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出身的墨子,政治上的主張是“天下大愛”和“崇尚賢能”。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墨子在主張開明政治的同時,卻迷信色彩濃重,他相信“天命”和“鬼神”,說法玄乎其玄,讓人大惑不解。那麼墨子為什麼會相信鬼神學說?在他看來,真的有個天命在主宰著這個社會嗎?
在墨子的政治體係構想裏,提倡“尚同”,就是下級服從上級。很簡單,如果庶民做得不好,有士管著,士做得不好,有大夫管著,大夫做得不好,有諸侯管著,諸侯做得不好,有三公管著,三公做得不好,還有天子管著。所以在上一講的最後,我講到一個問題,就是在墨子的這一套政治體製裏,有誰來管住天子?實際上,墨子是看到了這一點的,所以墨子在天子的頭上,設置了一個東西,就是天,在天子的身邊,又安置了一個東西,就是鬼神。
在墨子的著作裏,有《天誌》、《明鬼》這兩篇,我一直認為這是墨子整個理論最後的補缺。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它就是墨子式的憲法修正案,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限製天子的權力,防止權力的濫用。所以在《天誌》這一篇文章裏,他力證天比天子更聰明、更仁慈、更有威力。天子如果暴虐下民,如果行為不端,天就要給他懲罰。這樣我們看,他的整個政治體製都有人管著了,一級管著一級,天子上麵還有天管著,旁邊還有一個鬼神在管著。
既然如此,墨子對於天這一個虛無的東西,他就要力證它客觀存在,而且不僅有,還是一個實體。在墨子看來,天有哪一些特性呢?四個特點。
第一,天很尊貴。為什麼要假設天貴呢?因為天要貴,它才能管住天子,天子很貴,照墨子的理論,賤是管不住貴的,所以他必須證明天是很尊貴的,這是天的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有德。這一點很重要,你沒有德,你憑什麼管別人?所以天有德,天有德體現在什麼地方呢?體現在天愛天下所有的人。因為天有愛,所以天有德。天的愛表現在什麼地方呢?表現在天的意誌。
天之意,不欲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之所不欲也。
天不願意看到大國攻打小國,大家擾亂小家,強大的欺負弱小的,奸詐的欺負忠厚的,高貴的欺負低賤的。天有這樣的意願,可見,天是兼愛天下所有人的。天兼愛天下人,所以天反對所有的人互相攻伐,互相陷害,天因為有這樣的大愛,所以天就有大德。這是天的第二個特點,有德。
天還有第三個特點,有智。墨子在《天誌》這篇文章裏有這麼一段話。
孰為貴?孰為知?曰:天為貴、天為知而已矣。
誰算是尊貴的?誰能夠稱得上是智慧的?他自己回答,天才是真正尊貴的,天才是真正智慧的。天有了這幾點,當然它就具有了管住天下人,尤其是管住天子的道德根據。
我剛才講了,墨子還要證明天是一個實體。如果說,天隻是一個抽象的存在,我憑什麼怕你呢?所以墨子還要證明天的第四個特點,有實力。它直接能夠把懲罰施加到天子的身上,所以天是不能得罪的。
在墨子的眼中,“天”有著許多人身上才有的特征。然而在能力上,“天”卻遠遠地超越了人類,它比天子還尊貴,比聖人還智慧,有著超越人世間的廣博大愛。也正因為此,“天”才有了裁判人事的權力。一切罪惡在天的眼皮下,都將無處遁逃。
墨子說,一個人假如得罪家長,他還可以躲到鄰居的家裏去待一待,假如得罪了國君,他可以跑到別的國家去。但是,墨子說,得罪了上天,你就無處可逃了。因為我們所能去的地方,都叫天下,你逃到哪裏都在天之下,你還往哪裏逃呢?所以天管著天子,如果它想懲罰你的話,你無處可逃,所以結果就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