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麗貝卡的親戚們(1 / 2)

在米蘭達十八歲、簡十二歲、奧裏莉亞八歲時,她們參加村子裏的各種活動,人們就稱她們為“索耶姐妹”。在裏佛巴羅,人們一旦接受了某種思想,使用了某種話語,就沒有理由去改變它們,至少在同一世紀內是這樣。所以,盡管米蘭達和簡到了五六十歲,也就是這個故事開始之時,裏佛巴羅人仍然稱呼她們索耶姐妹。她們倆是老處女,但年紀最小的奧裏莉亞結了婚,並說這婚姻是浪漫的。可姐姐們卻說這事考慮極為不周。她們說:“這種婚姻,比終身不嫁更為糟糕。”至於她們心裏是不是這樣想,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奧裏莉亞的婚姻的傳奇部分,主要在於:L·D·M·蘭德爾先生不務農,不經商,而是一個文藝女神的頂禮膜拜者。他在附近六個小鎮每周一次的歌唱班裏教唱歌(這是當時鄉村生活的一大特色)。他拉小提琴,被請去為舞會伴奏,或者為星期天教堂的歌曲配上美妙的和聲。他還教一些進入社交年齡的陌生小夥子複雜的對舞(交誼舞),教他們逍蒂絮舞步和馬則卡舞。盡管他明顯地不參加村鎮的大會議,在商店、旅館、橋牌桌上和那些純粹男性的集會上,也找不到他的身影,但他在一切社交場所都是一位顯眼的人物。

他的頭發稍長了點,手稍微白了些,鞋子細瘦了些。他的舉止,比起他的兄弟,又有點過於文雅、修飾。實際上,生活中唯一不夠閃光耀眼的地方,是他不能掙得足夠的錢以維持生活。幸好,他沒有家庭負擔。父親和雙胞胎兄弟,在他還是個孩子時就去世了。他的母親靠縫補衣服自己養活自己,並教育兒子,直至壽終正寢。母親唯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她把這對孿生兄弟命名為:馬奎斯·德·拉裴特·蘭德爾(MDL)和洛倫佐·德·梅迪西·蘭德爾(LDM)。她常常哀傷地說:“我想,我的兩個兒子的才能區別太大。LDM多才多藝;但我估計,要是MDL還活著的話,他一定是個很實際、很會做事的人。”

“LDM也夠講實用的,他娶了村子裏最有錢的人家的女孩。”羅賓森太太回答說。

“是的,”他的母親歎了口氣,“瞧!你又來這一套了。要是這對孿生兄弟都能同奧裏莉亞·索耶結婚,那就更好了。LDM有足夠的才能得到她的錢財,而MDL則足夠實際可靠,可以保管家產。”

奧裏莉亞分得的那份並不豐厚的索耶家產,被這位漂亮而運氣不佳的洛倫佐·德·梅迪西(LDM)一筆又一筆地開銷掉了。他總是很雅致、很有詩意地為每個新生兒女花錢投資,以祝福他們的加盟。“給孩子的生日禮物,奧裏莉亞,”他總是說,“留窩蛋,一點儲蓄。”奧裏莉亞在心酸的時刻,也曾說過:母雞都活不成了,焉能坐在雞蛋上孵出小雞來。

米蘭達和簡在妹妹嫁給洛倫佐·德·梅迪西·蘭德爾之後,實際上就同她斷絕了關係。在耗盡了裏佛巴羅及其附近的財產之後,這對不幸的夫婦不停地搬遷;每次搬遷,財產逐一減少。待他們搬到坦珀倫斯,在那裏定居下來後,迎來的是更差的運氣。他們也隻得即刻接受命運的安排。家中未婚的兩個姐妹,每年寫兩三封信給奧裏莉亞;聖誕節前,送些樸素的、卻是有用的禮物給孩子們。她們拒絕定期寄錢資助LDM;他的家庭人口快速增加,日常開銷與日俱增。他最後投資,買了離坦珀倫斯兩裏遠的一個小農場;這是在米蘭達出生前不久的事(孩子以米蘭達姨媽命名,是強烈希望能得到她的歡心,但毫無結果)。奧裏莉亞親自處理好了這個農場的事務,這至少表明他們安了家,也給這位失敗的洛倫佐一個葬身之地。這還表明他要盡拖延了太久的職責;表達了他對米拉生日那天的許多懷想。

麗貝卡就是在這樣一個隨遇而安的家庭裏長大。這隻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有兩三個孩子長得漂亮,其他均一般;孩子中,三人聰明,兩人勤奮,另兩個普普通通,有點呆板。麗貝卡繼承了父親的才能,是他最聰明的學生。她對音樂,耳熟能詳;跳舞,能無師自通;拉手風琴,也無需曲譜。她好讀書,主要是繼承了媽媽的愛好。隻要有一本小說在家,她媽媽就很難把書放下,去掃地、做飯、縫補漿洗。幸好,家裏書很少,要不然,孩子們時不時免不了要挨餓,穿破爛衣衫了。

有另外的力量在麗貝卡身上發揮作用,一些不知名的祖宗的特性,鑄就了她的性格。她的父親洛倫佐·德·梅迪西意誌薄弱,不堅定;麗貝卡則是個熱情而有勇氣的人;他缺少力量和勇氣,而麗貝卡兩歲時就表現出有勇氣,五歲時,就無所畏懼。蘭德爾太太和漢納缺少幽默感,而麗貝卡從學會走路和講話,就具有並表現出這種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