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樞
【穴位一找準】俯臥位。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腰動脈後支及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腰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效】助陽健脾、通調腑氣。
【主治】腰脊強痛,腸鳴腹痛,完穀不化,泄瀉,腰背神經痙攣,胃腸神經痛,胃下垂,腸炎。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懸樞:懸,吊掛也。樞,樞紐也。懸樞,意指督脈氣血由此外輸腰脊各部。本穴物質為命門穴和脊中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由本穴橫向外傳腰脊各部,穴內氣血如同天部中吊掛的水濕之氣,故名懸樞。
懸柱:懸,吊掛也。柱,支柱也。懸柱,意指穴內氣血為天部的強勁之氣。本穴物質為命門穴和脊中穴傳來的天部之氣,其氣強勁,如同支柱一般充實著督脈及腰脊各部,故名懸柱。
脊中
【穴位一找準】該穴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十一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效】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痢疾,小兒疳積,痔疾,脫肛,便血,癲癇。
【主治】風濕痛、腰腿疼痛等疾病。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脊中:脊,穴內氣血來自脊骨也。中,與外相對,指穴內。脊中,意指脊骨中的高溫高壓水液排出體表後急速氣化為天部陽氣。本穴為人體重力場在背部體表的中心位置,穴內氣血為脊骨內外輸的高溫高壓水液,水液出體表後急速氣化為天部陽氣,故名脊中。
神宗:神,與鬼相對,指天部陽氣也。宗,祖宗也,氣之源頭也,水也。神宗,意指穴內的天部陽氣為來自脊骨中的高溫高壓水液所化。理同脊中名解。
中樞
【穴位一找準】該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十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十胸神經後支之內側支。
【功效】健脾利濕,清熱止痛。
【主治】黃疸,嘔吐,腹滿,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痛。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中,指穴內氣血所處為天、地、人三部中的中部。樞,樞紐也。中樞,意指督脈的天部水濕之氣由此外輸脊背各部。本穴物質為脊中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後則化為天之中部的水濕風氣,水濕風氣由本穴外輸脊背各部,本穴如同督脈氣血外輸脊背的樞紐一般,故名中樞。
筋縮
【穴位一找準】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九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九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效】平肝熄風,寧神鎮痙。
【主治】癲狂,驚癇,抽搐,脊強,背痛,胃痛,黃疸,四肢不收,筋攣拘急。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筋,肝之所主的風氣也。縮,收也,減也。筋縮,意指督脈的天部水濕風氣在此散熱縮合。本穴物質為中樞穴傳來的天部陽熱風氣,至本穴後此陽熱風氣散熱縮合,風氣的運行速度收而減慢,故名筋縮。
至陽
【穴位一找準】俯伏坐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突間的椎外(後)靜脈叢,第七胸神經後支的分支和第七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功效】利膽退黃、寬胸利膈。
【主治】胸脅脹痛,脊強,腰背疼痛,黃疸,膽囊炎,膽道蛔蟲症,胃腸炎,肋間神經痛。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至陽穴在後背第七胸椎之下。為什麼一開始就強調“第七”呢?因為“七”這個數字有一個特殊的含義。在十二地支當中,陰陽的興盛正好是六支,比如陽氣從子時開始升發,到午時達到極點。第七支“午”在這裏起著興衰轉承的作用。至也就是極、最的意思,至陽的意思就是說,到了這裏,陽氣就達到了一個頂點。
至陽穴是後背督脈上陽氣最盛的地方,自然是陽光普照,全身受益,正所謂“至陰颶颶,至陽赫赫,兩者相接成和,而萬物生焉”。所以,這個穴位能夠治療的疾病有很多。對於現在經常喝酒應酬的人來說,這個穴更是隨身攜帶的法寶。因為按揉它能夠很好地改善肝功能,而且現代醫學也證實,按摩至陽穴能夠降低黃疸指數。
靈台
【穴位一找準】靈台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六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六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效】清熱化濕,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氣喘,項強,脊痛,身熱,疔瘡。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中醫將五髒六腑也按照其職能範圍給予了一定的職位。而靈台的“靈”就是指神靈,也就是心。而“台”則是指台基,高台,號令之處,靈台顧名思義就是君主宣德布政的地方。
靈台穴在背部,往上緊靠著心腧和神道,是心這個君主行使它職能的地方。所以,當我們的情緒不對、心情不好的時候,都要先想想,是不是從生活中撿了很多“垃圾”扔到靈台裏了?
這時候就要坐下來,好好清掃一下靈台,想想最近有哪些不順暢的事,這些事情真的這麼重要,至於為之食不香,寢不眠,弄得自己憔悴不堪嗎?好好打掃一番,把“垃圾”扔出去。
因為隻有靈台纖塵不染,心才能專心致誌地行使君主的職能,讓各個髒腑各就各位好好工作,這樣,我們人體這架“精密儀器”才能安穩運轉,幫助我們應對生活中的各種雜事。
所以,時常感覺情緒不對,比如憂鬱、經常想哭,或者脾氣很大、老想發火,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卻總是莫名其妙睡不著覺等症狀出現的時候,都不妨對靈台穴“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道
【穴位一找準】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五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五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效】寧心安神,清熱平喘。
【主治】心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癲癇,腰脊強,肩背痛,咳嗽,氣喘。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神道:神,天之氣也。道,通道也。神道,意指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質為靈台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並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衝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衝為衝行。
身柱
【穴位一找準】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有第三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及棘突間靜脈叢;布有第三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
【功效】清熱宣肺,寧神鎮痙。
【主治】身熱頭痛,咳嗽,氣喘,驚厥,癲狂癇證,腰脊強痛,疔瘡發背。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身柱在後背兩個肩胛骨的中間,上接頭部,下麵和腰背相連,就像一個承上啟下的支柱一樣。我們在說一個人負擔重的時候,總喜歡說他“上有老,下有小”,是家裏的“頂梁柱”,其實就是突出他在家裏的重要性。身柱也就是我們人體的“頂梁柱”,要想五髒六腑、四肢百骸都能好好地工作,不出問題,一定要照顧好身柱穴。
陶道
【穴位一找準】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一肋間動脈後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內側支。
【功效】解表清熱,截瘧寧神。
【主治】頭痛項強,惡寒發熱,咳嗽,氣喘,骨蒸潮熱,胸痛,脊背酸痛,瘧疾,癲狂,角弓反張。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在講陶道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任脈上的璿璣,璿璣與陶道是兩兩相對、前後呼應的。璿璣在天文學中代表的是北鬥星的樞紐,北鬥星終年旋轉不停,就好像我們人體任、督二脈氣血的運行一樣,長年不息。北鬥星循著一個方向運行,不同時間到達不同的地點,這就好比人體的氣血,從長強開始,經過身柱,到達百會,然後經過前額,與任脈相接,然後再轉入長強,進入督脈,在人體上周流不息。
陶道和璿璣就是這個循環當中的兩個重要地方。古人認為,大到天道循環,小到人體氣血循環,周而複始就和這陶鈞一樣,萬事萬物就在這不停的循環過程中被創造出來。氣血也隻有這樣不停地循環運轉,才能使陰陽協調,不偏不倚。
可想而知,陶道就是調節人體整個大氣循環的。所以,它站的位置非常高,陶鈞在中間旋轉,牽動四旁,必然會產生風,陶道右下邊的穴就是風門穴。既然是調節整體的,那麼治療的病症肯定不是局部的小病症,而是從整體來調節。說簡單一點,它的作用就是當人體的氣血運行出現問題,比如身體太冷了、氣血凝滯、運行不暢的時候起一個調節的作用。
事實上,這個穴除了調節人體大氣循環之外,還有一個專門的作用也和肺有關,就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實驗也發現,按揉陶道能夠顯著地改善肺功能。所以,患有慢支的人,或者經常咳嗽、自覺肺功能不太好的人,不妨時時刺激陶道。
我們在按摩陶道穴的時候,可以低下頭,一手將頭按住,另一隻手的大拇指頂住穴位,其餘四指抓住脖頸,用大拇指按揉。按摩的時候多用點兒勁,每次按摩大概100下,慢慢地,肺功能會有很好的提升。
大椎
【穴位一找準】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頸椎一共七節,當你低下頭左右轉動脖頸時,上麵六節頸椎都跟著轉動,隻有第七頸椎是不動的,這個不動的頸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解剖】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有第一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及棘突間靜脈叢;布有第八頸神經後支。
【功效】清熱解表,截瘧止痛。
【主治】熱病;感冒、咳嗽、氣喘等外感病證;頭痛項強;瘧疾;癲狂,小兒驚風;陽危諸證。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是陽麵,所以大椎堪稱陽中之陽。而且,它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所以陽氣非常足。
如果這樣講,你就以為大椎穴僅僅是補陽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大椎在第七頸椎下,古人排序,認為這是脊骨中的老大。我們摸後背會發現,這裏比其他地方的脊骨要大要突起一些,正因為此,所以稱之為大椎。既然是老大,當然要起帶頭作用,一碗水端平。所以,它的作用不限於補陽,當陰陽相爭的時候,刺激大椎,可以使陰陽平和。就像一個公正無私的老大,大椎穴在其間起著中正調和的作用。
因為這個地方陽氣很足,所以對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刺激抗體的產生,包括抑製腫瘤的生長、改善肺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作用。這當中,最顯著的就是瀉熱,發燒、高熱或者內熱引起的痤瘡都可以通過大椎穴來調理,具體的方法就是放血。
啞門
【穴位一找準】正坐位,在項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
【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左右斜方肌之間,頸韌帶(左、右頭半棘肌之間)。淺層有第三枕神經和皮下靜脈。深層有第二、三頸神經後支的分支,椎外(後)靜脈叢和枕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
【功效】散風熄風、開竅醒神。
【主治】舌強不語,暴喑,頸項強急,脊強反折,癲癇,腦性癱瘓,舌骨肌麻痹,腦膜炎,脊髓炎。
【刺灸法】伏案正坐位,使頭微前傾,項肌放鬆,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可灸。
穴位詳解
啞門:啞,發不出聲也,此指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也。啞門,意指督陽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後因其熱散而收引,陽氣的散熱收引太過則使人不能發聲,故名啞門。瘖門與啞門同,瘖為失語之意。
舌厭: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軟自如是因為陽氣充盛使然也。厭,厭惡也。舌厭,意指督脈的陽氣在此散熱冷縮為舌所厭惡。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氣,至本穴後散熱冷縮,人體的陽氣不足則至柔之地的舌部陽氣先衰,舌部陽氣衰敗則舌不能運動自如,故名舌厭。舌腫意與舌厭近同,腫指陽氣太過陰不足則舌為之腫。
橫舌:橫,橫向也。舌,口中之舌也。橫舌,意指穴內陽氣充盛則舌能活動自如。舌黃名意與橫舌同,黃通橫。
風府
【穴位一找準】人體風府穴位於項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
【解剖】在項韌帶和項肌中,深部為環枕後膜和小腦延髓池;有枕動、靜脈分支及棘間靜脈叢;布有第三頸神經和枕大神經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