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原縣令居官清正廉明,不循私情,但有一回辦案卻失誤,正是這次失誤,他才從此放棄大堂之上動用刑罰的惡習。
這一天,孫知縣受理了一樁奸情案,原告是父子倆人捉奸,並將奸夫捆送縣衙大堂。狀告奸夫張某,多次以金錢引誘本夫王某之妻仝氏,夜入王家宿娼,欲同謀陷害本夫。孫知縣當堂審問,奸夫矢口否認,連告冤枉。傳訊娼婦對質,也供認不諱。孫知縣一時動怒,一拍驚堂木喝道:“無賴刁民,狀詞人證俱在,竟敢狡辯抵賴!不給你點厲害,真不知天高地厚!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四十大板還沒打完,奸夫張某叫苦連天,聲聲哀告繞命,隻一會便氣息奄奄。再審具供,與原告狀詞一般無二,當即畫押。
孫知縣怒道:“從來罪犯都是不打不招。水火無情,奸賊無義,豈不知人心似鐵,官法如爐!日後刁民犯法,與此類同。”喝令衙役將奸夫押下監牢。
沒等孫知縣退堂,衙門口外人聲喧騰,傳報奸夫妻女喊冤告屈。孫知縣從來斷案幹煉,此案俱已鐵證如山,不禁怒從心頭起,斷喝一聲,讓衙役推下再打。又是四十大板,以“攪鬧公堂”治罪下獄。此一情案暫作了結。
一日夜間,孫知縣閑坐後堂觀書,耳邊忽聽牢獄中傳出哭喊叫冤之聲。傳問衙役,回稟說奸犯反了口供,整日裏喊冤告屈,哭鬧不絕,牢頭屢禁不能製止。
孫知縣為人處事正氣凜然,認準一理從不反悔,當即吩咐牢頭嚴加看管,不得有誤!
經此一番曲情打憂,孫知縣心境沮喪,提不足精神,便準備安寢睡覺。剛一合眼,忽聽一聲響動,仔細觀瞧,見一隻大老鼠賊頭賊腦竄至書案下,圍著他霄夜吃剩的一盤雞蛋轉圈。不一會,大老鼠竄回洞中,又引出四五隻小鼠,都圍著雞蛋盤子轉圈。
孫知縣甚覺稀奇,想看個究竟,便微閉雙眼,一動不動地觀察著。隻見大老鼠四處張望了一番,倏地跳入盤裏,四爪把一顆滾園的雞蛋摟抱在懷中,然後一翻身,肚皮朝上抱著雞蛋躺下。另外那四五隻小鼠,立刻上前咬住了大老鼠的尾巴,一齊用勁,不很費力地拖著大老鼠鑽了洞。如此反複多次,一盤雞蛋很快就被拉完了。
孫知縣看罷多時,暗自思忖:以往後堂霄夜膳食時常無故丟沒,責罰守夜衙役偷竊,常有不服之色,原來如此丟失,隻是衙役不敢爭辯罷了。他從老鼠偷雞蛋一事,想到了世上萬物謀求生存的道理,獨自沉吟道:“無怪乎人世間爾虞我詐,爭名奪利哩!”
二日早堂,孫知縣一心想試人心的真假。衙役喊過堂威,孫知縣把臉一沉,重重地拍了一下驚堂木,厲聲喝問:“你等跟班差役,誰人夜入後堂偷竊老爺霄夜膳食?如實招來,免得皮肉受苦!”差役們刷地跪下一圈,一個個戰戰驚驚,莫名其妙,都偷眼去看別人,以為老爺又想在眾人身上發火撒氣。有膽大的守夜堂差,見推不掉幹係,磕頭如搗蒜:“老爺,夜來小人通霄侍侯,未見閑雜人等進入後堂。小人如何膽大敢偷竊老爺膳食,請老爺開恩明察。小人委實不知。”
這裏剛道出一個“不知”,公案上驚堂木重重一拍,隻聽一聲斷喝:“如實招來,責打二十,以示警告!死賴不招,重打四十大板!刑具侍侯!”差役一聽,嚇得屁股尿流,爬在地上,一口承應是夜裏饞嘴偷食,並編了一套有根有由的謊話應付塘塞,以求少挨這二十大板。
孫知縣見差役屈認作賊,不禁心中格登一驚:世上竟有這般事情哩!真乃實打虛招,冤枉好人。暗自思量,信手寫下幾點感受,壓在案頭,以作警示座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