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進程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停止腳步,無論對於哪個國家來說,要麼走在曆史的前沿,要麼被曆史所拋棄,正相對於大明王朝和俄羅斯帝國來說,就麵臨著相同的狀況。一個僅僅就通過一個人,改變了一個王朝的命令,使之大步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而俄羅斯人則無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盡管他們做了最大的努力,但在大明和波蘭的兩路大軍強勁夾擊之下,他們的戰局已經變得岌岌可危,在烏克蘭一方,受到大明正式出兵俄羅斯消息的鼓舞,布梅挈將軍已經命令他的軍隊,向對麵之俄羅斯發起了全麵反擊。
而明軍的攻擊更加銳不可當,從大明皇帝戰爭令下達的第一天,數十萬明軍從六個方向,對俄羅斯進行了總共,在三個月的時間,盡管俄羅斯軍隊進行了竭盡全力的抵抗,但起碼超過三分之一的土地,還是落到了明軍手中,這一惡劣的戰況使得俄羅斯全國震驚。
沙皇阿列克謝正在指揮著俄羅斯的主力,與波蘭軍隊陷入到苦戰之中,而明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就連莫斯科都已經感到了沉重的壓力,誰知道在明天醒來的時候,莫斯科的城下會不會出現中國人的身影?在這樣的心態下,議和被放到了俄羅斯宮廷的議案之中。
但這需要沙皇的批準,沙皇陛下已經成年了,他有可能做出他認為對或者錯的評判,貴族們的決議被送到了前線的阿列克謝的手中,但年輕氣盛的沙皇陛下,卻斷然拒絕了這貴族們這一正確的請求,他需要不斷的戰鬥,用勝利來打消人們的擔憂。
沙皇的不冷靜和衝動,讓宮廷充斥著悲觀和絕望。就在沙皇陛下做出決定的當天,前線又傳來了不好的消息,明軍正在圍攻烏裏揚諾夫斯克,那個城市僅僅駐紮著一萬多名士兵,缺乏必要的食物和武器,最樂觀的估計,這座城市頂多隻能再支持十天而已……
悲觀絕望的氣氛籠罩在莫斯科上至貴族,下至平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貴族們開始紛紛派出自己的使者,秘密與明軍接觸,他們並不在乎俄羅斯是能打贏,或者是最終輸掉這場可怕而該詛咒的戰爭,他們唯一乞求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財富以及地位。
年輕的俄羅斯帝國的沙皇阿列克謝並不知道,正當他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在前線與波蘭人浴血奮戰的時候,他已經被莫斯科的那些貴族們所拋棄,貴族們不再信任於他,雖然在戰爭還沒有發生之前,那些驕狂傲慢的貴族們,認為憑俄羅斯的力量,足以與明朝所抗衡了……
其實這個時候的阿列克謝所指揮的軍隊,進展還算順利。他們成功地擊潰了波蘭人的幾次進攻,並且將幾前名波蘭軍隊包圍,雖然布梅挈將軍用盡了自己的才智和努力,進行了幾次近乎瘋狂的援救,但都都俄羅斯人歲擊退,而不得不看著自己的部下一個個戰死。
但局部的勝利卻無法挽回整體的戰局,就在波蘭軍隊在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聯軍抗衡,並處於全麵下風的時候,在俄羅斯軍隊的後方,居然出現了明軍奇襲部隊的影子,這迫使阿列克謝不得不放慢了攻擊,而分散出部分兵力,來防範有可能出自於後方的攻擊。
並不知道在莫斯科發生了什麼,阿列克謝派出了自己的特別使者回到了莫斯科,要求他們立刻武裝出一支起碼八萬人的軍隊,以及充足的物資,立刻增援前方自己的軍隊,同時命令俄羅斯各地緊守應敵,隻要自己擊敗了波蘭人,一切的不利狀況都可以瞬間改變。
留守在莫斯科的俄羅斯官員們,表麵上答應了使者的要求,但卻無奈地請使者轉告尊貴的沙皇阿列克謝陛下,要做到他的要求必須需要時間,現在俄羅斯各地戰局吃緊,起碼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陛下的要求,組建出那麼龐大的軍隊。
阿列克謝根本不肯聽貴族們的解釋,當第二批使者回到莫斯科的時候,幾名官員的職務被解除,同時回到莫斯科的,還有阿列克謝的親信,申萬留夫將軍,他負責全權安排阿列克謝所需要的一切,迅速組建起八萬大軍,以支援阿列克謝和烏克蘭的戰爭。
這位申萬留夫將軍,被俄羅斯上下一致公認為是忠於沙皇,但卻生性殘暴,毫無智慧和理性可言的一位將軍,但阿列克謝卻欣賞他的忠誠,並不認為他粗暴的舉止都多少可以值得自己指責的地方,忠貞對於現在的沙皇來說,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