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變成一位成功者呢?我們必須研究成功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他們采取什麼樣的行動,有什麼樣的想法。他們是如何讓自己更上一層樓,他們結交什麼樣的朋友,在他們還沒有成功之前,他們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和努力?當他們麵臨失敗和巨大挑戰的時候,又是如何堅持到底的?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這些成功者取得成功的原因歸根結底隻有一個,那就是:把要做的事,做得最好。
重要的是做正確的事
我們每天都在做事,做的事也不盡相同,但我們的做法卻隻有兩種:聰明的和愚蠢的。由此,做事的人也可以分為兩種:聰明的和愚蠢的。
聰明的人絕不會像凡夫俗子一樣浪費時間,他要以並不長的生命,完成許多一流的事。他不能過凡夫俗子的生活,不能在人生的許多事情上,作凡夫俗子的反應。他必須放棄或減少凡夫俗子的快樂、交遊、娛樂、愛恨、爭執、答辯和澄清。他必須做到堅忍,不為小事所纏。他有很快分辨出什麼是無關的事項的能力,然後立刻砍掉它。如果一個人過於努力想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他就不能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著名管理學者班尼斯說過:“純管理人也許能把事情做對,但是真正的領導人重視的是做正確的事情。”可是,現代人的一大問題就是做事太隨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輕重緩急。如果碰巧他能力很強,才能夠幸運地將錯誤的事情做很好,並扭轉不利的局麵,其實這是在無謂地耗費自己有限的時間和感情。“最聰明的人是對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無動於衷的人,但他們對較重要的事務卻總是全力以赴。那些太專注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
成功人士都不懂得做正確之事的重要性,他們常常推掉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艾森豪威爾就是一位這樣的大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擔任歐洲盟軍總司令的艾森豪威爾被委任為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副校長安排他聽有關部門彙報,考慮到係主任一級人員太多,隻安排會見各學院的院長及相關學科的聯合部主任,每天見兩三位,每位談半個鍾頭。
在聽了十幾位先生的彙報後,艾森豪威爾把副校長找來,不耐煩地問他總共要聽多少人的彙報,副校長回答說共有63位。艾森豪威爾大驚:“天啊,太多了!先生,你知道我從前做盟軍總司令,那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支軍隊,而我隻需接見3位直接指揮的將軍,他們的手下我完全不用過問,更不需接見。想不到,做一個大學的校長,竟要接見63位主要的首長。他們談的,我大部分不懂,但又不能不細心地聽他們說下去,這實在是糟蹋了他們寶貴的時間,對學校也沒有好處。你訂的那張日程表,是不是可以取消了呢?”
艾森豪威爾後來又當選美國總統。一次,他正在打高爾夫球,白宮送來急件要他批示,總統助理事先擬定了“讚成”與“否定”兩個批示,隻待他挑一個簽名即可。誰知他一時不能決定,便在兩個批示後各簽了個名,說道:“請狄克(即副總統尼克鬆)幫我批一個吧。”然後,若無其事地去打球了。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正確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並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隻是忙於到處救火。因此,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正確地做事。
抓住正確的事,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自然會得到解決。一流的人物大都具備無視“小”的能力,在你往前奔跑時,你不可以對路邊的螞蟻、水邊的青蛙太在意。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行動,那就什麼也做不成。許多人整天忙著處理瑣碎的事情,總是抱怨挪不出時間做正經事。其實他們的潛意識在逃避做正經事。因為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斷力、勇氣和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