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出奇兵建功勳:韓先楚(3 / 3)

韓先楚動員部隊時,提出“吃菜要吃白菜心兒,打仗要打新6軍”的戰鬥口號,極大地鼓舞了部隊的戰鬥情緒。韓先楚施計,將敵人誘至南山城子村一帶設好的伏擊區,突然發起猛攻,殲敵1500餘人,繳獲全部敵人的重裝備。這一次,打垮敵人最精銳的66團,首次對該軍以沉重打擊,使新6軍畏我如虎,盡量避免與我作戰。

緊接著韓先楚指揮第10師在3縱的配合下和炮兵的支援下,向國民黨戰略要點,交通樞紐梅河口守敵新組建的184師發起猛攻。敵人憑借堅固工事,拚死固守。韓先楚指揮部隊進行反複猛攻,激戰四夜,殲敵7100餘人,並俘虜敵師長陳國文。184師新組建,又被再次殲滅。

夏季攻勢作戰時,韓先楚任3縱司令員。他抓緊部隊建設,加強部隊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

秋季攻勢作戰中,研究殲敵對象時,多數人主張先打第116師守西豐的一個團,而後再向縱深發展,認為這種打法比較穩妥。韓先楚經過認真研究分析,主張主力以滲透偵察到敵縱深,即以潛師遠襲,先殲116師師部及其附近部隊,先打亂敵人指揮所,再殲滅其餘部隊。這樣,仗好打,有全勝的把握。當兩種意見不一致時,韓先楚並沒有以司令員的身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而是主張將兩種意見一起上報,由野戰軍總部決定。

野戰軍總部首長將兩種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很快批準了韓先楚方案。

韓先楚進一步同縱隊領導和幹部進行研究,認真組織,率縱隊主力以長途奔襲方式,隱蔽地包圍了敵116師師部,敵人在完全沒有料到的情況下,突然遭到強大攻擊,倉皇失措,在混亂中,摧毀了敵人師部,消滅了師部直屬部隊,俘虜敵師長劉潤川,副師長張紹賢。敵失掉指揮,其餘各團很快被殲滅,擊斃、擊傷和俘虜敵人8100餘人,消滅了敵116師。

1947年底,東北野戰軍開始冬季攻勢,主力挺進至沈陽西北尋機殲敵。

國民黨東北軍政長官陳誠,覺察東野動向後十分緊張,為了確保沈陽的安全,他趕緊拚湊起15個師的兵力,分三路氣勢洶洶地向東北野戰軍壓過來。

韓先楚發現進攻的敵人中,新5軍前進的位置比較突出,他率3縱迂回從敵後插入,首先切斷了新5軍的退路,配合兄弟部隊圍殲新5軍。

新5軍是陳誠一手栽培的部隊,裝備精良,是國民黨軍精銳部隊之一。

由於在平原攻城戰,又是天寒地凍,冰天雪地。圍殲新5軍戰鬥進展緩慢,不增強攻擊力量,一時解決不了戰鬥,久圍而不力,增兵又無部隊可調。

韓先楚深入前線調查,發現圍攻新5軍戰鬥雖然激烈,但自新5軍被困後,沈陽和左翼的新6軍根本沒有前來援救的動向。韓先楚想到,沈陽的敵人毫無動靜,何不把主力部隊調上配合兄弟部隊,以更大的攻擊盡快消滅被困的敵人。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政委。

“我看可以,起草電報上報,待批準後,就可以執行任務。”政委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等上級批下來那太晚了,我們要邊報邊執行。我相信上級會批準的。”韓先楚說服了政委,立即命令部隊行動。

第二天,3縱各師向新5軍發起了新的更大的攻擊。8師連續攻克北崗子、水口、李家窩棚等三個村落,直逼新5軍軍部。接著消滅該軍195師一部。9師攻占了姚家屯及其西南地區,對新5軍的包圍態勢完全形成。7師攻克了深井子的敵人後,向葉家窩棚展開了猛烈進攻,經反複爭奪,終於突破了敵人的防禦陣地。

韓先楚指揮部隊,徹底殲滅敵新5軍軍部和195師師部,43師師部,俘敵軍長陳林達等4700餘人,擊斃2000餘人,創下東北野戰軍一次殲敵一個軍的戰例。

新5軍被殲後,在國民黨軍內部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南京東北籍軍政大員及知名人士聯名上書蔣介石,要求法辦陳誠以達謝罪。逼得老蔣無奈,隻好撤了陳誠的職務,任命衛立煌為東北“剿匪”總司令。

經過夏、秋、冬三次戰役,我軍節節勝利。在遼沈戰役中,韓先楚指揮3縱首先攻克義縣,打響了戰役的第一炮,爾後率部進至錦州城北,擔任了主攻重任。

守錦州的第5兵團是由範漢傑指揮的,約10萬人,已在錦州經營三年之久,構築了大量的永久性半永久性工事,妄圖依托堅固工事固守待援。

在3縱進攻的正麵有兩個製高點,一個是配水池,構有堅固工事,敵人自吹是“第二個凡爾登”,“固若金湯”;第二個是大疙瘩,這一東一西,構成北城的兩扇鐵大門,居高臨下控製著通往城內的公路。這兩個製高點是攻取錦州的必由之路,卻又是易守難攻的屏障,影響炮兵對城內的射擊。

韓先楚深入到火線,命令要攻取這兩個製高點,掃清外圍障礙,為攻城戰鬥創造條件。

10月2日,20團的1營和24團的3營分別向配水池和大疙瘩發起進攻,經過一天的浴血奮戰,敵我雙方傷亡很大,戰鬥呈膠著狀態。

韓先楚一直等待戰鬥進展的消息,但是每當了解一次,都使他很著急。他一邊一支接一支地抽煙,一邊緊張思考如何解決戰鬥受阻問題。

夜幕剛剛降臨,韓先楚就帶領參謀人員奔向20團指揮所。

“首長,您怎麼到這兒來啦?”團長吃驚地問。

“我怎麼就不能來這裏呢!”韓先楚反問道。

“這兒太危險了,敵人不斷向這裏打炮。”團長擔心的說。

“大家都不怕,我怕什麼,傷亡大嗎?”韓先楚關切地問。

“敵人的工勢太堅固,火力又猛,我們還沒有完成任務。”團長把進攻受阻的情況作了簡要彙報。

“我看用大炮、山炮抵近射擊才能解決問題。”韓先楚觀察後說。

“這地形,山坡運不上去啊!”

“我看可以把炮拆開,挖條地道運上去!”

戰鬥的關鍵時刻,指揮員一個正確的指點,就能引導部隊取得戰鬥勝利。

工兵連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把交通壕挖到距敵陣地100米處。

用炮直接射擊,炮聲一響,就把敵人暗堡炸開了。“同誌們,衝啊!”全營戰士一個衝鋒,敵人所謂的“第二個凡爾登”就被攻克了。

為了靠前指揮,韓先楚立即將指揮所轉移到距敵城防陣地不到一公裏的配水池。在這裏對敵情觀察一目了然。他從側麵觀察大疙瘩的後麵有敵人一條交通壕,敵人不斷通過,運送傷員和物資。他立即派一個連隊從側後插過去,切斷了大疙瘩與後方的聯係,攻克了大疙瘩,掃清了外圍障礙。

14日開始總攻。19團和23團的突擊部隊,冒著敵人的火力網,僅用10多分鍾就越過了300多米的開闊地,將紅旗插上了城頭。

這時,國民黨軍暫編22師依托省署大樓頑抗,3縱後續部隊受阻,戰鬥難以進展。韓先楚觀察到這一情況後,立即命令7師、8師主力以及9師、17師由突破口東側突入。韓先楚率指揮所進入城內,指揮縱深戰鬥。

部隊經過逐點攻擊,先後攻占了鐵路管理局、車站、交通學校等。摧毀敵第6兵團指揮部和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機關。範漢傑化裝逃遁。

戰至15日戰鬥結束。3縱和兄弟部隊攻克錦州,殲敵10萬餘人。

攻克錦州後,蔣介石立即又糾集10萬餘人,組成西線兵團,由中將廖耀湘指揮,妄圖與錦西殘敵夾擊東野部隊,同時,還企圖奪取黑山、大虎山一線陣地,掩護其主力必要時撤向營口,而後由海上逃走。

韓先楚率3縱同兄弟部隊於20日晚開始圍殲西線兵團。

東野東進的部隊,在黑山城北打垮了敵71軍軍部。敵發現東野主力到達十分恐懼,自亂方寸。韓先楚率部處於行進狀態中,有線聯絡無法溝通。為了不失戰機,韓先楚當機立斷,命令部隊指揮員要獨立作戰,掌握向沈陽的大方向,以槍聲為信號,哪裏槍聲密集,就向哪裏衝擊。由於采取了敵變我變的戰術,特殊情況下重視發揮部隊機動靈活的作戰方針,極大地調動了部隊的積極性,對戰鬥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23團3營擔任前衛,在行進途中聽老鄉說,胡家窩棚的敵人帶短槍的多、小汽車多、電話線多、天線多。3營指揮員根據這些情況,判斷那裏必定是敵人的指揮機關。3營決定不等主力到達,要不惜一切代價插到胡家窩棚,堵住那裏的敵人,打掉敵人指揮所,為主力部隊殲敵創造條件。

3營正在攻擊胡家窩棚的外圍高地時,韓先楚已率指揮所人員冒著敵人的炮火趕到了前沿,看到部隊情緒高漲,正在奮力奪取胡家窩棚外圍陣地。他指揮部隊衝進胡家窩棚,一舉摧毀了敵西進兵團指揮部和新6軍軍部。敵西進兵團失去了指揮,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廖耀湘已無法控製部隊,而且自顧不暇。

韓先楚根據戰場局勢,要求各級指揮員靠前指揮,以亂對亂,哪裏有敵人就衝向哪裏,大膽前進,要不失時機地消滅敵人。

韓先楚指揮3縱先後攻占了羅家屯、胡家窩棚、鄭家窩棚,殲敵1000餘人。

27日夜,7師在與敵14師遭遇後,還沒有等敵人完全搞清怎麼一回事,就殲滅了該敵。

當東野發起全線攻擊後,敵人已無法組織有力的戰鬥,隻遇到一些小股部隊抵抗。東野部隊在黑山以東、大虎山東北,饒陽河以西的120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展開了抓俘虜競賽。炊事員用炊具、擔架員用扁擔都可以抓到俘虜。廖耀湘化裝逃跑,沒想到被3縱後勤人員抓獲。

廖耀湘被帶到韓司令處。他以恐懼的心態不敢正視韓先楚:“韓將軍,3縱就是你指揮的那個‘旋風部隊’?”

“什麼‘旋風部隊’,我們是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那個所謂的‘旋風部隊’是你們嚷嚷出來的。”

“韓將軍,我很佩服閣下的指揮才能,也佩服3縱的戰鬥作風,我曾多次告誡我的部隊,要防備你們的‘旋風部隊’,沒想到還是……”

截至1948年11月2日,國民黨東北軍包括新1軍,新6軍兩個王牌軍在內的5個軍12個師被東北野戰軍殲滅,取得了決戰的偉大勝利,受到了黨中央發電祝賀。

韓先楚指揮3縱勇猛頑強,攻無不克,連戰連勝,所向無敵!隨後,韓先楚任第12兵團副司令員兼第40軍軍長南下作戰。

韓先楚率部經過20多天的急行軍,於1948年12月中旬到達北平附近的香河地區,13日與敵人交手,全殲通縣守敵,俘敵250多人,乘勝追擊至大興縣,殲滅青雲店的守敵,部隊隨之逼近北平近郊,投入圍城戰役。

韓先楚以一部兵力進攻南苑機場,全殲了機場敵人守備團,使敵人不能再利用空中通道;用一部兵力在城東南設了兩道阻擊線,隨時準備阻擊自北平突圍的敵人。

傅作義為了奪取南苑機場,恢複空中通道,派出了一個師的兵力,在16輛坦克和10多門山炮的支援下,向機場解放軍守衛部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韓先楚指揮部隊把進攻的敵人消滅大部,其餘的又縮了回去。

北平的敵人被死死圍住,韓先楚率部切斷了城內敵人與城外敵人的聯係。兄弟部隊攻克了新保安,解放了張家口,打下了天津,迫使北京國民黨軍陷入了絕境。

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看到大勢所趨,為了廣大國民黨官兵的生命與前途,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率部進行和平改編。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1949年2月,韓先楚的40軍與43軍組成南下先遣兵團,沿平漢路東側跨越華北平原,經過20多天長途行軍到達開封地區。

韓先楚為了策應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並牽製白崇禧集團,命令兩個師從開封乘火車到達許昌,再經郾城、上蔡、正陽,奔襲信陽,於3月30日收複駐馬店,接著收複確山、複明港、長台關等城鎮。

韓先楚繼續揮師南下,活躍在武漢以北和以東地區打擊敵人。4月下旬,南下大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挺進江南作戰,把解放戰爭繼續向南推進。千軍萬馬,披堅執銳,攻無不克。

韓先楚升任第12兵團副司令員,指揮部隊追殲南逃的白崇禧集團,於5月17日解放武漢,隨後參加湘贛戰役。8月,解放長沙後,建立湖南軍區,韓先楚兼任軍區副司令員。

為了攻克白崇禧和餘漢謀等組成的“湘粵聯合防線”,第二、第四野戰軍協同進行衡寶和兩廣戰役。韓先楚作為第12兵團副司令員兼40軍軍長,參加中路軍正麵戰場的指揮作戰。

得勝之道,利在先知。兵無定勢,謀貴從事。韓先楚充分研究敵情後,要求各級指揮員必須了解敵人。他在部署兵力時指出,白崇禧是在防禦中退卻,他是要保存實力的。我們千萬不能被其裝腔作勢以及以攻為守的手段所蒙蔽。所以,我們要勇猛進攻。在具體戰場上,我們要重視,因為他們熟悉地形,進攻時經常乘我軍偵察警戒疏忽之隙,奔襲包圍我突擊小分隊,而退卻時又善於快速分散隱蔽。根據敵人這些特點,韓先楚要求部隊在追擊時應隨時應變,以山地運動戰結合攻堅戰、遊擊戰,機動靈活地捕捉戰機殲滅敵人。

兵之勝負,不在多寡,而在分合。身經百戰的韓先楚研究了南下作戰特點,在作戰會上要求指揮員要善於奔襲作戰,要善於抓住敵情,指揮部隊分進合擊,與敵人打遭遇戰。與敵人遭遇時,先敵發起進攻,搶占有利地形,還要敢於直插敵後,在敵縱深展開猛打猛攻。

由於他把戰略戰術都交給了各級指揮員,因而,在南下作戰中,各級指揮員戰役目標明確,在戰略追擊中能獨立作戰,能依據不同情況實施機動指揮,極大地發揮了各級指揮員作戰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了部隊戰鬥力。第19師翻山越嶺,克服了種種困難,連續追擊9晝夜,終於截住了敵人,以猛烈的反衝擊,打退了敵人40多次集團衝鋒,堅持戰鬥20多小時,爭取了兵團主力趕到,殲滅白崇禧集團的第7軍軍部及所轄的三個師,圓滿地完成了追殲任務。

第40軍120師在廣西追擊戰鬥中,隨時掌握敵情變化,敵變我變,三次調整了追擊路線,終於在百河圩西南地區追上了敵人125師,先敵發起戰鬥,全殲了該敵。與此同時,40軍還協同兄弟部隊摧毀了白崇禧為首的國民黨華東軍政長官公署,加速了白崇禧集團的覆滅。至此,我軍勝利地結束了兩廣戰役。

韓先楚成功指揮了渡海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一個多月後,他從海南島到了武漢,黨中央和中南局對他的工作去向征求他的意見,提出了去13兵團、15兵團或者中南軍區空軍任職,由他選擇。因為韓先楚的身體不好,體弱多病需要治療,由他自己提出意見,組織上盡量照顧。

韓先楚聽說中央要組織東北邊防聯軍,準備對付美帝國主義對我國的威脅和侵略。13兵團要改編為東北邊防軍,準備跟有現代化陸海空軍的美軍作戰,戰鬥將是非常艱巨,極為殘酷的。他說:“我是打仗出身的,還是到有仗打的地方去鍛煉吧。”這樣,他毅然選擇了擔任人民解放軍第13兵團副司令員,並立即奔赴安東(今丹東)前線,抓部隊改編和作戰的準備工作。

美帝國主義不顧我國政府的多次警告,竟然於1950年10月1日大舉越過三八線,瘋狂北犯。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誌願軍肩負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任,於19日晚,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直接投入了同美軍及李承晚偽軍的作戰。

韓先楚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副司令員,第19兵團司令員,一直負責最前線的作戰指揮。

韓先楚得到誌願軍彭德懷司令員的同意,組織前線指揮所隨40軍行動。40軍的118師在溫井西北兩水洞與敵遭遇。韓先楚協助指揮該師采取勇猛果敢行動,迅速殲滅敵人一個加強摩托化營,並占領溫井,旋即向北急進,又殲滅敵人南進的一個團。119師和120師在溫井以東作戰,殲滅偽軍兩個營,給了敵人以沉重打擊。第一批入朝部隊經過與敵人交手,連連獲勝,將敵人從鴨綠江邊驅至清川江以南,取得了初戰的勝利。

侵朝美軍肆意妄為,心高氣傲,叫囂“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為達到此目的,他們調整部署後,又繼續北犯,敵人主力第8集團軍的第1軍、第9軍實施主要方向的突擊。

誌願軍總部根據敵情,決定發起第二次戰役,采用先誘敵深入,而後突然反擊,給敵人以有力的打擊。為此,彭德懷要韓先楚指揮38軍、42軍打好這至關重要的一仗,以穩定朝鮮戰局。

韓先楚同梁興初、吳瑞林等兩軍指揮員研究作戰時,要求他們派出偵察分隊,尖兵小組,深入到敵後,破壞交通,偵察敵情、地形,打擊敵炮兵,配合人民軍的行動。

韓先楚分析敵情後,指揮兩軍主力以有利時間迅猛行動,首先從敵人右翼突破,殲滅德川、寧遠偽軍第6師、第8師後,又立即命令38軍向價川、三所裏迂回攻擊前進,命令42軍向臨川、肅川方向擴大戰果。

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中,韓先楚率領誌願軍前指工作人員隨38軍先頭部隊113師行動。113師克服一切困難,迅速趕到三所裏,切斷了美軍的退路。誌願軍一麵截擊南逃的敵人,一麵阻擊北援的敵人,並反複衝殺敵人一部,不讓其逃跑掉,為其他師相繼趕到分割殲敵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敵人被阻、被圍,遭到攻擊後,派出航空兵和出動大量坦克增援,妄圖通過拚死衝擊,突圍而逃。韓先楚指揮部隊頑強阻擊,猛烈衝擊,打得極為激烈,殲滅了土耳其旅大部,給美軍第2師、第25師以毀滅性打擊,共殲滅敵人6900餘人。

彭德懷司令員看了戰報,高興地複電寫出“38軍萬歲”的口號。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也給予了高度讚揚和鼓勵。

誌願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共殲滅敵人36萬餘人,把敵人趕到了三八線以南地區,解放了平壤,收複了敵人曾一度占領的地區,扭轉了朝鮮戰局。

第三次戰役開始了,韓先楚奉命指揮38軍、39軍、40軍和50軍以及6個炮兵團,於1951年元旦前夕,向高良鋪裏至永平一線,對敵人實施了猛烈突擊,一舉突破了三八線,推進到敵人縱深,殲滅英軍27、29旅各一部,攻克了漢城,並渡過漢江,追敵至水原一帶。誌願軍迅猛推進,威震美軍,同時震驚美國政界首腦,震驚了世界新聞媒體。

作為一名戰役指揮員所看重的不是一時一地的勝利,而在於戰略的全局。韓先楚和彭德懷司令員的看法一致:鑒於未殲滅敵人的重兵集團,要防止敵人誘我深入,避免敵人從背後登陸斷我後援,決定停止追擊,轉為防禦。這是戰役進展中的正確決策。

美軍經過調整,穩定了內部後,為挽回其兩次戰役失敗的影響,乘誌願軍兵員消耗大、運輸線延長、供應困難之機,調集美第1軍、第9軍及英軍第27、29旅的主力,向漢城方向連續突擊。

韓先楚指揮38軍、50軍及39軍一部,加上朝鮮人民軍一軍團進行第三次戰役。部隊在天寒地凍、工事難築、缺少炮火支援的情況下進行頑強防禦,以求大量殺傷敵人。根據敵我情況,采取既不輕易放棄漢城,也不能為漢城而付出過大代價,實行機動防禦。

敵人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坦克的支援下,步兵連續發起進攻。誌願軍戰士們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一把炒麵一把雪,忍饑挨餓,團結奮戰,每天要打退敵人的十幾次衝擊,頑強抗擊敵人。

韓先楚夜以繼日地指揮戰鬥。他根據敵情我情,在兵力部署上采用“兵力前輕後重,火器前重後輕;火器分散,火力集中”的作戰原則,派出小分隊,利用夜間滲透到敵人縱深襲擊敵人,摧毀敵人的炮兵、彈藥武器庫,組織對空火力,打擊敵人空軍,減少敵人的空中威脅。由於靈活對敵,以少的傷亡堅持主陣地,大量殺傷敵人,堅守了一個多月才放棄漢城。這樣,牽製了敵人,為東路誌願軍反突擊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韓先楚善於從戰略全局出發,及時提出有關戰役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第二次戰役中提出自己親自率主力勇猛插入敵後,堵截和殲滅美軍;第三次戰役中,為擴大政治影響,堅決攻下漢城,根據敵我實情,采取既不輕易放棄,又不堅持死守的原則;第五次戰役後,從朝鮮半島狹窄,不便於大的包圍和殲滅敵重兵集團的實際情況出發,建議不發動第六次戰役等等,都受到了彭德懷司令員的采納。

韓先楚在朝鮮作戰期間,忠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同朝鮮軍隊和朝鮮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受到了朝鮮黨和人民的尊重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