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企業財務信息公開——企業財務信息披露(5)(1 / 2)

5.2.4.2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應有努力

利益相關者按是否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生成和呈報具有直接影響,被劃分為依賴內部財務治理的利益主體和依賴外部財務治理的利益主體。通常認為,高層管理者是內部利益主體的代表,和外部利益主體的代表共同決定企業財務信息的生成,其中核心的年度報告還要經過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後方能呈報給其他利益相關者。而外部利益主體的代表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所有者委托的監督者,另一部分是其他利益相關者委托的外部董事(包括獨立董事)。則為實現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製衡,財務治理的發展方向就是加強外部利益主體對內部治理的監督,即強化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作用:

(1)發揮機構投資者作用。機構投資者為強化股東大會作用提供了一種重要選擇,它的出現克服了個人股東不懂專業知識的弱點。機構投資者對企業財務治理的參與可以有三個方向:

一是著重於一般性的財務治理,主要涉及股東、董事、經理關係和關聯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麵;二是著重於與行業相關的財務治理,探尋適應於所屬行業的最佳治理結構和治理行為;三是著重於監督企業內部的執行和控製係統。

(2)優化個人股東行為。雖然個人股東影響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決策的能力有限,而且出於個人利益的考慮,可能並不會積極地參與企業財務治理,但這並不意味著,個人股東在未來的企業財務治理變革中將無所作為。首先,個人股東投資將會十分慎重;其次,個人股東作為弱勢群體,會對企業財務信息披露提出更高標準和嚴格要求;最後,如果發生財務舞弊案,個人股東所要求的民事賠償責任更趨嚴厲。

(3)加強獨立董事的作用。董事會方麵的一個重要改革思路是加強獨立董事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一是強化董事會的獨立性,董事長最好由獨立董事擔任,董事會中重要的次級委員會,如審計、報酬、提名委員會等,也主要由獨立董事組成,以避免內部人控製;二是獨立董事參與戰略決策,實踐表明,獨立董事以其獨立身份和專家身份,能夠很好地促進決策程序的民主性和科學性,同時透過戰略決策對企業管理的輻射,能夠有效連接財務治理和財務管理;三是建立全方位獨立董事利益保護機製,加強社會保護、行業保護、企業保護和自我保護,使其能夠安心發揮作用。

5.2.4.3財務信息中介的應有努力

財務信息中介的發達程度和資本市場的整體誠信密切相關,經過財務信息中介的過濾,企業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證和強化:首先,它們審查企業財務信息的可靠性,作出必要調整;其次,它們通過專業方法和手段來評價企業業績,由於它們已了解到現有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等的不完善會限製財務報告對企業業績的充分反映,因此在評價公司業績時會綜合其他信息;最後,它們能預測企業的未來前景,估計其價值,引導投資者作出理性決策,最終使資本市場形成一個合理價格。從某種意義上說,財務信息中介是向資本市場上眾多非專業投資者提供價格保護的基石。

類似的財務信息中介在我國資本市場中並不缺乏。現在,注冊會計師除提供鑒證服務之外,也提供谘詢服務;除證券分析師、企業財務分析師、市場投資分析師等獨立財務顧問之外,滬深證券交易所和很多學術研究機構也定期發布關於企業、市場狀況的研究報告;基金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等更能提供代理經紀型服務,以幫助大量分散的非專業的投資者理財。但這些機構和人員發揮作用的空間和能力,與需求相距甚遠:如一項調查表明,我國證券分析師比較關注會計信息中的盈利能力數據,分析方法還隻停留在少量常用比率分析上,很少有預測分析。另一方麵,財務信息中介和企業合謀的現象客觀存在。近年來曝光的財務醜聞幾乎都有財務信息中介的身影,正如安達信在安然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財經》雜誌稱:“中國資本場健康的支撐體係——由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評估事務所等構成的資本市場中介——在過去數年間被一係列醜聞如銀廣夏事件、中天勤事件、麥科特事件等證明尚未有效建立。”因此,當前的工作是對財務信息中介進行規範和引導,培育其業務素質,拓展其服務功能,以及規範其執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