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紙張(2 / 2)

這次的發現學界普遍認為,關於造紙術的發明時間可以從後來蔡倫造紙向前推進100年至300年。事實上,如果從紙的原料上考察,我國造紙的曆史更為久遠。

那是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竹木太笨重,書寫材料又有了新的發現。

我國是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從遠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已經懂得養蠶和繅絲了。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和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

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幹之後剝離下來就可用於書寫了。

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是反複捶打,以搗碎蠶衣。這表明了我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深刻的淵源關係。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了造紙中的打漿。

特別是在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十分旺盛,除了絲綿紙外,麻類植物纖維造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了應運而生。

對於西漢時的麻類植物纖維紙,後來北宋時期的官員蘇易簡在所著的《紙譜》中說道:

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麵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

當時人工造紙,先取質量柔韌的植物類纖維,煮沸搗爛,和成黏液做成薄膜,稍幹後用重物壓之即成。

此外,我國古代還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借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旁注]

趙飛燕 原名馮宜主,是西漢漢成帝的皇後和漢哀帝時的皇太後。趙飛燕是一位在我國曆史上傳奇的人物和神話般的美女。在我國民間和曆史上,她以美貌著稱,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

應邵 (約153年~196年)東漢時期法學家、學者,桓帝時名臣,官至司隸校尉。應劭少年時專心好學,博覽多聞。平生著作11種、136卷,現存《漢官儀》、《風俗通義》等。

抄造 造紙方法,紙張加工工藝術語。紙張抄造的方法可以分為幹法和濕法兩大類,其主要區別在於:幹法造紙以空氣為介質,主要用於合成纖維抄造不織布、尿片等;濕法造紙以水為介質,適用於植物纖維抄紙。目前絕大多數的紙張都是濕法抄造的。

結繩記事 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用來記數記事和傳遞信息的方法。相傳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現在某些沒有文字的民族還有用結繩來記事的。《老子》一書中有“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的說法。據此估計古代先民確曾采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詳細情況現已無從考證。

甲骨 古代占卜時用的龜甲和獸骨。其中龜甲又稱為“卜甲”,多用龜的腹甲;獸骨又稱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豬、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稱為“甲骨”。使用甲骨進行占卜,要先取材、鋸削、刮磨、灼燒等,根據甲骨反麵裂出的兆紋判斷凶吉。

[閱讀鏈接]

我國古代字畫的物質載體大體上經曆了陶土、甲骨、金石、竹木、縑帛、紙張幾個階段。每一種載體的材料和形式變化,其中影響至今的西漢時期紙張有2000多年曆史。

漢代是我國書畫用具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時期,因為筆、墨、研、硯等書畫用具雖然起源於先秦時期,但至漢代時期才由於紙的發明,開啟了我國書畫載體的轉變之路,從而導致這些書畫用具開始朝著適應紙質的技術方麵改進,並形成了以“文房四寶”為核心的書畫用具體係,影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