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框架的限製如同地球的引力一樣必不可少。一定程度的製約是必不可少的,應當接受和遵守,如經營企業要照章納稅,行車走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人際交往要以禮待人、信守諾言,貿易協作要遵守協議、執行契約等等。這些行為規範就像地球的引力一樣天經地義,不可缺少。我們時刻受到地球引力的“製約”,並不覺得別扭;相反,若是擺脫了必不可少的“引力”,成為太空人,反倒無法適應。

這就是常言所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根本上說,規矩所限製的不是人的發展,而是人的渙散。為了嚴明紀律、嚴肅風紀,中國羽毛球隊有一回把男子單打頭號主力正式除名。因為他多次違反隊規,屢教不改。這的確是件令人遺憾的事,但年輕的中國羽毛球隊如果沒有嚴明紀律、嚴格的管理和嚴肅的隊風,是不可能從低穀中奮起的,可以說這是該主力隊員不能接受框架限製、一味放任自為的結果,也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3)為了自我發展也需要自我控製。一個人不僅在麵對“越軌出錯”的問題時需要自我控製,接受必要的製約,而且在麵對“進取發展”的計劃時,也要善於自我控製,注意從實際出發。誌向應當遠大,思路盡可能開闊,但實際行動必須腳踏實地,穩紮穩打。這就好比飲食不能過量,美味不可貪多,營養過剩同營養不良同樣會影響身體健康。在事業上操之過急,抓得過多,也會“欲速則不達”。

我們作為現代人既要大膽創新,又腳踏實地;既可適當享受,又能艱苦奮鬥;能上能下,能進能退;外圓內方,剛柔相濟;具有一種強勁而靈活的品格。這就好比人穿衣服,你穿上禮服,打扮一新,當然漂亮,但有許多環境,你不必也無法穿禮服;你破衣爛衫,邋遢粗糙,沒個樣子,誰會看得上你呢?而惟有牛仔褲可以兩者兼顧,它的最大特點是無論什麼人在什麼場合、什麼季節、什麼活動都可以穿,在歐美各國除了婚禮外,連進教堂都可以穿牛仔褲。牛仔褲可謂適應性強,不怕磨煉,能夠體現堅持而靈活的自我形象。所以,我們要做個有“牛仔褲精神”的人,走到哪裏,都能做一個寵辱不驚、自強不息的人,一個能在框架的限製中尋求自由的人。這就是正視現實的結果。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許多不快的經曆,我們是無法逃避的,也是無所選擇的。我們隻能接受已經存在的現實做自我調整,抗拒不但可能毀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許會使精神崩潰。

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教師,一天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的獨特造型時,教師故意裝出失手的樣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這時學生中不斷發出了惋惜聲。教師指著咖啡杯的碎片說:“你們一定會為這隻杯子感到惋惜,可是這種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再恢複原形。今後在你們生活中無論發生了什麼無可挽回的事情,請記住這隻破碎的咖啡杯。”

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質教育課,學生們通過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無法改變失敗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教學遺跡,在它的大門旁有這樣一句讓人過目不忘的題詞:“事已如此,別無選擇”。

生活中總是充滿了不可捉摸的變數,如果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當然是很好的,我們也很容易接受。但事情卻往往並非如此,有時,它帶給我們的會是可怕的災難,這時如果我們不能學會接受它,而讓災難主宰了我們的心靈,那我們生活就會永遠地失去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