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在元代雜劇與詩文中也不乏描寫,最有名的數元代書畫家趙孟頫《贈放煙火者》一詩,其中有一句“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詩人觀賞了各色煙火,感到美不勝收,以“巧奪天工”稱譽煙火技藝師,確實是恰如其分。
明代煙火文化最豐富,雖然當時的煙火還是以單個施放居多,但煙火名目繁多,而且多以花卉命名。同時,明代煙火技藝的高超發達,在世界工藝史上堪稱一大創造發明。
明代官員沈榜曾詳盡披露燕城即現在福建省永安市煙火的製作方法:“用生鐵粉雜硝、磺灰等為玩具,其名不一,有聲者曰響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帶炮連聲者曰三級浪,不響不起旋繞地上者曰地老鼠。”
明代還發明了更為複雜的煙火戲,即利用火藥燃燒的力量推出一些小型木偶運動,甚至還演出一折折故事情節。
後來,明代中葉又創新了合子花,這種煙花方便保管、便於運輸,使用靈活,成為清代高檔煙花中的主要品種。還出現在水中燃放的,那是製成防水型的各類水鳥形狀。
明代的煙火戲技藝為現代火箭複雜程序的設計提供了實用參考模式。現代火箭複雜程度的設計原理,脫胎於明代煙火戲技藝,兩者都是利用燃燒速度控製程序。
經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沿革,至清代,煙火技藝已經更加精妙,幾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清時已有作坊場所製造各色煙火,競巧爭奇,有盒子、煙火杆子,線穿牡丹、水澆蓮、金盤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腳、飛天十響、五鬼鬧判官、匣炮、天花燈等種類。還有炮打襄陽、火燒戰船等,展示出兩軍交戰拚殺、炮箭交馳的場景,令人驚心動魄,眼花繚亂。
清代宮廷喜慶煙花規模龐大,場麵壯觀,代表了當時煙火設計、生產、演技的最高水平。
每年從正月十三至十九,連續幾夜燃放,正月十九晚是放煙火的高潮,內廷王公大臣、在京外國貴賓均被特邀觀賞。
清代的京城固然是煙火繁盛的地方,但南方的蘇州城也毫不遜色。城郊、鄉村社廟元宵煙火會,保存了樸實的民俗活動風貌,別有一番節日的熱鬧和歡喜。老百姓們在這一段時間傾家出動,趕赴社廟煙火會。
春節期間,大凡賓客進門、出門,人們都要以鞭炮歡送歡迎,皇帝更是講究。
民間雖然沒有這樣在舉步之間燃放鞭炮的習俗,但春節期間頭一次來家拜年的親人或朋友,主人家也要鳴放鞭炮,用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祝福。尤其是對春節時拜訪嶽丈的新女婿和外孫、外孫女,鞭炮放的更為熱烈、喜慶。
於是,鞭炮把寒冷的冬天煽動得熱鬧而富有親情,如溫暖的春風沁人心脾,使人倍感愜意。
[旁注]
蟒袍 又被稱“花衣”,因袍上繡有蟒紋而得名。蟒袍在明代是官員的朝服,至清代才放寬限製,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隻在顏色、蟒數上有區別限製。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我國曆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精神意蘊美的傳統,即以服裝來裝飾人體。
元夕 即元宵節,其時間為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農曆裏正月為元月,然而古人稱夜晚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這一天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李畋 (621年~?)唐代人。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裝硝,導引點燃,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廣開來。李畋因此被煙花爆竹業奉為祖師。現在花炮主產區的湖南瀏陽、醴陵,江西的上栗、萬載均對其進行祭祀緬懷。
辛棄疾 (1140年~1207年)南宋時期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複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善於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趙孟頫 (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畫家,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閱讀鏈接]
唐代的李畋天資聰慧,隨父練就一身武藝,曾被多處聘為武術教習。父母去世後,他搬至獅形山上,與采藥人仲叟為伴。
一天,兩人上山采藥,偶遇風雨,回家後,仲叟一病不起。鄉人言稱為山魈邪氣實為瘴氣作怪,將危害一方。
李畋十分焦急,突想到父親曾說燃竹可壯氣驅邪,即試之,頗具聲色,但爆力不足,他便大膽地在竹節上鑽一小孔,將硝藥填入,用鬆油封口引爆,效果極佳。
鄉鄰效仿,一時山中爆聲四起,清香撲鼻,瘴氣消散,仲叟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