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駕到,醉月樓蓬蓽生輝,快快隨民婦上樓喝茶。”
“本王此來,對秦時月誌在必得!”
劉理手中折扇一揮,姿態瀟灑的邁步在前,關索、白玉京、戚靈薇隨後,張憲雙臂抱在胸前掃視了一圈周圍的人群,這才警惕的跟在最後。
張憲的任務除了盯緊劉理不讓他跑了之外,還要負責安全,萬一有人行凶傷了蜀國的王爺,絕不是他能擔待起的。
聽說帶著絕色美女的公子正是揮金如土的蜀國梁王,現場頓時一片嘩然,議論紛紛,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有人誇讚、有人咒罵……
“哇……揮金如土的蜀國小梁王來了,聽說他在鳳儀閣光看歌舞就豪擲了萬兩白銀,誰能搶得過他?”
“呸……無德之人,揮霍著蜀國的民脂民膏,睡著我們宋國最美的女人,真是豈有此理!”
“怪不得這女子如此美豔,原來是我們臨安三絕之中的舞絕白玉京啊,跟了小梁王倒是不用再拋頭露麵,被人輕薄了。”
“哼……這梁王如此驕奢淫逸,劉備也不加以管教,蜀國遲早必亡!”
劉理麵不改色的聽著各種議論,臉上古井不波,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製造轟動,提高名聲,盡早激活隱藏能力。
“在下蘇子瞻,這廂有禮了!”
劉理帶著人剛走到二樓,就看到一個穿著藍色直裰,頭戴黑色軟腳襆頭,年約三十,相貌儒雅的文士從一間包廂裏走出來行禮。
“蘇子瞻?”
劉理先是一愣,旋即想起這人就是有過一麵之緣的宋國大詩人蘇軾,急忙抱拳還禮,“嗬嗬……原來是蘇員外郎,幸會幸會!”
沒想到這位蜀國王爺竟然還記得自己,蘇軾很是高興:“想不到小王爺還記得蘇某,真是受寵若若驚,此時此刻真想賦詩一首。”
“昨夜本王給玉京題了一首詩,還請蘇員外郎指點一二。”
隻要有提高名聲的機會,劉理就不想錯過,吩咐鴇母道:“本王便在蘇先生隔壁的包廂觀禮,麻煩給我拿筆墨來。”
這間包廂暫時空著,鴇母自然不敢有異議,馬上命人給這位王爺準備筆墨,並端來新鮮果蔬與梅酒。
片刻之後,劉理就把昨夜剽竊的不完整版《天上白玉京》寫在了筆下,然後恭請蘇東坡:“請蘇先生指教。”
蘇軾收起手裏的折扇,掏出手帕擦拭了下額頭的汗珠,致歉道:“已是十一月時節,這鬼天氣竟然還如此炎熱。”
“確實如此,本王來臨安後一年熱過一年。”
劉理深有同感,手中折扇也是搖了幾下,心裏疑惑不已,宋國的冬季一年比一年炎熱,憑膚感推測,當前的溫度怕是在二十五攝氏度之上。
“再這樣下去,隻怕邊界的冰山雪原就要融化了,推背圖的預言多半要成真了……”
蘇軾搖搖頭,低頭對著劉理書寫的詩歌吟誦起來,“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
“什麼推背圖?”
劉理有些詫異,問了兩次,蘇軾都裝作充耳不聞,隻好暫時作罷,卻在心裏暗自思忖,一定要弄清蘇軾說的“推背圖”指的什麼?
蘇軾嘴裏的推背圖,與自己穿越前所熟知的袁天綱、李淳風所作的推背圖是否相同?
蘇軾看完之後,連聲稱讚:“小王爺好文采啊,這詩歌寫的有意境,天馬行空,瀟灑不羈,佳作啊佳作!”
“哈哈……多謝蘇先生盛讚,賞……”
劉理一高興,“賞”字就脫口而出,一不小心養成了賞賜的習慣。
蘇軾麵露不悅之色,咳嗽一聲道:“蘇某可不是恭維之人……”
蘇軾好歹是大宋朝的五品官員,而且詩詞譽滿天下,又不是跑腿打雜的下人,在場眾人俱都一臉錯愕。
“賞酒一壇,今日共飲……”
劉理急忙改口,吩咐旁邊伺候的夥計,“馬上去拿你們醉月樓最好的美酒來,我要與蘇先生痛飲一番!”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吵鬧聲,劉理與蘇軾一起並肩來到窗前朝街上眺望。
隻見一個身穿勁裝,騎乘五花馬,神態倨傲的公子帶著將近五十名健壯的家丁衝開人群,徑直奔醉月樓而來。
“滾開,滾開,哪個擋了潘公子的道路,小心腿給你打折!”
家丁們如狼似虎,行事囂張,仗著人多勢眾,將街上的行人撞得踉踉蹌蹌,人仰馬翻。
留著山羊胡的呂管事急忙上前施禮:“哎喲……潘公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請下馬上樓。”
這潘公子立馬持鞭,惡狠狠的道:“告、告……告訴你們東家,這競……競贖大會散了吧,秦、秦時月……本、本公子買定了!誰敢與我搶人,老子就把他丟、丟進東海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