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改進造紙術(2 / 2)

左伯是東漢時期有名的學者和書法家。他在精研書法的實踐中,感到蔡侯紙質量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就與當時的學者毛弘等人一起研究西漢以來的造紙技藝,總結蔡倫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工藝。

左伯造紙同是用樹皮、麻頭、碎布等為原料,用新工藝造的紙,光亮整潔,適於書寫,使用價值更高,深受當時文人的歡迎。左伯紙與張芝筆、韋誕墨正當時被並稱為文房“三大名品”。

樹皮紙的出現,是東漢時期造紙技術史上一項重要的技術革命。它為紙的製造開辟了一個新的更廣泛的原料來源,促進了紙的產量和質量的提升。

古代造紙術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原料的分離、打漿、抄造和幹燥4個步驟。

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即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幹燥,即把濕紙曬幹或晾幹,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4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濕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我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

總之,漢代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大大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曆史的進程。

[旁注]

簡牘 是幾種東西的總稱,指的是竹簡、木簡、竹牘和木牘。在紙發明以前,簡牘是我國書籍的最主要形式,對後世書籍製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有關圖書的名詞術語、書寫格式及寫作方法,依然承襲了簡牘時期形成的傳統。

縑帛 我國古代以絲織品為記錄知識載體的,一般稱為帛書,也有人稱為繒書。因為其色白,故又稱之為素書。縑帛柔軟輕便,幅麵寬廣,宜於畫圖,這些都是簡牘所不具備的優點。但其價昂貴,普通人用不起,而且一經書寫,不便更改,一般隻用為定本,所以縑帛始終未能取代簡牘作為記錄知識的主要載體。

中常侍 西漢時期皇帝近臣,給事左右,職掌顧問應對。中常侍是僅有虛銜的加官。西漢前期隻有常侍之名,或稱常侍郎,為郎官之一,獲此號者多為皇帝愛幸之臣。東漢時期,漢和帝時,蔡倫都從小黃門遷為中常侍。這個官職對東漢末期朝廷走向衰亂產生過較大影響。

九卿 秦九卿為: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東漢朝廷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即朝廷各機構的總稱。

洛河 古稱雒水、洛水,是流經古都洛陽的一條著名河流,也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條著名河流。古都洛陽因位於洛河以北而得名。相傳,洛河裏生活著洛神。洛河與黃河彙合的河洛地區,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

皮紙 用桑皮、山埡皮等韌皮纖維為原料製成的紙。紙質柔韌、薄而多孔,纖維細長,但交錯均勻。一般是供糊窗等日用需要,特殊的則作謄寫蠟紙、補強粉雲母紙等的原紙。皮紙是我國古代圖書典籍的用紙之一,與白紙、竹紙、白棉紙等同為線裝書的紙張種類之一。

左伯 特別擅長書寫八分,名聲與毛弘並列,稍遜於邯鄲淳,東漢末年聲名鵲起,又能在紙上書寫。左子邑進一步發展了蔡倫的造紙技術,和韋仲將製的墨,張伯英製作的毛筆並稱於世。這種絕妙的好紙離現在太久遠了,久遠得沒法得到它。

毛弘 東漢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研精八分書,也成一家法。兼善古文、隸書、章草。他曾經與當時有名的學者和書法家左伯一起改進蔡倫的蔡侯紙,造出“左伯紙”。

[閱讀鏈接]

蔡倫墓祠位於陝西省洋縣城東8000米的龍亭鎮龍亭村,人們常到這裏祭拜偉大的蔡倫。

墓祠分為南北兩部分,墓區居北,其南為祠。祠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拜殿、獻殿。正殿大門上高懸有唐德宗的禦書“蔡侯祠”匾額。殿中有蔡倫塑像。右側壁上繪有“蔡倫紙”製作工藝流程圖,左側壁上繪有蔡倫於114年封為龍亭侯的謝恩圖壁畫。在蔡倫祠中軸線兩側還有鍾樓、鼓樓、廂房、戲樓等古建築和近代書法名家於佑仁為蔡倫墓祠所題草書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