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金融之禍之惑(2 / 2)

二國人喜歡"等",等著別人犯錯誤、給機會。

前進是相對概念,別人栽倒了,不動了,我們既使是烏龜爬行,也算發展;別人失誤了,在快速後退,我們退得稍慢一點,也是發展!中國因此獲得多次成功,特別是這次:1??美國經濟複蘇乏力拖累了美聯儲遲遲不敢加息2??忽然英國脫歐了,英國、歐盟地震,世界戰略向中國傾斜3??日本還在房地產泡沫中沉睡4??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俄羅斯、巴西等因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已萎靡不振。中國"等"的戰略又一次等出了希望:我們還可以放水,還可以寬鬆,還可以通脹,甚至還可以繼續投資拉動,土地財政也還可以繼續依賴!

三盡量在現有框架下繼續實現經濟高歌猛進,退而求其次也要中高速發展!

隻要不傷筋動骨、不壯士斷腕就行!在穩定基礎上前進,你好,我好,大家好,何樂而不為呢?想法固然可佳,但現實做得到嗎?矛盾的不斷積累,終有一天需要壯士斷腕!如金融領域的很多問題:債務問題、銀行呆死帳、民間融資難、彙率管製、注冊製等等??

四多重目標

政府的任務一向是多目標的,既要穩定,又要發展;既要提高財政收入,又要減稅;既要加大民生支出,但又不能減少行政費用;僵屍企業要出清,但又不能失業;要壯大民企,但又不能減少國企;既保彙率,又保資產??多重目標很容易會導致什麼目標都不能實現!現實很殘酷,雖然夢中很理想!

五中國的精英在哪裏?

金融亂象中暴露出的很多問題,凸顯中國缺乏財經領域特別是金融領域的專才、奇才和全才!以至漏洞百出,連插屁股都插不幹淨?比如去年的股災及後來上演的救市!壯哉悲哉嗚嗚哀哉!中國缺少精英人才嗎?從球員水平高於裁判可以得出答案:中國不缺精英人才!那就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吧!但是這幫人脫穎而出後誰能駕馭?他們可是有思想、有能力、有主見!

元政府把臣民劃分為十級: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生排在社會第九位,比娼妓的地位還低。元朝之所以低視儒生(知識分子),就是擔心他們有思想、不盲從。

敢不敢用知識分子,不僅挑戰管理者的膽識、胸襟,更叫板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

六關於"放"的學問!

如果要用一個字概括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那就是"放"字!1??放開手腳,到市場角逐,積極性創造力瞬間井噴!2??向世界開放,搭車"wto",從此開啟中國發展最快的黃金十年!中國成功在於放,不成功當然是"不放"或"放得不到位"。放就是去行政化,減少甚至不幹預!"行政化"幾乎是一切經濟領域的弊端,金融市場更是如此,銀行、股市、彙市、債市哪裏沒有一隻看得見的手在亂摸!最近證監會說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企業ipo、再融資和重組給予適當傾斜,開辟綠色通道。看來要股票市場完成脫貧任務?要股民買單扶貧!這是明顯的行政幹預!央行出手維穩:境外機構開展人民幣業務也要交風險準備金,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認為這種做法類似於托賓稅,是典型幹預外彙市場!被譽為世界上最大權力的ipo審批權,更是行政權的濫用,顯然與注冊製背離!錢軍認為:在現有上市機製下,一家企業上市的那一天,就是它走下坡路的開始。要改變這一點,必須實行注冊製!

七監管

不要說缺乏監管的能力,連監管的意識都沒有。到真的要監管時,拿什麼監管。最近有兩則消息非常耐人尋味。一則是紅十字會還要討論要不要進行獨立第三方審計?紅十字會都成立n年了,居然一直沒有獨立第三方審計,現在還在討論要不要的問題!簡直可笑之極!另一則是證監會設立內審部,中國股市從1991年運行到現在,二十五了,諾大的證監會還沒有內審部,豈不叫人笑掉大牙!中國的監管在哪裏!金融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具備所有經濟行業中最嚴格的監管!"一行三會"在中國運行了多年,許多方麵需要大踏步改進,以適應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

八換屆

由於明年黨的換屆選舉,估計在換屆之前,官員回避風險的態度和謹慎的作風有可能導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的停滯不前和有關機構的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