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對手欽佩的戰將:李聚奎(2 / 3)

這幾天師長徐彥剛有一個問題總在腦子裏轉:新任命的三位團長文化程度都很低,影響工作和他們以後的發展,使用人還應該培養人。他把自己餘下的夥食尾子,派人到吉安買了三支鋼筆和一些小本子,把三位團長找到一起說:“你們都是一團之長了,簡單的報告、文書都寫不出來怎麼行!”說著,遞給每個人一支鋼筆、一個小本。“從現在起,我交給你們一個新任務,要一手拿槍,一手拿筆,攻下文化這個碉堡!”

李聚奎接過鋼筆抽出來看了看,故意說:“這東西我倒非常喜歡,可現在整天行軍打仗,哪有時間玩它,你好心給我們買了,就留作紀念品吧,謝謝師長的關心了。”李聚奎話雖這麼說,心裏卻暗下決心,要按照師長的要求,攻下文化關。

徐彥剛知道李聚奎故意說的玩笑話,但還有點不放心,便想出了一條硬要求,說:“兩個月以後,各團送上的報告,必須是由團長親自寫出來的,不是的話,我不批!”說完,他就走了。

從此以後,李聚奎像指揮打仗一樣,認真學習。他不相信自己攻不下文化關。他把別人寫的戰鬥總結、工作計劃和宿營報告等文書拿出來看,照著寫。他下功夫學徐師長寫的東西,研究徐師長寫東西的風格,模仿他的筆體。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李聚奎親自寫的報告送到徐彥剛手裏。開始徐不相信是李聚奎寫的,待問清確實是李聚奎寫的以後,又感到很驚訝!徐彥剛看到李聚奎寫東西的風格和字體跟自己相似,知道李聚奎在向自己學習,而且進步這麼快,心裏喜滋滋的。可是第二天見到李聚奎時,卻故意說:“送上來的報告我看了,不過,以後我要發現你以我的筆體和名義,為自己寫提升報告,要軍法從事。”

“哪會,哪會!學生認真向老師學習,是會尊重老師的。老師也會喜歡學生的。”兩個人的幽默對話,引得他們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有了文化,李聚奎的腦子裏的點子更多了,工作的勁頭更足了,對全團的工作抓得很緊,指揮戰鬥的能力也更強了。

蔣、馮、閻軍閥混戰結束後,蔣介石調集兵力,向江西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圍剿”,任命偽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為“圍剿”軍總司令,張輝瓚為前線總指揮,糾集了近10萬人的兵力。

紅一方麵軍為了穩定民心,鼓舞士氣,動員群眾支援紅軍打退敵人的進攻,召開了上萬人參加的殲敵誓師動員大會。

李聚奎帶領部隊入場坐定後,往台上望去,台上兩邊的對聯吸引了他,上聯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遊擊戰裏操勝算”;下聯是:“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李聚奎看完對聯心想,過去聽毛澤東說過這樣的話,今天寫在這裏,很明顯是強調在反“圍剿”中要大家靈活貫徹執行。李聚奎雖然沒有讀過兵書,但他愛聽別人講曆史上一些戰將的用兵之道。他想起曹操說過:“兵無常勢,盈縮隨敵。”如“用兵之要,必先察敵情。料敵在心,察機在目”。“善用兵者不拘泥法”。這些他都懂。他想在這次粉碎敵人進攻中,要很好地運用這些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這是他參加大會受到最大的啟發,也是最大的收獲!

在龍岡戰鬥中,第9師在右翼,25團從左側山梁攻擊敵人。李聚奎則率領27團從兩山之間向敵人進攻,由於受地形所限,不多會兒,兩個團便混在一起了。戰鬥越打越激烈,傷亡也不斷增多,25團團長王玉洪身負重傷,被抬了下去。25團政委葉湯平看到兩個團混在了一起,有些亂陣了,立即找到李聚奎,說:“李團長,你就統一指揮兩個團吧!情況危急,25團交給你了。”李聚奎指揮兩個團,與兄弟部隊一起投入了緊張的戰鬥,很快就殲滅了張輝瓚的一個支援團。

李聚奎接師部命令,率部攻擊設在龍岡的敵人指揮部。部隊正前進時,敵人孤注一擲,迎麵撲來。李聚奎命令部隊搶占有利地形抗擊敵人,不幸,敵人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腿部,穿了一個大洞,鮮血湧流不止。當他撕下衣服包紮傷口時,師長徐彥剛趕到了,立即派人把他抬了下去。

這次戰鬥結束後,27團幹部不是傷就是亡,可見戰鬥進行得多麼激烈,多麼悲壯!

李聚奎傷愈歸隊後,仍任27團團長。率領部隊參加反敵人的第二次、第三次“圍剿”。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結束後,李聚奎調第8師任師長。

1932年1月,在黨內“左”傾冒險主義路線指導下,堅持攻打贛州,久攻不克,反處於敵軍內外夾擊中,處境十分危險,最後毛澤東發現了問題,下令撤出戰鬥,部隊才脫離險境。

4月中旬,紅一、五軍團主力從贛南轉向福建,李聚奎奉命率8師留在信豐、新田一帶堅持遊擊戰爭。

6月間,紅一、五軍團回贛南休整,決定一軍團撤銷3、4兩個軍的軍部,撤銷紅3軍第8師、紅4軍第12師,保留7、9、10、11等四個師。李聚奎調紅7師任師長。

1932年底,敵人正準備對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已集結了近20個師的兵力。紅一方麵軍決定北上攻打黃獅渡口和金溪,1933年1月1日,在黎川城召開了方麵軍北上誓師大會。在會上,李聚奎聽說毛澤東早已被免去了紅一方麵軍總政委職務,感到驚訝!困惑不解!

在敵人第四次“圍剿”開始前,李聚奎由7師調任9師師長。部隊頻繁的整編,幹部職務不斷變動,說明部隊不穩定和形勢的嚴峻。

不出所料,1月底,蔣介石調集50萬兵力,任命何應欽為“剿共”總司令,兵分左、中、右三路,向中共領導的中央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圍剿”。

紅軍在周恩來、朱德指揮下,仍采用毛澤東關於誘敵深入、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將主力秘密轉移到廣昌以西的東韶、洛口、吳村一帶,待機殲敵。

李聚奎奉命率9師向大龍坪奔襲敵人。

欲戰,審地形以立勝也。當李聚奎率部到達離大龍坪半公裏處時,天空中的雲霧已散,他用望遠鏡向大龍坪方向望去,看到一個穿雨衣的大腹便便像指揮官模樣的人,其後有10多名隨從人員,附近還有一匹馬。李聚奎斷定是敵師長李明帶著的一夥人。李聚奎立即命令部隊展開戰鬥隊形,以快速的動作,向敵人包抄過去,機槍手也跟進。雙方接觸後,進行了激戰,經過半個多小時戰鬥,敵人死傷慘重,還俘虜了一批敵人。

李聚奎站在路邊,看著一隊隊垂頭喪氣的俘虜被紅軍戰士押送後方,心中無比高興。突然聽到有人喊:“報告師長,我們抓到敵人一個大官。”

李聚奎聞聲轉過頭一看,見幾名紅軍戰士正押著一個大腹便便的敵軍官站在身後。他打量這個大胖子,正是剛才用望遠鏡看到的敵軍官,便大聲問:“你就是李明吧?”

“不,不,我是書記官。”那人有氣無力地回答。正被押著路過的俘虜聽到李明不敢暴露身份,還施詭計,便揭底說:“他就是李明。”

李聚奎厲聲說:“李明,你放老實點。共產黨的政策,你不是不知道。”

“知道,知道!本人就是李明。”李明連忙點頭陪笑地交代。

李聚奎見李明承認了自己的身份,傷勢又較重,立即交代偵察參謀彭治明親自押送,由俘虜兵抬著李明送往後方醫院治療。

這次戰鬥,紅9師傷亡46人,殲敵52師師部及1個旅,俘虜敵師長以下3000餘人。

在後來幾次戰鬥中,李聚奎率領部隊打得很艱苦,雖然取得了一些戰績,但也有失誤。有經驗,也有教訓。他把經驗和教訓都看成是寶貴的財富。

在敵人第五次“圍剿”前,羅炳輝由1師師長調任新組建的紅九軍團任軍團長,李聚奎接任紅1師師長。

在反敵人第五次“圍剿”失利後,李聚奎率部隊在軍團指揮下,進行戰略轉移。李聚奎率領紅1師按林彪的指示,從陣地撤下來,向興國東南地區轉移。部隊趁夜色,倉促、被動,幾乎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地從中央根據地撤出。開始部隊向西開進,在行進中李聚奎接到軍團首長的命令,任務是以突擊行動占領新田,為前進中的紅軍打開一條通道。

李聚奎指揮部隊英勇衝殺,經過三小時激烈的戰鬥,打垮了敵人的阻擊,敵人潰退至安西不敢再出來。後來大家才知道,這是敵人精心設置的第一道“鋼鐵封鎖線”。11月3日,李聚奎在轉移路上接到上級通知, 轉移到湘西去同紅2、紅6團會合,在那裏開創新的根據地。

在湖南桂東、汝城至廣東城口一帶的山上,有一些國民黨軍帶領一些保安隊、民團守山,妄圖阻止紅軍通過,經紅軍一攻擊便紛紛逃走了,第二道封鎖線也被突破了。

當紅1師進到至粵漢路以東地區時,敵人已先到,並向紅軍發起了進攻。李聚奎立即命令部隊展開,頂住敵人的進攻。

李聚奎正在指揮部隊戰鬥,突然接到軍團首長命令他帶一個團去前頭開路,留下兩個團掩護部隊通過。李聚奎命令1、2團繼續抗擊敵人,自己帶領3團跑步到最前麵,擔任開路尖兵。部隊抵達瀟水西岸,李聚奎靈活地執行了軍團首長的指示,認為西岸重要,不能放棄,從而保住了西岸的陣地,不僅對部隊安全通過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給追來的敵人一個殲滅性的打擊,受到了彭德懷的讚揚。

11月28日,紅1師從瀟水撤出,經過兩天兩夜的兼程,於30日淩晨抵達腳山鋪陣地,戰士們已經極度疲困,許多人一停下來,或站在路邊就睡著了。李聚奎和政委賴傳珠商量了一下,立即分頭進行緊急動員,並對部隊做了調整,倉促進入陣地,與紅2師並肩抗擊敵人。

12月1日上午,李聚奎指揮1師全線反擊,奪回了一些陣地。不久,敵人出動飛機狂轟濫炸,隨之出動大批兵力向3團猛撲過來。真是炮聲隆隆,殺聲震天。3團的戰士們英勇出擊,在陣地上,在樹林間與敵人展開你死我活的廝殺,打退了敵人五六次進攻,保住了陣地。敵人攻不動3團,便轉向攻擊紅1師與紅2師的接合部,從紅軍兵力薄弱處突進了兩三裏,並迂回到紅3團的背後,包圍了3團的兩個營。3團從團長、政委到每一個戰士,都與敵人在鬆林裏拚上了刺刀,進行浴血苦戰,殺死了不少敵人。

戰鬥到中午時,傳來了中央縱隊已渡過湘江,越過公路,正向前開進的消息,李聚奎知道已完成了阻擊敵人的任務,立即下令3團收攏部隊,向西突圍。李聚奎剛布置完任務,正好又接到軍團司令部關於紅1師與紅2師交替掩護,邊打邊撤出的正式命令。

李聚奎指揮部隊邊打邊撤,快速前進,一直衝過了梅子山隘口,完全脫離敵人後,部隊才得以休息。

李聚奎率紅1師掩護中央縱隊渡過湘江後,隨1團從廣西資源縣向大瑤山區開進。

遵義會議後,國民黨軍集中了大批兵力進攻遵義,李聚奎帶領紅1師為全軍開路,1935年1月26日,在離赤水縣15公裏左右的黃陂洞,與向土城開來的敵章安平旅遭遇。敵人搶先占領了右側的一個高地,憑借工事對紅1師實行火力封鎖。紅1師陷入了敵人三麵包圍中。為了完成軍團交給紅1師阻擊敵人的任務,李聚奎率部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完成了阻敵任務。

毛澤東在猿猴場渡口接見了紅1師師長李聚奎、政委黃蘇和政治部主任譚政。參謀長耿飆因指揮部隊過河,沒有趕上參加接見。

毛澤東對三位從前線來的指揮員很親熱、很關心,向他們介紹了遵義會議精神,還介紹了許多他們三人過去全然不知的情況和全軍最關心的一些問題。

李聚奎親自感受到了毛澤東參與領導軍事工作後,改變了處處同敵人“決一死戰”的硬拚死戰的做法,采用“避強攻弱”、“避實擊虛”,不再往敵人的“口袋”裏鑽的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仗好打得多了,部隊的行動主動多了,打勝仗也多了。

毛澤東還談到部隊要縮編,說:“部隊到紮西後要進行縮編,準備把師改為團。這一改,你這個師長可能要當團長了,你看行不行?”

“行!”李聚奎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實在的,在這生死存亡時刻,在他腦子裏考慮的是如何保存紅軍的力量,發展壯大自己,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個人的地位問題、待遇問題。

李聚奎等三位領導回到部隊後,向部隊傳達了毛澤東談話精神,幹部戰士受到了很大教育和鼓舞,情緒大增,信心更足了。

部隊二渡赤水後,李聚奎令楊得誌率1團為先頭部隊,晝夜兼程向東開進,24日晚抵達桐梓,趁勢攻城,打了不到兩個小時,守敵大約兩個連的兵力棄城向婁山關潰逃。

25日拂曉,紅軍第二次占領了桐梓,揭開了紅軍攻打遵義戰役的序幕。戰至27日,三軍團占領了遵義城。李聚奎率領紅1師從東門一直打到南門,配合三軍團作戰,但沒有進城,打垮了敵人的增援部隊,又同三軍團一起追逃敵,一直追到烏江邊。敵人殘部過江後,搞掉了江上的浮橋才免於被殲。

戰至3月1日上午,遵義戰役勝利結束,幾天內,紅一方麵軍攻克桐梓、婁山關、遵義城,殲滅和擊潰敵人兩個師又8個團,取得了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又是遵義會議以後的連戰皆勝,大大鼓舞了紅軍的士氣。

從此,紅軍在毛澤東等領導人指揮下,聲東擊西,聲彼擊此,使敵人不知其所備。兵力一分一合,以敵為變,靈活處置。經過三渡赤水、四渡赤水,把敵人遠遠地甩掉了。從1935年初起,紅軍逐漸轉危為安,變被動為主動,使紅軍發展壯大成為一支任何敵人不可戰勝的人民軍隊。

紅軍四渡赤水後,毛澤東以他那驚人的膽略和多變的戰術,令紅九軍團暫留在烏江北岸黔北地區,巧裝紅軍主力,以吸引和牽製敵人,紅軍主力及大部隊則直插烏江邊,準備南渡烏江尋機殲敵。

在重渡烏江中,李聚奎率紅1師又一次當開路先鋒。3月29日,黃永勝帶領3團冒著狂風暴雨,用竹筏渡向烏江南岸,上岸後迅速地消滅了敵人的江防部隊。在戰鬥中活捉 了敵人一名營長。到了4月1日,紅軍主力全部渡過了烏江。

孫子曰:“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紅軍主力渡過烏江後,毛澤東又用一個團的兵力偽裝紅軍主力東進,佯作去湘西會合紅二、六軍團,實際上主力分四路南下,直逼貴陽。

蔣介石又慌了手腳,立即坐鎮貴陽,要親自指揮。紅一方麵軍撲朔迷離的行動,使得他驚魂難定。

毛澤東用兵的目的是:佯攻貴陽,逼蔣介石調滇軍“保駕”,趁蔣驚慌失措,死守貴陽城,滇軍出來增援,雲南就空虛了,紅軍可以直插雲南,威脅昆明,實際上是為了甩掉敵人。

沒出毛澤東所料,雲南軍閥龍雲果然出兵增援貴陽,紅軍則趁機從貴陽到龍裏間一條很小的口子由東北向西南通過,直指雲南。

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滇軍大批人馬已到貴陽和龍裏之間,紅軍卻竟敢千軍萬馬從一條狹窄口子迅速通過,這是多麼神奇而艱險的軍事行動。蔣介石對於紅軍指揮員驚人的膽略和部隊的嚴密組織指揮,不得不在內心裏折服,對毛澤東產生恐懼,對紅軍產生恐懼。

在一路進軍中,李聚奎帶領紅1師不是當先遣開路,就是在關鍵地段阻敵,掩護其他部隊通過。

紅軍逼近昆明,由於滇軍東調貴州,昆明成了空城,忽聞紅軍進攻,龍雲得知消息十分恐慌,連聲哀呼:“上當了,上當了。”他急令盧漢收羅一些地方雜牌部隊進入昆明守家。雲龍也命令部隊不要命地往回返,一去一返,士兵不知所措,疲於奔命,士氣低落,行動緩慢。當他們進入雲南後,紅軍在昆明隻是虛晃一槍,從昆明城西轉向西北,向川滇邊界金沙江挺進了。這時,敵人已落後於紅軍數日路程。

此後,李聚奎率領紅1師執行先頭渡江開路的任務,靈活機動地執行首長指示,勝利地完成了任務,並渡過了大渡河。

1935年5月31日,李聚奎帶領部隊進抵二郎山下,第二天在飛越嶺擊潰劉文輝部一個團的進攻,掩護部隊順利通過二郎山。6月上旬,李聚奎又率部通過夾金山。6月12日,紅一方麵軍和紅四方麵軍在四川懋功勝利會師。6月下旬,在兩河口,李聚奎會見了紅四方麵軍第88師師長熊厚發和政委鄭維山。在為了同一目標征程中,彼此能夠相逢、相識、相契、相知,是難能可貴的,所以,互相見麵後,很熱情,很興奮!彼此主動地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表示要相互學習,分別時又互相祝願!

7月中旬,中央軍委公布了由朱德任紅軍總司令、張國燾任紅軍總政委的命令。

7月20日,中央軍委對一、四方麵軍會師後的軍隊組織係統作了調整。李聚奎被任命為紅四方麵軍31軍參謀長。

8月上旬,紅軍主力進駐毛兒蓋。李聚奎在一、四方麵軍幹部聯歡會上,見到了黨中央秘書長鄧小平。李聚奎和鄧小平早就熟悉。兩人握手致問後,便愉快地交談了起來。在談笑中,大概鄧小平煙癮來了,他笑著對李聚奎說:“據說你們師進毛兒蓋時,搞到了不少煙葉,怎麼樣?能支援一點嗎?”

李聚奎笑了笑,故意不置可否。

“我不是白撈,是有代價的囉!你支援一點煙葉,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鄧小平風趣地說。

李聚奎更是咧著嘴憨笑,不慌不忙地說:“有麼子好消息唄,快說吧!我給你兩捆煙葉就是了。”

鄧小平看到李聚奎很憨厚,便直截了當地說:“軍委調你到紅四方麵軍去擔任31軍參謀長,命令已經下來了。”

李聚奎知道鄧小平是不會開這種玩笑的。當時李聚奎還不知道軍委調他到紅四方麵軍工作的任命。聽了這個消息,臉上的笑容反而消失了,看得出來他是不願離開一方麵軍的,不願離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的,但這話他嘴上沒有說出來。

個人的意見歸意見,命令是絕對要服從的。李聚奎按時到達了四方麵軍總指揮部,見到了徐向前總指揮和陳昌浩政委,並見到了31軍軍長孫玉清。不難看出徐總指揮從內心裏歡迎從一方麵軍調幹部去。

1935年8月,中央在毛兒蓋召開軍事工作會議,決定將兩個方麵軍的部隊分為左路軍和右路軍北上。左路軍由紅軍總司令部朱德總司令和張國燾總政委率領。李聚奎所在的紅31軍編在左路軍。

但是,張國燾不執行中央北上的指示,一意孤行,命令部隊南下,另立“中央”,不僅部隊大部分人不明真相,就是李聚奎這個當軍參謀長的也不明真相,雖然他看到了許多不正常的情況,但又不好明說。孫玉清調任9軍軍長後,31軍來了一個性情粗野、蠻不講理、自私自利的餘天雲軍長,一個多月後他又被調到紅大學習了。餘天雲不知從哪裏聽說張國燾不讓他當軍長,揚言要殺張國燾,後被安全局抓起來要處決他,他自己先跳河自殺了。餘天雲死後,調王樹聲任軍長。王樹聲找李聚奎談話,說:“部隊南下,分左、中、右三路縱隊。31軍的93師、30軍的88師、9軍的25師為中路縱隊,由我任司令員,李先念任政委。中路縱隊司令部和31軍司令部合並,31軍軍長由我兼任,王維舟任軍參謀長,你當副參謀長兼一科科長。”

李聚奎聽後點了點頭,有話隻好悶在心裏。後來,有許多事不好說,也不好做,但是打起仗來還是盡職盡責的。他知道兵無強弱,強弱在將。在百丈鎮戰鬥,以及1936年3月重新北上途中,遇到情況,他都能當機立斷靈活處理。在轉移期間,部隊進行了整編,李聚奎又重當31軍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