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按照古代的五行說,金木水火土五行對應於五色、五方、五音、五味等。五行中的土對應於五方中的中央和五色中的黃,黃是五色中的正色。故古時凡神聖、莊重的物品常飾以黃色,重要典籍、文書也取黃色。
第三,黃色不刺眼,可長期閱讀而不傷目;如有筆誤,可用雌黃塗後再寫,便於校勘。這種情況在敦煌石室寫經中確有實物可證。
漢紙多粗厚,簾紋不顯,而晉代和南北朝時期的紙,都比漢代紙薄,而且有明顯的簾紋。
簾紋紙是一種白亮而極薄的的佳紙,表麵平滑、堅韌,墨跡發光,用手觸摸,沙沙有聲。這種紙在新疆出土的實物不少,至今看到實物,仍令人讚歎不已。
從造紙技術上來分析,晉南北朝時期是用類似現今土法抄的可拆合的簾床紙模抄造。這顯然是造紙技術史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
[旁注]
於闐國 是古代西域王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古代居民屬於操印歐語係的塞族人。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於闐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東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車、疏勒,盛時領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都西城。
賈思勰 北魏時期農學家。他所著的農學名著《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農學史上一部最完整、最有係統和內容最豐富的農業百科全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農學名著。它卓越的科學內容,對當時和後世的農業生產都有深遠影響。
桓玄 (369年~404年)東晉晚期的權臣,桓楚武悼帝,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曆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徐州刺史、相國、大將軍和楚王等職。
米芾 (1051年~1107年)北宋時期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善詩,工書法,精鑒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
王羲之 (303年~361年;321年~379年)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葛洪 (284年~364年或343年)東晉時期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閱讀鏈接]
箋紙是特殊的紙品,或用單色漂染,或用套色印刷,或加以浮雕圖案,或灑以金銀色粉屑,真有賞心悅目之觀,尤其是有點雅趣的文人,每每愛不釋手。
箋紙的樣式,由來已久,北宋時期官員蘇易簡在其所著的《文房四譜》卷4《紙譜》記載:東晉時期的桓玄作“桃花箋”紙,有縹綠、青、紅等色,是蜀地名產,這些都是早期的彩色箋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