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造紙術(1 / 3)

文明之母——造紙術 魏晉南北朝造紙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造紙工藝進一步發展,造紙業初步形成規模,加工技術發展迅猛,同時黃紙被大量使用。

這一時期,紙已經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紙的普及,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東漢末年,與中原關係極好的於闐國國王十分青睞中原的絲綢,但當時中原王朝禁止對外輸出蠶絲技術,隻作為商品與國外交易或作為贈品用於外交。

於是,於闐國王以和親的名義向中原王朝求娶劉氏王室公主。中原王朝很痛快地答應了。

在公主臨行前,於闐國的迎親使臣悄悄告訴公主國王急欲得到蠶絲技術的事,公主便將蠶繭藏在自己的帽子裏,將蠶繭帶到了於闐。

於闐國得到蠶繭,便設法從中原引進桑樹,廣泛種植,養蠶抽絲織綢。接著,一種以桑樹為原料的造紙工藝也在當地流傳起來。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以桑樹皮為原料製作紙已成為一項重要工藝。用桑皮、藤皮造紙,這是這一時期造紙原料擴展的標誌。

除了造紙原料更加豐富外,在設備方麵,繼承了西漢時期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複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

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堿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麵平滑,可謂“妍妙輝光”。

北朝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還專門有兩篇記載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

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麵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

江南以稻草,麥秸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

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漁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檗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黃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麻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這一時期,造紙業也初步形成規模。如果說漢代在書寫紀事材料方麵還是縑帛和簡牘並用,紙隻是作為新型材料剛剛崛起,還不足以完全取代帛簡的話,那麼,這種情況到了晉代,就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由於晉代已造出大量潔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紙,人們就不再使用昂貴的縑帛和笨重的簡牘來書寫了,而是逐步習慣於用紙,以致最後使紙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書寫材料,徹底淘汰了簡牘。

東晉末年,朝廷甚至明令規定用紙作為正式書寫材料,凡朝廷奏議不得用簡犢,而一律以紙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