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嬰幼兒便秘為何不宜用瀉藥?
小兒便秘和腹瀉一樣,也是一種較常見的症狀。有些家長發現孩子便秘、腹脹難忍,就給孩子服用番瀉葉或酚酞片,期望能盡快解除孩子的便秘。其實,嬰幼兒便秘是不宜使用番瀉葉等口服瀉藥的。
所謂便秘,是指大便幹燥,難以排出。嬰幼兒便秘原因很多,可以是飲食不足、食物成分不當、腸道功能紊亂、精神因素,以及體格和生理異常所致。濫用口服瀉藥對嬰幼兒是不利的,這是因為嬰幼兒的消化和神經係統功能發育不如成年人健全,服瀉藥後容易導致胃腸功能失調而導致腹瀉。長期口服瀉藥易產生依賴性,幹擾腸道正常蠕動,引起結腸痙攣性便秘,加重便秘。正確的方法是積極尋找原因,並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必要時,可采取局部用藥,如用開塞露5~10毫升注入肛門內,刺激直腸引起排便。在家中可用小肥皂條插入嬰兒肛門內通便,也可用小指戴橡皮手套蘸少量石蠟油或凡士林,插入舡門就可達到通便的目的。
11.如何選用小兒止咳中成藥?
小兒咳嗽是常見的一種症狀,可由多種疾病引起,輕度咳嗽有助於祛痰,痰液排出後,咳嗽自然緩解,可不必服用止咳藥。但對過度而頻繁的咳嗽,則需及時治療。而止咳藥中相當一部分是中成藥,那麼,怎樣準確選用呢?
對痰量較少者,可選用小兒百壽丹。若出現發熱和驚厥現象,可選用小兒解熱丸、小兒止咳丸、嬰兒保肺丸;牛黃保嬰丸、止咳太和丸、小兒牛黃散等;也可服用蛇膽陳皮散、蛇膽半夏散、蛇膽川貝散,鹽蛇散等。小兒久咳痰多者,可選用小兒止嗽金丹。百日咳是一種頑固性的咳嗽,患兒十分痛苦,在用氯黴素等藥物治療的同時,需加用百日咳片、百咳靈片、百部止咳糖漿等,均有良好的療效。
12.麻疹高熱時能用退熱藥嗎?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發熱、結膜炎、呼吸道症狀、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疹。家長認為孩子得了麻疹,即使高熱也不用退熱藥,以使皮疹完全發出來。其實,這種觀點並不科學。
麻疹的發熱和發疹是一個必然的病理過程,在一定程度上發熱是反映了人體的自衛能力,有利於皮疹的發出,而且小兒對發熱的耐受力較大,所以一般不主張用退熱藥。但是,若體溫過高,則會引起驚厥、失水和循環衰竭等一係列不良反應。因此,現代醫學認為,若麻疹病人體溫超過39.5℃,應適當采取降溫措施,可服用少量退熱藥,以使體溫維持在一個相對的高溫狀態(38.5℃左右),同時應讓孩子盡量多喝水,以補充體內水分的不足。一般出疹後3~5日,體溫就會逐漸下降並恢複正常。
13.打針出現硬塊怎麼辦?
孩子生病打針後,局部往往會出現硬塊,孩子因此而煩躁不安或訴說屁股痛而不願走路。其實,我們在家中隻要采取一些簡易的方法就能達到消除硬塊的目的。
(1)熱敷熱敷可促進硬結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藥液的吸收,起到消散硬結的作用。方法是將毛巾或紗布疊成方形,浸入60~70℃的熱水中,稍擰幹並敷在硬結部位,每5分鍾更換1次,時間20~30分鍾,每日2~3次。
(2)硫酸鎂溶液外敷去藥房買50%的硫酸鎂溶液,每次取50毫升倒入搪瓷碗內,加熱水10毫升,然後用紗布或小毛巾三塊交替使用。先在藥液中浸濕,稍擰幹,以不滴水為度,敷在硬結處。最好在上麵再用熱水袋按壓保溫,5分鍾更換1次,藥敷15~20分鍾,每日2~3次,可起到肌肉放鬆,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促進藥液吸收,使硬塊變軟消散。
14.小兒蟯蟲病用什麼中成藥?
蟯蟲病是小兒一種常見寄生蟲病。以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瘙癢,夜間尤甚,孩子哭鬧不安,在肛門周圍可發現蠕動的白色線頭樣小蟲,化驗大便時,可找到蟯蟲卵為主要特征。
治療蟯蟲病可選用驅蟲止癢的中成藥,如“使君子散”,它是由使君子、苦楝子、白蕪荑、甘草所組成。小兒每次服1.5克,每日一次,連服3日;也可選用驅蟲粉,它是由使君子肉和生大黃組成。小兒每次服1克,日服一次,連服3日。
另外,在服藥的同時,還應將孩子的衣褲、被褥勤換洗,並用開水煮燙,以殺死蟲卵,避免重複感染,每日清晨或睡前,用溫開水洗淨會陰部及肛門周圍,以清除該處的蟲卵及幼蟲;防止孩子用手抓摸肛門周圍的皮膚,勤給孩子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糾正孩子吮手指的不良習慣。以上這些措施對治療蟯蟲病也是很重要的。
15.怎樣正確使用痱子粉與花露水?
高溫季節,小兒洗澡時,對痱子粉與花露水情有獨鍾。然而,如果濫用或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後果。
(1)痱子粉由薄荷、硼酸、水楊酸、氧化鋅及滑石粉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潤膚之效,主要用於治療痱子、濕疹及急性皮炎等症。在洗完澡、擦幹皮膚後,撲上痱子粉,約半小時左右,再用綢布輕輕揩掉腋窩處、腹股溝部或乳房下等處較多的痱子粉。但對油性皮膚忌用,否則痱子粉易於凝結,堵塞汗孔,從而加重病情;對於痱子較多、痛癢嚴重且有滲液者,也不宜使用,以防形成癤病,可改用藿香正氣水。女性若在會陰部經常撲用痱子粉,一旦進入陰道,可能有誘發卵巢癌的危險。
(2)花露水由某些芳香油等溶於酒精中製成,具有祛風鎮痛、止癢、消腫、抗菌等功能。但嬰兒洗澡後,若濫用花露水,可被皮膚大量吸收,導致中毒。另外,有的人對花露水也會發生過敏反應,甚而危及生命。還有花露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乙醇),且濃度較高,應避火使用,以免燒傷,並貯存於陰涼處。
16.孕婦為何需要補充葉酸?
葉酸,又稱維生素M,是B族維生素的後起之秀。它在人體內的總量為5~6毫克,血中葉酸的含量為每升140微克。由於機體不能合成葉酸,所以隻能從綠葉蔬菜、水果等食物中攝取,或作為藥物供給。
然而,近幾年來,據我國調查研究表明,有一種先天性的疾病,名叫胎兒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肢骨病與腦腔畸形、無腦畸形等,致殘致死率均很高。我國為該病的高發區,其病因與缺乏葉酸密切相關。
孕婦體內的葉酸水平明顯低於非懷孕婦女,如果在懷孕前營養狀況就比較差,特別是長期服用避孕藥、抗驚厥藥等,均可幹擾葉酸代謝,使葉酸水平更低。故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孕婦每日葉酸供應量為0.4毫克。
為防患於未然,對計劃懷孕的婦女應多食富含葉酸的食物,在孕前1個月起,每日服用0.4毫克葉酸,直至孕後3個月。凡生育過神經缺陷嬰兒的婦女,若需要再次妊娠,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且每日服葉酸5毫克,服至孕後12個星期為止。
孕婦補充葉酸是否要多多益善呢?也不是。若長期過量服用葉酸會幹擾孕婦的鋅代謝,導致鋅元素的不足,同樣會影響胎兒發育。
17.孕期何時用藥最危險?
由於胚胎各器官發育時間不一,因此致畸胎的易感期也不同。例如,中樞神經係統的致畸易感期為受精後15~55日,心髒為20~40日,眼為24~39日,四肢為24~46日,外生殖器為36~56日。妊娠3個月以後的胎兒,各器官已初步形成,此時對外界環境的致畸影響大為減少。但是,由於藥物因素有時還會影響器官的功能,如引起耳聾、腎功能減退等,所以,妊娠12周後用藥還應十分慎重。有時候藥物致畸作用受一些條件的影響。例如,有些藥物不容易透過胎盤屏障;有的透過的量還不多,不一定達到致畸的有害濃度;有的即使透過的量較大,但對胎兒不一定有害。
總之,為確保妊娠期母嬰安全,應提倡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3個月)少用藥或不用藥。但是,有病不治療,對母嬰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既不要忌醫禁藥,又要遵照醫囑,謹慎用藥,這才是可取的正確態度。
18.孕婦能服補藥嗎?
孕期擅自進補可導致流產、難產、早產等。下列補藥(品)是孕期不宜服的。
(1)忌濫用人參孕後,月經停閉、髒腑經絡之血注於衝任二脈以養胎,孕婦處於陰血偏虛,陽氣相對偏症狀況。人參屬大補元氣之物,會使孕婦氣盛陰耗,氣有餘則“推動”胎兒,使胎兒受損受危,不利安胎。
(2)忌濫用補藥再好的補藥也要經過人體代謝過程,增加肝腎負擔,還有一定副作用,所以對孕婦和胎兒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孕婦服了大量的蜂乳,導致嚴重腹瀉,最終流產。長期服人參蜂王漿、洋參丸、宮寶等,會損傷孕婦和胎兒。孕期小腿抽筋,便長期服維生素A、D,結果造成維生素A、D過量,引起中毒。
(3)忌熱性食品孕期不能吃熱性食品,如狗肉、羊肉、胡椒粉等。孕期進補,應遵循“宜涼忌熱”的原則,即使是水果,也應吃性味平、涼之物,如西紅柿、生梨、桃子等。
產前進補應遵醫囑,切莫自以為是,擅自濫補,以免聰明反被聰明誤。
19.為何老年人用藥不良反應多?
老年人身體各髒器功能逐漸衰退,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等過程發生明顯的變化,不良反應的發生較青年人高而嚴重。
老年人胃酸分泌能力下降,胃腸黏膜細胞數減少,消化道運動減弱,腸動脈可呈現粥樣硬化而使血供應量減少,影響口服藥物的吸收和療效。同時,易受藥物刺激,出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脹氣、便秘和腹瀉等症狀;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減退,藥物代謝水平下降,容易在體內積蓄;老年人的水分和肌肉組織減少,脂肪積累多,所占比例相對增加,使一些親脂性藥物容易發生積蓄,加上老年人血漿蛋白隨年齡增加而降低,這樣藥物與蛋白質的結合量相應減少,非結合的遊離藥物濃度增高,增加該藥的生物效應;腎功能的減弱,影響藥物的排泄;老年人往往一人多病,用藥品種也較多,易產生藥物的協同和拮抗作用,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較青壯年要多好幾倍;老年人對藥物的耐受性下降,單用或少量藥物配合使用一般可以耐受,如果多種藥物聯用又不減量時,則很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和胃腸道症狀;此外,老年人用藥個體差異性大,同齡的老年人藥物劑量可相差數倍之多。這些問題在老年人用藥中均須重視。
20.為何老人要遠離催眠藥?
對於有睡眠障礙的老人偶爾適當地服用一點鎮靜劑和安眠藥,對消除疲勞、改善睡眠質量有一定幫助,但長久服用會產生許多不良反應。
經常服用安眠藥,白天容易打瞌睡,走路不穩,且容易增加安眠藥的耐受性,劑量越吃越大,甚至成癮,對藥物產生依賴性。服用有些安眠藥如巴比妥類後,可能產生皮疹等過敏反應,長期大劑量地服用,對老人的肝腎功能也會帶來不良影響。對於失眠的老人,盡可能找出和驅除影響睡眠的不良因素,做到環境安靜、心境舒暢、無煩惱憂愁,生活起居有規律,加上適當的健身活動,使自己自然地走進夢鄉為好。
對於存在依賴安眠藥入睡的老人,應堅定信心,逐漸減少服藥劑量,克服對安眠藥的依賴性。老年人最好不選用巴比妥類的安眠藥,可使用安定類藥物,副作用小,醒後也較舒服;每次服藥隻選一種,沒有必要一次同用幾種藥物;對於經常服用安眠藥的老人,可隔些日子更換服藥品種,以避免和減少藥物的耐受性和依賴性,同時應定期作肝腎功能檢查。
21.老年人如何合理選用補血藥?
常用於治療貧血的藥物很多,使用時要根據病情有的放矢。
(1)鐵劑 常用的鐵劑有硫酸亞鐵、枸櫞酸鐵銨、富馬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琥珀酸亞鐵、右旋糖酐鐵及山梨醇鐵等,主要用於治療缺鐵性貧血。
(2)葉酸 用於治療妊娠期巨幼細胞貧血,嬰兒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
(3)維生素B12 在我國真正需要用維生素B12治療的貧血很少,因為維生素B12缺乏的貧血(包括惡性貧血或其他原因引起者)在我國很少見。
(4)腎上腺皮質類固醇 如強的鬆等,可以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及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5)雄激素 如丙酸睾酮、癸酸南諾龍、大力補等,可以刺激紅細胞生成,對部分再生障礙性貧血和骨髓纖維化患者有效。
(6)中草藥 黨參、黃芪、熟地、當歸、白芍、何首烏、阿膠、紫河車、龍眼肉、雞血藤、大棗等有補血作用,可用於各種類型的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