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地理誌》記載,宣州土貢有紙和筆。宣州下置宣城、當塗、涇縣、廣德、南陵、太平、寧國、旌德8縣,這是有關宣紙的最早記載。
至宋代時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紙業逐漸轉移集中於涇縣。當時這些地區均屬宣州府管轄,所以這裏生產的紙被稱為“宣紙”,也有人稱“涇縣紙”。
南唐後主李煜,曾親自監製的“澄心堂紙”,就是宣紙中的珍品,它“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
宣紙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等特點,並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寫字則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成為最能體現我國藝術風格的書畫紙。
再加上宣紙耐老化、不變色、少蟲蛀、壽命長,故有“紙中之王、千年壽紙”的譽稱。19世紀在巴拿馬國際紙張比賽會上獲得金牌。
宣紙除了題詩作畫外,還是書寫外交照會、保存高級檔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紙。
我國流傳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書畫墨跡,大都用宣紙保存,依然如初。
宣紙的原料宣紙的選料和其原產地,與涇縣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因青檀樹是當地主要的樹種之一,故青檀樹皮便成為宣紙的主要原料;當地又種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了原料之一;涇縣更伴青弋江和新安江,這三點便為涇縣的宣紙產業打下基礎。
涇縣生產宣紙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區特產的青檀樹為主,配以部分稻草,經過長期的浸泡、灰醃、蒸煮、洗淨、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過程,曆時一年多,方能製造出優質宣紙。
製成的宣紙按原料分為綿料、皮料、特淨三大類,按厚薄分為單宣,夾宣、三層夾、螺紋、十刀頭等多種。
淨皮是宣紙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韌力強,潑墨性能好等優點,為廣大書畫家所喜愛。有人讚譽宣紙“薄似蟬翼白似雪,抖似細綢不聞聲。”一幅幅圖畫,一章章文字,皆憑宣紙而光耀千秋。
伐條宣紙的傳統做法是,將青檀樹的枝條先蒸,再浸泡,然後剝皮,曬幹後,加入石灰與純堿再蒸,去其雜質,洗滌後,將其撕成細條,晾在朝陽之地,經過日曬雨淋會變白。
然後將細條打漿入膠。把加工後的皮料與草料分別進行打漿,並加入植物膠充分攪勻,用竹簾抄成紙,再刷到炕上烤幹、剪裁後整理成張。宣紙的每個製作過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講究。
如撈紙用的竹簾,就需要用到紋理直,骨節長,質地疏鬆的苦竹。宣紙的選料同樣非常講究。青檀樹皮以兩年以上生的枝條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裏長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長的稻草低。
抄紙是利用竹簾及木框,將漿料蕩入其中,經搖蕩,使纖維沉澱於竹簾,水分則從縫隙流失,紙張久蕩則厚,輕蕩則薄,手抄紙完成後取出竹簾,需以線作為區隔後重疊,並待水分流失部分,采取重壓方式增其密度,便可進行烘培。
烘紙是利用蒸氣在密封的鐵板產生熱度,以長木條輕卷手抄紙,用毛刷整平,間接加熱使紙幹燥。同時進行品檢,就是成品的宣紙。
隋唐五代時期的造紙技術比魏晉南北朝時期進步的另一表現是,這時期紙的質量及其加工技術大大超過前代,而且出現了不少名貴的紙張為後世所傳頌,在造紙設備上也有了改進。
隋唐五代時期的抄紙器絕大部分使用的是活動簾床紙模,隻是因編製紙簾子的材料不同而分為粗茶簾紋和細條簾紋。在長寬幅度上,唐代紙都大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紙。為了適應寫字繪畫的需要,唐代紙明確區分為生紙與熟紙。
張彥遠《曆代名畫記》卷3就明確指出唐代生熟紙的功用。他講到裝裱書畫時說:“勿以熟地背,必皺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紙。”
這裏所說的生紙,就是直接從紙槽抄出後經烘幹而成的未加處理過的紙,而熟紙則是對生紙經過若幹加工處理後的紙。
紙的加工主要目的在於阻塞紙麵纖維間的多餘毛細孔,以便在運筆時不致因走墨而暈染,達到書畫預期的藝術效果。有效措施是砑光、拖漿、填粉、加蠟、施膠等。這樣處理過的紙,就逐漸變熱。
同時,由於發明了雕版刷術,大大刺激了造紙業的發展,造紙區域進一步擴大,名紙迭出。如益州的黃白麻紙,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紙,均州的大模紙,蒲州的薄白紙,宣州的宣紙、硬黃紙,韶州的竹箋,臨川的滑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