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遜(1908~1998),陝西省渭南縣人。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入黃埔軍校,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9團政治幹事,第24師中尉排長,武昌第二方麵軍總指揮部警衛團排長、連長。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連長、支隊長。1930年後,任紅一軍團12軍參謀長,紅一方麵軍12軍軍長,獨立團團長,紅五軍團14師師長,紅軍大學校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鬥爭。長征中,任紅三軍團4師師長。後任紅四方麵軍第4軍參謀長、紅軍大學參謀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第1局(作戰局)局長。抗日戰爭中,任八路軍第120師358旅旅長。解放戰爭期間,先後任晉綏軍區野戰軍副司令員,呂梁軍區、晉綏第1縱隊、陝甘寧野戰集團軍司令員,西北野戰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1952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先後兼任中央軍委軍校部部長,訓練總監部副部長、軍訓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1年1月,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1973年任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中國共產黨第七、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張宗遜在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率領下的八路120師358旅任旅長(在此之前任軍委一局局長),副旅長是李井泉下轄715團和716團。715團團長王尚榮,副團長頓星雲;716團團長宋時輪,副團長廖漢生。
1937年9月3日,張宗遜、李井泉率358旅隨師部經澄城、合陽,於12日在韓城芝川鎮渡過黃河,進入山西,17日到達侯馬。在侯馬受到朱德總司令和任弼時主任的接見。而後,閻錫山派了一名少將,用專列運送部隊到太原前線去。
張宗遜一再要求部隊注意防空。他知道大同已淪陷,雁北國民黨軍隊頂不住,火車在窄軌道上行駛,速度很慢,容易遭敵機轟炸。火車到了臨汾地區,停了下來,因為國民黨空軍和日本空軍在太原上空進行激戰。
很快傳來消息,由於國民黨軍隻有幾架意大利造的老式戰鬥機,經幾次較量,飛機不是被日軍擊落,就是被日軍擊傷,沒有力量再跟日本鬼子打空戰了,此後,被日軍控製了製空權。日本的飛機在同蒲公路沿線活動更加頻繁,更加猖狂。火車為了躲避日軍飛機轟炸,隻好走走停停。火車上沒有防空觀察哨,聽到有飛機的轟鳴聲,立即通知火車停下來,等敵機飛走了,再開。戰士們生氣地說:“小鬼子,天空中我們打不了你,地上看我怎麼揍你!”
張宗遜率領358旅旅部和715團,於9月23日到達寧武車站下了車,於27日在神池以西的廟子、東湖地區全旅集結待命。
賀龍和關向應率領第120師直屬隊一部到達義井鎮,在這裏召開了358旅團以上幹部會議,研究作戰問題。為了配合國民黨當局固守雁門關,師部首長和張宗遜、李井泉等旅領導研究決定:命令第716團團長宋時輪率2營組成宋支隊,在雁北地區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以牽製敵人;命令副團長廖漢生率第716團其餘部隊到廣武、雁門關、太和嶺之間活動,以破壞交通,打擊敵人;旅部和第715團集結於八角堡、義井鎮地區,擬配合國民黨軍守長城的部隊作戰。這時,雁北的一些縣城不是被日軍占領,就是留下一座空城,因為國民黨軍都退至雁門關一線。國民黨騎兵1軍何柱國部和獨立第7旅馬延守部,沒有對日軍放一槍一炮,便放棄了雁門關以西的長城陣地。
由林彪、聶榮臻等率領的第115師,首次與日軍交手,殲滅日軍精銳的第5師團1000多人。這一勝利極大地振奮了全國軍民抗日的信心。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也受到教育和鼓舞,於是,下令衛立煌等部集中在忻口一線和日軍進行決戰,決心保衛首府太原。
張宗遜令宋時輪支隊,於9月29日由神池東湖出發,在同蒲線上打擊敵人。宋支隊於10月1日占領井坪鎮,4日進駐平魯縣城,活動在同蒲線上,成功地開展敵後遊擊戰爭,給大同的敵人造成威脅。
張宗遜帶領358旅主力在日軍側後活動,10月6日,第716團1營和師屬騎兵營進占神池城。
據偵察得知,日軍占領寧武後,不久主力沿鐵路南下,留下的隻有幾百人,白天在城裏搶掠燒殺,夜間崗哨很遠才有一個,不是很嚴。李井泉率第715團2營趁機於6日夜襲擊寧武城。當他們摸進城裏後,敵人哨兵才發覺。於是,李井泉副旅長指揮部隊同敵人展開巷戰,打了一通宵,整個城內斷斷續續的槍聲響個沒停,給日軍以很大的殺傷後才撤出了戰鬥。
張宗遜率領358旅主力尾隨南進的日軍主力,先後占領陽方口、段家嶺、軒崗,切斷了日軍的退路,給敵人造成了很大威脅。
日軍阪垣師團於13日向忻口國民黨軍正麵陣地發起攻擊,遭到國民黨軍的猛烈抵抗。
張宗遜指揮旅主力,在359旅的協同下,於14日攻占同蒲路南的大牛店等地,殲敵一部。
王尚榮團長、頓星雲副團長率715團尾敵跟進,於14日抵達原平以西的兩個村莊附近隱蔽,經過偵察獲悉村裏駐有日軍輜重部隊,敵人沒有構築工事,警戒也不嚴。王尚榮等研究決定攻擊此敵。
張宗遜接到715團報告後,立即批準了715團的作戰計劃。
14日黃昏後,715團指戰員突進村內,很快占領村莊的大部。敵人突然受到打擊,迅速退到堅固的房屋裏抵抗,並組織坦克和裝甲車做掩護進行反擊。
由於部隊與日軍初次進行這種戰鬥,缺乏在這種條件下的作戰經驗,在巷戰中,隻顧順著街巷攻進,沒有注意肅清兩邊躲藏的敵人。敵人出動坦克和裝甲車後,沒有反坦克武器,隻能用手榴彈對付,手榴彈投了不少,絕大部分不管用,摧不毀敵人坦克,也嚇唬不了敵人,許多戰士幹著急。715團兩個營打了一夜,解決不了戰鬥,直打到拂曉,才不得不撤出戰鬥。
這次村落戰靠夜間的有利條件,消滅日軍100多人,用手榴彈炸毀日軍坦克、裝甲車各1輛,繳獲輕機槍一挺,步槍10多支,還有一些軍用物品。715團也付出了代價,2營營長劉開緒和組織股長胡道全等幾十名同誌獻出了寶貴生命。
戰鬥結束後,715團總結了戰鬥經驗,以利以後再戰。
根據當時形勢的發展,任358旅旅長的張宗遜命令所屬716團開至廣武地區,宣傳黨的抗日政策,組織群眾開展遊擊戰爭,打擊、破壞日軍交通線。
這時,賀炳炎結束了學習回到部隊,擔任第716團團長,與已任團政委的廖漢生領導716團作戰。
張宗遜率部所到之處,都能看到殘暴的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進行野蠻的屠殺。指戰員看到一處處慘景,憤怒的烈火在部隊裏燃燒。
一天,賀炳炎正在翻閱指戰員的請戰書,突然接到張宗遜的電話,要他和廖漢生一起到旅部,然後再一起去師司令部接受戰鬥任務。
張宗遜領著賀炳炎、廖漢生一起去師部,一踏進指揮所,見賀龍師長和關向應政委正在研究作戰地圖。賀龍見張宗遜等人來了,要他們靠近地圖,指著一處丘陵地段說:“準備把你們716團調到那裏去!”張宗遜、賀炳炎伸著脖子一看,隻見一條紅鉛筆畫的箭頭直指雁門關地區。賀龍接著說:“現在忻口戰役正在進行,日軍每天要從大同出發,經雁門關路段,給前線運送物資。這是日軍的一條重要運輸線。敵人很囂張,自認為這一帶是他們的安全後方,警戒不嚴。你們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弱點,到那裏去設伏打擊敵人……”
張宗遜等接受任務後,立即騎馬返回旅部,研究落實賀師長的指示。
回到旅部,與團領導對如何打好這一伏擊戰,作了具體研究和部署。當他們來到雁門關看地形時,從一個山頭往下看,一條彎彎曲曲的公路從雁門關盤旋而下,在黑石頭溝由西向東繞了一個大圈。路西是陡山,北麵是一段陡坡,順公路向南不遠處有一座石拱橋。賀炳炎看後高興地說:“這真是一個天然的、理想的設伏地啊!”
經過動員和準備,716團指戰員鬥誌昂揚地進入了伏擊的作戰前準備。
10月18日,正當716團在雁門關以南黑石頭溝進行破路,偵查分隊回來報告說,日軍由廣武方向開出汽車100餘輛,陽明堡方向也有100餘輛汽車開出,是對著開的。
賀炳炎接到張宗遜電話,部隊進入隱蔽狀態,做好戰鬥準備。
時間在等待中一分一分地過去了。不久,東邊的太陽爬出了山頂,遠處的雁門關巍然可見。
“快看啊!”不知誰叫了一聲。
大家探頭往北一看,隻見遠處騰起一股塵土,接著隱隱約約傳來汽車的馬達聲。
眼看一大隊汽車就要進入伏擊圈,突然3營報告說南麵也開來了很多汽車。
“這是日軍為了安全通過這一帶而采取的南北會車。”賀炳炎冷靜地分析說。顯然,這給戰鬥增加了困難。
“你們立即調整好兵力。”張宗遜指示說。
“既然送上門來了,南北的我們都要一齊吃掉!”賀炳炎下達了作戰命令:“1營、2營統一聽號令,一塊消滅敵人!”
兩頭的汽車無憂無慮地繼續對開。可以清楚地看見南來的汽車,頭一輛上坐著十幾個日軍,緊接著除少數幾輛車上裝有從戰場上運來的傷員和死屍外(用白布裹著的),其餘的裝運物資。北來的前麵幾輛車上坐著日軍。
當兩個車隊會合後,車上的日軍士兵立刻活躍起來,一個個趾高氣揚,“嘰裏哇啦”的互相打招呼。北來車上的日軍看到南來的車上裝有日軍屍體,急忙脫帽誌哀,放開喉嚨唱起挽歌來。這些家夥也太驕橫了,好像這裏是他們的“王道樂土”。716團的戰士們看到敵人的表現,一個個瞪大了眼,咬緊了牙,緊握槍和手榴彈在急切地等待命令。
日軍兩路車隊並排進入了狹窄的黑石頭溝公路,猶如兩條腿捅進了一條褲筒裏。敵人在繼續對進,賀炳炎一聲令下,三顆紅色信號彈升上了天空。全團幹部戰士突然從石頭後麵,從草叢中,從樹林裏,從一切能藏身的地方鑽了出來,勇猛地撲向敵陣。步槍、機槍、手榴彈一齊發出怒吼。炮彈也在敵群中爆炸。日軍遭到迅雷不及掩耳的襲擊,驚恐萬狀,不知如何是好。許多人還沒來得及跳下車,就成了不需裝上車的死屍,有的雖然跳下了車,因慌不擇路,東躲西藏,不少被手榴彈炸死。許多彈藥車被擊中,火光衝天,爆炸聲響成一片,震蕩著山穀。一部分活著的日軍,在一名軍官的指揮下,企圖反撲,還沒等隊形散開,就被勇猛頑強的716團戰士用刺刀捅死了。後麵日軍的汽車紛紛掉頭逃跑。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戰鬥,消滅日軍500多名,擊毀汽車6輛,繳獲機槍2挺和許多步槍。部隊完成伏擊任務後,迅速地撤出了戰鬥。
20日,716團一部繼續破壞公路;一部曾一度攻占了雁門關。716團在公路上積極活動,截斷日軍後方運輸達5天之久,有力地支援了忻口國民黨軍作戰。
張宗遜率358旅不斷地在敵人側後進行襲擊,使日軍極為惱怒,但是他們開始以為是國民黨部隊,顧不上認真對付。24日,駐原平的日軍派出一支騎兵中隊,向駐在北上崗的715團2營進行報複進攻。
張宗遜得到情報後,要715團團長命令2營和特務連,在北上崗伏擊這股敵人。
伏擊部隊設伏好後,隻等敵人來了。囂張的日軍騎兵中隊終於進入了伏擊圈,埋伏好的戰士們勇猛地衝向敵群,經過四個小時戰鬥,打得敵人團團轉,四處亂竄,但沒能消滅敵人。團領導又立即命令1營投入了戰鬥,終於殲滅了大部分敵人,擊斃日軍70多人,繳獲戰馬20多匹,機槍兩挺,步槍30多支。
張宗遜接到活躍在雁北地區宋支隊的戰報:該支隊於10月10日在懷仁、岱嶽之間的公路上,伏擊日軍上百輛滿載士兵的汽車,擊毀敵人汽車18輛,殲滅日軍200多人。26日,他們襲擊了口泉鎮。11月5日,又襲擊了威遠堡,使日軍受到了打擊,遭受了損失。這些戰鬥,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忻口友軍的作戰。
國民黨軍投入90個團的兵力在忻口與日軍作戰,戰役持續了半個多月,由於日軍調了兩個師團沿平漢線南下,攻占了石家莊,繼續向娘子關進軍,直逼太原。在這種情勢下,國民黨軍於11月2日從忻口進行總撤退。
賀龍師長命令120師各部隊繼續在側後尾擊日軍。第715團3營在衛村擊斃日軍30多人,繳獲機槍兩挺,步槍9支。
國民黨軍隊從忻口撤退時,丟下了不少槍支彈藥,張宗遜指示358旅各部隊收集武器彈藥補充自己和武裝抗日群眾。
張宗遜指揮358旅配合忻口國民黨軍作戰,取得一係列勝利的消息傳到八路軍總部,受到了表彰。蔣介石也致電朱德、彭德懷,電文說:“接誦捷報,無比欣慰。著即傳諭嘉獎。”“貴部林師(指115師)及張旅(指358旅),屢建奇功,強寇迭遭重創,深堪嘉慰。仍需繼續努力,以竟全功為要。”
忻口戰役後,國民黨軍駐太原和晉中的部隊紛紛向晉南、晉西退卻,遭致太原於11月8日淪陷。日軍進占太原後,氣焰更加囂張。
毛澤東主席針對太原淪陷後指出:華北戰場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規戰結束,以共產黨為主體的遊擊戰進入了主導地位。他要求120師在晉西北要長期堅持遊擊戰,作為堅持華北遊擊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張宗遜和旅領導積極貫徹執行毛主席關於堅持遊擊戰的作戰方針,執行師首長的具體作戰指示。
張宗遜在率領部隊轉移中,看到國民黨軍撤退時潰不成軍,散兵遊勇到處流竄騷擾,社會秩序一片混亂,人民群眾被迫四處逃難。一些漢奸壞人趁機造謠說:“山西完了!華北完了……”
張宗遜遵照師部命令率部進駐陽曲、交城、文水、汾陽地區活動。不久,旅直和715團以古交、河口為中心,在太原西北的黃寨、向陽店、東社、白家莊、交城地區活動,並派出遊擊隊到太原東山和壽陽縣境內活動。716團在文水、汾陽、離石地區活動。部隊積極向群眾開展宣傳:八路軍要堅持華北抗戰,堅持山西抗戰,要將敵後方變為前線。通過廣泛深入的工作,堅定了人民群眾抗戰勝利的信心,穩定了社會秩序。
1938年2月中旬,日軍糾集平遙、汾陽、邯鄲三路人馬進攻臨汾。賀龍和關向應從嵐縣到了忻縣的莊磨鎮,指揮120師主力破擊同蒲路北段。
27日,日軍從原源、忻縣各出動1000多人,從南北兩個方向進攻平社地區,妄圖打通鐵路運輸。
賀龍命令張宗遜等率358旅擔任打擊太原日軍的任務。這股日軍是乘裝甲列車沿鐵路線北上,沒想到在河莊和716團3營相遇。3營一邊還擊,一邊退到田莊一處高地,會同2營阻擊敵人,形成了對峙局麵。
張宗遜麵對這一戰局,進行了冷靜地分析,認為已經形成了殲敵的好戰機,果斷地決定716團從正麵向日軍突擊;715團從側翼截擊敵人。於是,他帶領全旅隱蔽地進入攻擊位置,做好戰鬥準備。當黃昏降臨時,張宗遜指揮兩個團同時發起總攻。日軍哪能經得住這突如其來的兩麵攻擊?被打得狼狽不堪,亂作一團。戰鬥很快結束,共擊傷擊斃日軍400多人,生俘兩人,擊毀火車一列,繳獲一批武器和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