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有必要提醒一下墨子,問題不是王公大人“明於小,而不明於大”。這可能不是王公大人的智力問題,甚至也可能不是他們的道德問題,而是什麼問題呢?是一個利益問題。因為在王公大人看來,國家的職務以及與此相關的事務,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權力。在這些王公大人看來,處理國家公共事務,不是為人民服務的,而是要體現自己以及自身所處的社會階層的利益。既然如此,他們怎麼可能把這樣的權力係統放開,讓其他人進來染指,讓其他人進來分一杯羹呢?所以,我說這不是一個智力問題,甚至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很簡單,是一個利益問題。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墨子苦口婆心、苦心孤詣地要求那些王公大人們一定要尚賢,一定要任用有才能的人,任用有德行的人,從現實政治的功效上來看,可以講,毫無效果。這是我們講的實際效用而已,如果從理論上講,我們還要對墨子的思想,給予極大的敬意,為什麼呢?
因為在中國思想史上,雖然孔子也曾經小心翼翼地提過“任賢”,以作為“親親”之弊的補償。因為孔子也不可能看不到“親親”是有問題的,那麼他又提出來一個“任賢”作為補償的手段,但是對“親親”的政治結構危害,做如此透徹的分析,對此進行如此徹底的道德上清算,這個功勞隻能是墨子的。
同時,我們還要指出的是呢?“尚賢”取代“親親”,也是後來郡縣製取代封建製的重要一環,甚至可以說是很關鍵的一環。我們知道秦王朝建立以後,李斯輔佐秦始皇,廢除周王朝的封建製,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政治秩序,就是郡縣製。當李斯在秦王朝的朝廷上議立郡縣製的時候,墨子已經去世二百多年了,反過來說,墨子在二百多年之前,實際上,就已經為秦王朝的郡縣製做好了理論上的準備了。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墨子的偉大之處。
可以說,無論是墨子的“大愛天下”,還是“賢人政治”,都始終為我們描繪的是一幅美好的政治藍圖,然而在具體的實施中,墨子始終究沒有找到那條通向理想的可行之路。那麼墨子“賢人政治”的缺陷究竟在哪裏呢?
“尚賢”的極端結果是什麼呢?如果我們把它推到極端,就是“尚同”,這也是墨子在政治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什麼叫“尚同”我們等一會兒再看,我們來看看墨子具體有什麼主張?墨子的主張,可以說在整個的中國曆史上都是非常大膽的,後人幾乎沒有人敢於來接他的這個話題。為什麼說他大膽呢?因為墨子提出了天子都要在“尚賢”這一個基本的前提下,從天下所有的賢良的人中選舉出來,而不是繼承來的。
這個思想是非常偉大、非常有勇氣的,所以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稱之為民主聯合政府,他的具體政治構想是這樣的。
上至天子下至村長,全部民選。
從天子到村長,選拔的標準就是一個字“賢”,你是否是一個賢德之人,是否是有能力之人,這是唯一的標準。其他的,比如你的出身貴賤,你的親疏遠近,這些都毫無關係。
照墨子的說法,天子之上,隻有虛無的天。按說天子要讓天來選,可是天地不言,得要有一個代言人。按照儒家的說法,《尚書·泰誓》上麵就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