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傳向東南亞國家(1 / 3)

強大戰神——黑火藥 火藥傳向東南亞國家

我國火藥發明以後,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等亞洲國家廣泛傳播,其中包括朝鮮、日本、印度、南洋、越南、緬甸、柬埔寨、泰國、菲律賓等。

火藥作為中華傳統科學技術的優秀成果之一,之所以在亞洲得到廣泛傳播,表明它具有兼容彙通等特質,並將中華文化潛移默化地向外滲透流傳。

1368年明代王朝建立後,非常重視與朝鮮的關係。1392年,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與明代朝廷關係日益親密。

明代朝廷對朝鮮以儒家經典授之,以互市利之,以兵力震之,雙方一直保持友好關係。其中重要內容就是繼續大量供應朝鮮火藥和火器。

由於廣泛吸取我國的技術,使朝鮮成為僅次於我國的火藥、火器最發達的古代亞洲國家之一。

朝鮮沿海屢屢遭受日本海盜的侵略,明代朝廷則給予朝鮮大量的軍援,調撥大量的火藥和火器。僅1374年明代朝廷一次就向朝鮮調撥硝石25萬千克、硫黃50000千克及各種火器,作為抗擊倭寇的準備。

1380年,配備火器的朝鮮軍隊以羅世為海軍元帥,崔茂宜為副帥,與500艘來犯的倭寇戰船展開激戰,一舉消滅敵人,取得大捷。

崔茂宜是朝鮮火藥、火器技術的奠基人。他曾經擔任軍器監判事,深知火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極力主張自行製造火器。他曾邀請中國火器專家李元去朝鮮傳授火藥、火銃和火箭製造技術。

1377年崔茂宜奏設火桶都監,主製造火藥火器,造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火炮及火銃、火箭、蒺藜炮等,皆模仿明代製式。並仿照明代軍隊中的神機營,成立掌管火器的特種部隊。

我國和日本隔海相望。明正統以後,東南沿海地區深受倭寇之害。當時日本國內南北朝期間,戰爭頻仍,北朝統一後,南朝失敗的政客、武士、浪人結成海盜,剽掠於日本、朝鮮和我國沿海。

長期以來,日本倭寇在侵擾我國和朝鮮沿海的時候,受到火器的痛擊而敗北,日本倭刀畢竟敵不過銃炮。從此以後,日本想方設法通過朝鮮了解和掌握火藥技術,引起朝鮮政府的警惕,下令沿海各道嚴禁“將火藥秘術教習倭人”。

明代朝廷也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這種技術上的封鎖在一段時間裏取得成效。

隨我國與日本貿易的恢複和發展,雙方物資交流增加,日本出口貨物中以硫黃和銅為大宗商品,1403年一次就卸下硫黃5000千克,無疑,這些“倭硫黃”成為我國製造火藥的原料。

由於我國海盜與日本倭寇勾結在一起,使得日本有機會接觸到火藥、火器技術並進一步掌握,在這方麵,海盜充當了重要角色。

自嘉靖年間開始,倭寇大舉入寇,連艘數百,蔽海而來。如徽州海盜首領汪直,曾在廣東沿海造巨船,運載硝黃、絲綿等違禁物抵日本、南洋各國,往來互市,積累致富。

根據日本南浦玄昌在《南浦文集》中的《鐵炮記》記載, 1543年,有艘裝載百餘人的船隻在日本登陸,船上有配備火器的我國徽州海盜首領汪直和葡萄牙人,日本人將火器購買並向船上人學會了火藥、火器之法。日本史家稱此為“日本鐵炮之始”。

從1543年起,火藥和火器便在日本發展起來。而日本的煙火也是在17世紀的初期由我國傳入,技術和設備均與我國相同。

火藥在南亞的傳播,基本上是沿著蒙古大軍征討的路線而在13世紀至14世紀傳播的。蒙古伊利汗國在陸路與印度接壤,我國的火藥就是在這一階段傳入印度的。

印度境內最初出現火藥,是在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因為花剌子模殺害了蒙古使節和商隊人員。

1218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率領大軍進行了蒙古汗國的第一次西征,使用了漢族和西遼先進的軍事技術和裝備,采用弩炮、火箭和飛火槍等威力強大的攻城武器,發動了滅亡花剌子模,討伐欽察和斡羅思和征服康裏的戰爭。

花剌子模滅亡後,蒙古軍隊乘勝抵達印度河。在這次戰爭中,印度軍民第一次領略了火藥的威力。

這一時期,我國與印度來往密切,當時從印度進口的主要商品是珠寶、棉布、香料、藥材和皮貨等,而出口的貨物主要有金屬和金屬製品、瓷器、紡織品、漆器、茶葉、日用百貨和硝石等。這樣,火藥傳入印度後再傳入巴基斯坦等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