是反衰變的動力,掌握著並利用著衰變的動力,這就是生命進化的真正動力,反衰變的生命在這個衰變的世界裏,反借助於衰變的定律來逐漸的完善著自己,生命在非生命的狀態裏掙紮著並頑強的確定了自己。
我們是反衰變的生命,我們從衰變的宇宙中來,勢必要到完善的宇宙之中去,這就是我們生命所具備的存在意義,自我完善和完善這個世界的意義,因為我們的生命是有異於宇宙非生命狀態一元二相相對衰變的一種一元二相相對結合的有機結合體,因此我們是高於非生命狀態存在的智能體,是借助於衰變的定律而造就了我們自己的神秘力量,是這整個殘酷宇宙之中的一次不可言喻的奇跡。
而最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也籍由此而具備了反衰變的動力。
既然是衰變造就了我們,那麼我們又豈能總是受限於衰變的城圍之中,我們當在完善著我們自己的同時,也當完善著這個衰變的世界,讓她點綴著我們的生命,而不是讓她對於我們的生命構成著無盡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