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斯羅特夫斯基被晾在了那裏,沒有人來聽他的什麼譴責,更加不會有人來和他進行一廂情願的談判。當然,他的生活遭到了很多的對待,畢竟,大明是泱泱大國,禮儀之邦,對待遠道而來的“客人”,總該盡到地主之宜,一定要做到讓他們“滿意而來滿意而歸”!
很顯然這位特使也是沙皇陛下的什麼親戚,或者是常年居住在莫斯科的哪位貴族,他對麵前的狀況無所應對,也根本沒有很好的處理辦法,幾次要求見到大明皇帝陛下,都被明朝的官員客氣而禮貌地拒絕了,他現在在京師,完全就成為了一個無所事事的閑人。
倒是不斷有大明的官員向他通報發生在俄羅斯的一些事情,比如波蘭的軍隊正在集結,他們加強了對烏克蘭的攻勢,俄羅斯和波蘭的談判已經破裂,俄羅斯軍隊正在準備援助烏克蘭等等,而這些不是很好的消息,開始讓特使閣下有些慌張起來。
他不得不放下了他“高貴”的架子,轉而懇請與大明進行一次談判,以解決俄羅斯與大明帝國之間存在的一些爭端。這在特使先生看來,已經是一次很了不起的讓步了。從命令變成了要求談判。並且從無條件釋放俘虜,演變成了解決爭端……
但是大明的官員依舊是那些謙遜有禮地告訴特使先生,自己的皇帝陛下並沒有答應談判,所以特使先生要求的談判根本無從談起,並且,他們還帶著不無遺憾的口氣告訴這位特使先生,俄羅斯和波蘭之間的戰爭,在特使先生滯留大明的時候已經全麵爆發了!
大明武英五年一月,在雙方談判徹底破裂之後,烏克蘭哥薩克統領赫梅利尼茨基在俄國支持下,宣告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與俄國合並,波蘭旋即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攻擊,同月,俄羅斯向波蘭宣戰,次日,波蘭向俄羅斯宣戰。
經過精心準備的波蘭軍隊出兵十萬,應該說這一時期的波蘭是一個標準的軍事強國,尤其是在與明帝國簽署了秘密協議之後,更加增強了它與俄羅斯開戰的底氣,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的統帥有些大意,還沒有見到俄羅斯人,就在與烏克蘭的戰鬥中蒙受了一些損失。
在文尼察保衛戰中,烏克蘭哥薩克首領博貢率軍在冰河之上迎擊波軍。交戰中,烏克蘭哥薩克佯裝潰退,波蘭軍隊在身後緊追不舍,沒有注意到冰麵上許多地方散扔著髒亂的稻草。波蘭軍隊眼看就要追上哥薩克了,但剛一踏上這些稻草,腳下的冰就破裂了。
原來,博貢下令事先砸了許多冰窟窿,當這些冰窟窿上又結了一層薄冰後,在上麵蓋上稻草以作偽裝。烏克蘭趁波蘭人陷入混亂時大舉反攻,將不可一世的波蘭軍隊擊敗。
這絕對不是波蘭人想要的結果,隨後他們在勾結克裏米亞汗國的同時,將原本對付俄羅斯軍隊的火炮拉了上來,對文尼察進行了狂轟亂炸,造成了烏克蘭人的嚴重傷亡,並使得文尼察多處防禦城牆被毀。
這一來使得烏克蘭人原本的大好形式一下變得岌岌可危起來。就在烏克蘭人無法抵擋的時候,俄羅斯軍隊及時出現在了戰場之上。
俄波戰爭正式爆發了。先期抵達的是由利克諾夫將軍率領的軍隊,他們襲擊了波蘭人的後方,使波蘭軍蒙受了一些損失,不得不暫時廳事了對文尼察的攻擊,而把主要的力量對準了利克諾夫將軍的俄羅斯人,並且,持續向該地增派援軍。
在前期,雙方之間都隻是在進行著一些局部地方的爭鬥,那些大規模的決戰,雙方顯然都意識到準備都並不充分,因此雙方的統帥,都顯得有些小心翼翼。
但其後隨著俄羅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的到來,一切都發生了轉變,沙皇並不想把戰爭拖延下去,他迫切地需要一場大勝,來緩解國內的巨大矛盾。
決戰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波蘭投入了他們全部的十萬軍隊,並且調集火炮,在文尼察擺開了決戰的架勢,而火炮,則正是俄羅斯人比較畏懼的武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