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舟一行離開楊家一天有餘,前方很快進入定臨道六城之一的宣阜城,和禮王使團在登來鎮彙合,還要經過宣化城,陵鞚城才能到達定臨道最後一座大城,安國軍事重鎮登來城。
登來城是安國對夏南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鞏固安都的最後一道防線,大安在這裏布防了五分之一的兵力,安國三隻最精銳的部隊其中之一鐵浮屠布防在嘉陵關,防禦北境蠻國,應對漠北狼騎;另一支火羽軍駐紮在天門關一帶與南國的神機營對峙;
而最後一支被一分為二,一部分駐守在登來城外的旗山大營,兵力為八萬,其中重甲鐵騎五千,步軍五萬,一萬弓騎,一萬常規弓兵,另外五千則是火器軍。除此之外還配備了三萬常備軍的輜重保證。另一部分常備兵力十萬,軍中配置與旗山大營相同,駐紮在西川黑水城,防備西南的宿國的陌刀軍。
這支爭天衛才是大安真正的王牌,每年征招的新兵都會送入安國各處邊境曆練三年,安國軍備隻限於男人,下到弱冠(戰國背景,人口較為稀少弱冠統一十六歲,非曆史上的弱冠。),上至耳順之年(六十歲)。
除了地方常備的州鎮兵,三大精銳必須保證年齡在五十歲以下,而爭天衛則必須保證在四十歲以下,軍中士兵與其他兩部五年一輪換,擇優進入。
大安之所以能穩居中原離不開這樣的不符合常理的調動輪換法,雖然弊端很大,但近來丹陽王聽取大將軍容宛離的進諫,將往常的五年改為八年,同時極大的縮小了各部輪換的規模。雖然有些荒唐,但事實證明集中全國精銳於一體,確實有奇效。
爭天衛的統帥正是皇後兄長容宛離,不過安帝忌憚,目前的統帥是他的侄子勇威將軍寇馳。
知道登來城旗山大營統帥換了人,寧遠舟不打算過登來城,在登來鎮與使團彙合之後即刻前往象州,旗山大營有人惡意扣留使團出了亂子。
宣阜城風樓分堂,寧遠舟安排眾人短暫的休整,畢竟他們隻有三天的時間。
得到寧遠舟的開解和保證,於十三也恢複了往日的風流瀟灑,從昨天到現在一直纏著寧遠舟問他,那天斷魂門的宮殿裏他和如意到底發生了什麼,隻不過寧遠舟一直不理他。
他不死心又去問如意,如意給了他一巴掌,笑吟吟地告訴他那天都是寧遠舟強迫她一介弱女子,聽到“強迫”於十三瞬間來了精神,眼睛閃亮,揉著臉悄咪咪地坐到寧遠舟身旁,獻殷勤的給寧遠舟倒茶,搓了搓手,才算了漏出了尾巴,道:“老寧啊,咱倆這麼多年了,你說是吧,我也不問具體情況,你就告訴我你是怎麼做到的?”
寧遠舟推開他越靠越近的臉,無奈道,“你聽誰說的?還有你對白雪不能用這麼亂糟糟的辦法,她心裏肯定還是愛著你的,隻是當年的事情我跟她解釋過,可惜沒什麼用。”
於十三撒開扇子,堂服映襯下沒有了翩翩公子的浮誇,反倒有鐵血成熟的穩重感,寧遠舟誇讚一句,“天下第一這個名頭果然很有分量。”
於十三折傘一收,傲嬌的閉眼點頭。看的寧祿孫朗他們一陣無語。
手下拿出堪輿圖,轉頭問寧祿:“南軍現在何處?”
寧祿回稟道:“據探子來報,南帝奪得穎蔡許三州後,軍力也達到了極限,派了軍中將領鎮守後,便以親率大軍班師回朝。除原鎮守的火羽軍外,還留下了五萬禁軍協防新地。現在應該過了歸德城,距離溧水城很近了,聖上也在隨行人員之中。”
寧遠舟目光一凝,緩緩吐語,“出發,明天務必到達登來鎮。”
“是!”
安帝的處境不太好啊!
歸德城距離天門關不遠,地近落月江,是南國防禦大安的軍事重鎮,大軍班師回朝,經歸德原進入歸德城,便脫離邊境戰場,不過歸德城條件較為簡陋,南帝並不打算在此休整,而是繼續南下溧水城。
溧水城民風淳樸,聽聞大軍歸來,無不歡騰鼓舞地齊聚在官道兩側,翹首以盼。南國建朝遠超中原五國之中的任何一國,早在琅國立國之前的周朝大一統天下之時,周天子便封賞南安王世鎮南郡,並許以世襲罔替之權,周王室滅亡後,當代南安王建立南朝,亦稱南國。而後琅國太祖皇帝建立琅國,直到琅國滅亡,南國依然存續。
可有哪一代有俘虜了敵國皇帝的戰績,如此耀眼的功績,當得在南國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城外已搭起彩架,隨著鼓聲擂起,大軍行近。遠遠望見天子兜鍪耀日,金甲燦然,兩側山呼萬歲之聲如雷聲滾動,響徹整座城池。
相比於安帝寇流蘭,南國的這位國主可以算得上是個新人,先南帝也就是他的父親狩獵之時染了風寒,沒過多久就崩了,不過剛剛及冠的他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南國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