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料
菜籽油1500克、熟牛油3500克、郫縣豆瓣750克、幹辣椒1200克、醪糟汁400克、幹大紅袍花椒400克、冰糖200克、大蒜300克、老薑500克、大蔥400克、洋蔥250克、芹菜250克、胡蘿卜150克、香菜100克、黃酒2瓶、永川豆豉500克、牛棒子骨4000克、豬棒子骨2500克、雞骨架2500克、雞精15克、味精15克、白酒5克、清水等適量。
2)香料
八角60克、山柰36克、桂皮36克、小茴香100克、草果36克、香葉36克、靈草36克、香草40克、草豆蔻36克、白豆蔻30克、紅豆蔻36克、甘草15克、公丁香10克等。
3)工藝流程(圖2-6)
圖2-6 工藝流程(重慶現代麻辣火鍋鍋底的製作)
4)熬製高湯
將豬棒子骨、牛棒子骨(均敲破)、雞骨架等放入沸水鍋中焯一水撈出洗淨,放入不鏽鋼湯桶中。湯桶中加清水,用大火燒沸後撇淨浮沫,下入薑塊、蔥節等,倒入料酒,轉中小火保持微沸熬約3小時,撈出湯骨渣料,即可成原湯。
注意:熬製高湯時,需用中小火,這樣熬出的湯,清澈不渾濁,用它兌成的紅湯火鍋鍋底,才不至過於濃稠而糊鍋。
5)製作過程
①將八角、山柰、桂皮、小茴香、草果、香葉、靈草、香草、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甘草、公丁香等用粉碎機打碎成香料粉,混勻待用。
②郫縣豆瓣剁碎,豆豉剁碎加入黃酒稀釋,幹辣椒去蒂用涼水浸泡,入沸水中(以淹沒辣椒為準)煮約10分鍾,撈出晾涼瀝水後,絞成糍粑辣椒塊。香菜、薑、蔥洗淨,大部分薑切成細米,少許薑切片待用。洋蔥、芹菜、胡蘿卜等洗淨切成片待用。花椒去籽,用黃酒浸泡待用。冰糖搗碎。
③菜籽油入鍋燒至八成油溫時,熄火放入切塊的熟牛油熬化,至油溫降到三成時,開火放入老薑片和大蔥、洋蔥片、芹菜、胡蘿卜、香菜節等,用小火熬至各料水分幹、香氣四溢、油無異味時,撈出炸焦枯的薑蔥渣不用。接著,放入糍粑辣椒,用小火炒約90分鍾,視水分斷幹、油紅香辣時,放入剁碎的郫縣豆瓣、老薑粒、拍破的大蒜等繼續用小火翻炒,待香味撲鼻且上麵油的顏色已經通紅時,放入冰糖渣、大紅袍花椒同炒約15分鍾。直炒至香氣四溢、辣椒微微翻白、鍋內火鍋原料吐魚眼泡時,放入搗碎的香料粉攪勻,以小火炒10多分鍾即成。起鍋裝入盛具內靜置12小時,舀取上麵的紅油即為火鍋紅油,下麵的渣料即為火鍋底料。
6)兌製鍋底的方法
先將500克火鍋底料放入火鍋盆中,撒上30克幹辣椒和10克花椒、薑片5克、蔥節15克、大蒜瓣15克,隨後放入醪糟汁、雞精、味精和冰糖等,加入白酒以後,摻入2000克原湯、2000~2500克火鍋紅油。兌好的鍋底稍熬幾分鍾,就可以煮燙食材了。
7)注意事項
傳統的重慶火鍋是不添加任何香料的,後經改進加入了適量的香料,使油脂的脂香、辣椒的辣香、花椒的麻香與各種香料的香味共同生成一種綜合的馥鬱香味。這種香味既體現了重慶火鍋的特點,又香氣濃鬱,因此很受食客的歡迎。特別強調的是,香料僅起輔助增香的作用,切不可多用、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