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白狗通人氣(1 / 1)

從古到今,狗是寵物,民間有白狗通人氣的說法,關東流傳著白狗報恩和白狗複仇的傳說。中國內戰期間,人們把踐踏人的國民黨兵稱為白狗子。狗對主人是忠心耿耿,對於非主人的人,可是心狠手毒;清未民初,有一戶張氏地主,要蓋一幢房了,他請了一個李氏木匠,木匠距家很遠,主帶著家什拿到東家張氏的家裏,一住就是十天半月的,東家給騰出一間幹淨的房間,好酒好飯的供著。家具的樣子一般都是按照木匠的思路和東家的想法製作,直到上好了油漆,東家滿意了,便給你結算工錢,於是;這家東家就套上馬車,把木匠送到下個聯係好的主顧家裏去,木匠又在那裏進行了新一輪的勞做。

話說張氏地主家的童養媳是一個窮人家的女兒,他在婆婆家沒有地位,在封建的社會,兒媳婦在公公婆婆家本來就是“小媳婦”,更何況她是窮人家的孩子來當童養媳呢!童養媳就是窮人家的女孩很小的時候,就許配並送到男人家寄養,第一是;女方家少一張嘴吃飯,再一個就是孩子太多養不起的。於是;就早早的送到男人家,等到了談婚論嫁年齡的時候,再讓男孩女孩完婚,這就是童養媳婦。

當然;吃誰家就得給誰家幹活,一般童養媳婦都有一本血淚賬,挨打、受罵是常事,吃不飽穿不暖受盡了折磨,好不容易熬到談婚論嫁的時候,木匠這個時候給他家打家具來了。那個時候沒有保鮮辦法,給木匠做好菜的剩下的留第二天吃,就由童養媳婦媳婦吊在廚房的房笆上,不過接連發生了怪事,就是吃剩下的好菜,第二天卻離奇的不見了,未來的公婆就認定是睡在廚房童養媳婦偷吃的食物,童養媳婦受了罰,哭哭啼啼的忍著悲,含淚給木匠做飯。可是;剩下的好菜還是照丟不誤,這下童養媳婦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木匠看到童養媳婦挨打受罵,於心不忍了,他想解開這個謎,探探究竟。這天晚上,他就找了個借口,說腰痛,要睡熱炕烙烙,東家就把他和童養媳婦換了屋,安排在睡廚房的熱炕上。

木匠假裝熟睡了,到了後半夜,廚房的門“吱扭”一聲,輕輕的開了,木匠借著外麵的月光,偷偷的定睛觀瞧:見東家養的那隻大白狗躡手躡腳走了進來,東嗅嗅、西嗅嗅,徑直跳到桌子上,後退站立,前爪就正好夠到了那個裝吃食的籃子,隻見牠慢慢的取下籃子,將裏麵的好吃的吃的是一幹二淨,然後再將藍子掛到那個勾上,便跳下桌子,走出房門,再輕輕的關上。把個木匠看得是目瞪口呆,心想:“這狗肯定是成精了,不能再冤枉童養媳婦了”。

第二天一早,木匠就把東家叫道了廚房,一五一十的學了昨天晚上看到的一切,東家將信將疑的敷衍了木匠幾句,倒是那隻大白狗,在旁邊斜起了那雙透著凶光的狗眼,豎起耳朵聽得是一清二楚,一眼一眼的瞪著木匠。每天中午;累了的木匠照例都要睡個午覺,這天:大白狗輕輕的走了進來,木匠假裝熟睡,偷偷的要瞧個究竟,隻見大白狗嘴裏叼著一根秫秸,放在木匠的身上量了一量長度,把超出的部分咬掉,量得正好和木匠的身高一樣長,便叼起秫秸,飛快的向西山方向跑去。那個時候的手藝人啊,都會點武藝防身,木匠也不例外,木匠想:“一定不是什麼好事”。便馬上起身,拿起那鋒利的木匠锛子,隨後跟了出去。

大白狗跑的飛快,一會就不見了,木匠小心翼翼,警惕的順著小道,來到了山坡的一塊平地上,大白狗突然竄了出來,麵露凶光呲牙咧嘴撲向木匠,木匠一驚,飛快的閃身,掄起锛子,三下五除二將大白狗刨死了,再仔細一看地上,原來;不知什麼時候,地上被大白狗刨出來一個和他一樣長短的土坑,木匠恍然大悟!這裏是他完工回家的必經之路啊!大白狗是想在他回家的時候,偷襲他,再把他咬死,埋在這個事先挖好的土坑裏,白狗所叼的秫秸,是量他的身長,為的是刨好這個坑呀!

木匠一口氣跑到東家的家,把東家一把拉上,叫他看了這個現場。東家也明白過來了,是錯怪了童養媳婦了。從此;關東人,就再也就沒有住家養渾身通白的大白狗了,這個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