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火鍋以鮮香麻辣著稱,口感一流,其獨特的口感來自所用的香料,其中不乏一些養生的材料。這些香料具有特殊的香氣和口感,在使用時要嚴格把握合適的分量,才能呈現出其特有的香味和口感。
小茴香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的芳香氣味。在藥用方麵,茴香性味辛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作為香料,茴香廣泛用於麻辣火鍋中。製作一般菜肴時,茴香的用量為10~20克,但在火鍋湯汁製作中可適當加大用量(圖1-1)。
圖1-1 小茴香
圖1-2 砂仁
砂仁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係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嚐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藥性溫,味辛。砂仁有行氣調中、健胃消食之功效,用於胃腹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麻辣火鍋湯汁中不可過多使用砂仁,用量在2~5克即可(圖1-2)。
山柰也叫沙薑、山辣,為根狀莖,一年生草本植物,性耐旱、耐瘠、怕浸。山柰有行氣、溫中、消食、止痛的作用,可用於胸膈脹滿、脘腹冷痛、飲食不消。其味芳香、藥性溫、味辛,屬苦澀料。製作火鍋湯汁時用量在1~3克即可(圖1-3)。
圖1-3 山柰
圖1-4 八角
八角又稱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八角生於濕暖山穀中,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八角性溫、味甘辛,其形肥壯飽滿,顏色紫褐,呈八角狀,形狀似星,有甜味和強烈的芳香氣味,香氣來自其揮發性的茴香醛。八角具有驅蟲、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祛寒、興奮神經等功效,胃寒呃逆、寒疝腹痛、心腹冷痛、小腸疝氣痛者宜食,腎虛腰痛者宜食,腳氣病人宜食。八角屬苦澀料,在製作火鍋湯汁時用量為1~3克(圖1-4)。
靈草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湯汁的一味香料。其味辛,其性溫,屬中性,具有清熱解毒、除燥濕、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功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等。靈草在火鍋中的用量為2~5克(圖1-5)。
圖1-5 靈草
圖1-6 排草
排草又名香排草、香草、滿山草等,喜生於山地斜坡草叢中、茂密的林邊及林下,分布於四川、湖北、雲南、貴州、廣東、福建等地,以香氣味濃、葉多且色綠者為佳。排草味甘、性平,屬中性,具有理氣止痛、醒腦除煩、補虛等功效,能治感冒、咳喘、風濕痛、月經不調等。排草在火鍋中的用量為2~5克(圖1-6)。
圖1-7 甘菘
甘菘,又名甘菘香,是麻辣火鍋中常用的一種毛茸茸、黑褐色的根狀香料。甘菘氣味辛香,有強烈的近似鬆節油的氣味,具有理氣止痛、開鬱醒脾的作用,是用來治療胸腹脹痛、胃痛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藥。在麻辣火鍋湯汁中加入此香料,可使香味更加濃鬱。不過要注意量的把握,否則會香氣“膩人”。甘菘在火鍋中的用量為2~5克(圖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