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母——造紙術 蔡倫改進造紙術
在古代,人們書寫多用竹和帛。由於簡牘笨重,縑帛昂貴,不適合老百姓用來記載文字,於是,人們就一直在尋找新的書寫材料。
東漢時期的蔡倫用樹皮、廢麻、破布和舊漁網等原料製造出了一批紙,人們稱為“蔡侯紙”。蔡侯紙的出現,使人類跨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標誌著紙張正式開始代替竹和帛。
我國紙張原材料的發明雖然很早,但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那時官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嚴重製約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到了東漢時期,造紙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才結束了古代簡牘繁複的曆史,大大地促進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那是漢明帝劉莊永平四年,在湖南的耒陽,有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出生了一個小男孩,父母給他取名叫蔡倫。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但他聰明伶俐,很會討人喜歡。
漢章帝劉旭繼位後,常到各郡縣挑選幼童入宮。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15歲。
蔡倫讀書識字,成績優異,於入宮第二年任小黃門,後升為黃門侍郎,掌管宮內外公事傳達及引導諸王朝見、安排就座等事。再後來,蔡倫被提拔為中常侍,隨侍幼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地位與九卿等同。
漢和帝的皇後鄧綏喜歡舞文弄墨,蔡倫兼任尚方令,主管宮內禦用器物和宮廷禦用手工作坊。他在任職期間,利用供職之便,常到鄉間作坊察看。
103年,京師洛陽一連下了半月的大雨,大雨剛過蔡倫就去民間探訪,這一次他來到了洛陽城外的洛河附近的緱氏鎮,向當地的工匠討教一些技藝。
蔡倫在路過洛河邊的時候,有好幾棵大樹腐爛倒地,樹上還纏繞著一些破漁網,而在這些破樹上,他驚奇地發現了一層和以前的紙“赫蹄”很相似的東西。他拿著這種東西向當地的村民求教。
當地的村民告訴他,這三年來京師年年下大雨,導致洛河水位上升,河邊的一些樹全部浸泡在河水裏腐爛,過了幾個月樹上就會自然形成這種東西。
難道這是樹皮形成的東西?蔡倫忽然意識到這也許就是他苦苦尋找了數年的東西!於是蔡倫就在洛河邊搭建了一個臨時的作坊,用樹皮開始了他的實驗。
為了模擬樹皮腐爛的方式,蔡倫在洛河邊上修了一個小池子,引入洛河之水,將樹皮投入池中浸泡;為了模擬樹皮日曬雨淋的方式,他有將樹皮放在太陽地下暴曬。經過這兩道工序後,樹皮變得脆弱,然後,用石臼將樹皮搗成漿,又做成紙。
蔡倫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因為他發現這種紙裏麵有一些細小的雜質存在,用手在紙上撫摸有明顯凹凸感。如何去掉這種雜質呢?他忽然想起了製劍時淬火的工藝,這就是蒸煮。
於是,蔡倫在造紙的流程中首創了蒸煮的方法。這一次所造出的紙讓蔡倫欣喜若狂,這種紙不但成本低,而且潔白,輕硬,原料普遍。看著自己多年的追尋終於有了成果,蔡倫激動萬分。
激動之餘,蔡倫又想,麻的材料也很普遍,自己的造紙工藝能否改良粗糙的麻紙呢?
有一天,蔡倫經過河邊,看到婦女洗蠶絲和抽蠶絲的“漂絮”過程。他發現,好的蠶絲拿走後,剩下的破亂蠶絲,會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層,而這一層曬幹後,可用來糊窗戶、包東西,也可以用來寫字。
這給了蔡倫很大的啟示,於是他又開始找來了破麻衣和破漁網進行實驗。最後發現用麻所做的紙雖然不如用樹皮的潔白,有些微黃,但是比起原來的麻紙幾乎是天壤之別。
蔡倫將自己的造紙工藝流程記錄成冊,並將自己製造出的紙進獻給了漢和帝。
漢和帝提筆書寫,看著自己的書寫材料竟然是樹皮造出來的,覺得非常新奇,於是在蔡倫的帶領下參觀了洛河邊上的造紙坊。當得知蔡倫是因為看到自己日夜閱讀竹簡而造紙時,漢和帝十分感動,於是下令全國推廣。
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蔡倫紙的主要原料有檀木、蕘花、菠蘿葉、草木灰、竹子、馬拉巴栗樹糊等。
製作步驟是:
先取檀木,蕘花等樹皮,搗碎,加入草木灰等用蒸煮;再將蒸煮過的樹皮原料,放於向陽山上,日曬雨淋,不斷翻覆,讓樹皮自然變白;將樹皮原料等碾碎,浸泡,發酵,打漿,加入樹糊調和成漿;然後用抄紙器將搗好的紙漿,抄成紙張;將抄好後紙張,置於陽光曬幹。
蔡倫組織並推廣了高級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的發展,促進皮紙生產在東漢時期創始並發展興旺。同時,由於他受命負責內廷所藏經傳的校訂和抄寫工作,從而形成了大規模用紙高潮,使紙本書籍成為傳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並對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
根據文獻記載,東漢時期還用樹皮纖維造紙。東漢時期造紙能手左伯,在麻紙技術的基礎上,造出來的紙厚薄均勻,質地細密,色澤鮮明。當時人們稱這種紙為“左伯紙”,或稱“子邑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