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印刷術的發展為畢昇發明活字印刷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印刷技術的進步起到了重大促進作用。
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雕版印刷在五代時期開始印製大部儒家書籍,以後,經典皆為版刻本。
宋代,雕版印刷已發展至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甚多。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棗木。對刻印無價值的書,有以“災及梨棗”的成語來諷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棗樹木。可見當時刻書風行一時。
雕版印刷開始隻有單色印刷,五代時期有人在插圖墨印輪廓線內用筆添上不同的顏色,以增加視覺效果。天津楊柳青版畫現在仍然采用這種方法生產。
將幾種不同的色料,同時上在一塊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於紙上,印出彩色印張,這種方法稱為“單版複色印刷法”。用這種方法,宋代曾印過會子,即當時發行的紙幣。
單版複色印刷色料容易混雜滲透,而且色塊界限分明顯得呆板。人們在實際探索中,發現了分板著色,分次印刷的方法,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幾塊印刷板分別載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於同一張紙上,這種方法稱為“多版複色印刷”,又稱“套版印刷”。
多版複色印刷的發明時間不會晚於元代,在明代獲得較大的發展。明代初期,《南藏》和許多官刻書都是在南京刻板。明代設立經廠,永樂的《北藏》,正統的道藏都是由經廠刻板。明清兩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
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龍藏》,都是在北京刻板。嘉靖以後,至16世紀中葉,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雕刻以杜梨木、棗木、紅樺木等做版材。一般工藝是:將木板鋸成一頁書麵大小,水浸月餘,刨光陰幹,搽上豆油備用。刮平木板並用木賊草磨光,反貼寫樣等木板幹透之後,用木賊草磨去寫紙,使反寫黑字緊貼在板麵上,就可以開始刻字了。
第一步叫“發刀”,先用平口刀刻直欄線,隨即刻字,次序是先將每字的橫筆都刻一刀,再按撇、捺、點、豎,自左而右各刻一刀,橫筆宜平宜細,豎宜直,粗於橫筆。
接著就是“挑刀”,據發刀所刻刀痕,逐字細刻,字麵各筆略有坡度,呈梯形狀。
挑刀結束後,用鏟鑿逐字剔淨字內餘木,名字叫“剔髒”。再用月牙形彎口鑿,以木槌仔細敲鑿,除淨沒有字處的多餘木頭。
最後,鋸去版框欄線外多餘的木板,刨修整齊,叫“鋸邊”。至此雕版完工,可以開始印刷了。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著,用白紙覆蓋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幹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成功了。
這種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稱它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將書稿的清樣寫好後,使有字的一麵貼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將木版上的反體字墨跡刻成凸起的陽文。
同時將木版上其餘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麵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麵一兩毫米。用熱水衝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
印刷時,用圓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勻刷於板麵上,再小心把紙覆蓋在板麵上,用刷子輕輕刷紙,紙上便印出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版上揭起,陰幹,印製過程就完成了。
一個印工一天可印1500至2000張,一塊印版可連印萬次。
刻板的過程有點像刻印章的過程,隻不過刻的字多了。印的過程與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紙在下。
雕版印刷的印刷過程,有點像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
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
雕版印刷的發展,為活字排版印刷的出現打下了良好基礎,此時,活字排版印刷已經是呼之欲出了。
[旁注]
《女則》 是唐太宗的皇後長孫氏編寫的一本書,書中以古代後妃事跡的得失來教導自己。《女則》10篇,是長孫皇後去世後,在她的遺物中發現的。這樣一位母儀天下的賢後,她的生命及豐富的內心世界頗值得後人探討。
劍南 唐代的劍南道或稱劍南府。唐代開創了我國政區史上道和府的建製。唐代初期貞觀年間,將全國劃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等10道。開元年間又將山南、江南各分東西,並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15道的格局。道下又設州。
玄奘 (602年~664年)唐代僧人。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我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曾遊學於天竺各地。所撰《大唐西域記》,為研究印度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曆史地理之重要資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例如《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為原型。
沈括 (1031年~1095年)北宋時期科學家、改革家。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著有《夢溪筆談》,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會子 是1160年由朝廷辦、戶部發行的貨幣,仿照四川發行錢引的辦法發行。會子是宋代發行量最大的紙幣,起源於臨安,也稱作“便錢會子”,即彙票、支票。史料上載的會子還有錢會子、寄附錢物會子等。
《南藏》 明代初期在京城應天府刻成的官版大藏經,通稱為《南藏》。《南藏》實際刻過兩次,初刻於洪武年間,再刻於永樂年間。初刻完成不久就遭火災毀滅,印本流傳既少,文獻記載又不分明,因而後人都隻將永樂刻本認為《南藏》,而不知道有刻本兩次的事。
《龍藏》 也稱《乾隆版大藏經》,為清代官刻漢文大藏經,又因經頁邊欄飾以龍紋名《龍藏》。刻於清代雍正年間,是我國曆代官刻大藏經極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錄經、律、論、雜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經版79036塊。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閱讀鏈接]
唐太宗的皇後長孫氏是曆史上有名的一位賢德的皇後,她坤厚載物,德合無疆,為後世皇後之楷模。長孫皇後曾編寫一本書,名稱《女則》。書中采集古代後妃的得失事跡並加以評論,用來教導自己如何做好一位稱職的皇後。
636年,長孫皇後去世,宮女把這本書送到唐太宗那裏。唐太宗看後慟哭,對近臣說:“皇後此書,足可垂於後代。”並下令把它印刷發行。宋以後,因女子不得幹政,《女則》這部後妃教科書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最終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