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以牙還牙(1 / 2)

所有受災的災民,都對袁紹發出最狠的詛咒。

甚至有人直接對諸葛亮喊道:“大司農,齊王殿下什麼時候才能蕩平河北?

我們願意報名參軍。

隻要是打袁紹,我們隨叫隨到。”

此話頓時引起眾人的響應。

另一個中年人紅著眼睛道:“我妻子女兒,都已經在水患中喪生。

她們都是被袁紹所害。

如今老天爺留下我一人,大概就是要讓我去跟袁軍拚命,為妻女們報仇的。”

又有一個青年道:“那天水來的太急,我阿父阿母都沒跑出來。

如今連屍骨都不知道在哪裏。

殺父母之仇,不公戴天,我也要參軍。”

在這場人為的大洪水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親人慘死。

尤其老人和孩子,死傷尤其嚴重。

眾人想到為家人報仇,全都義憤填膺,紛紛請戰。

諸葛亮雙手虛壓,安撫眾人道:“鄉親們,你們心情,齊王殿下也了解。

但當務之急,是要竭盡全力,堵住泛濫河堤。

隻有洪水不再肆虐,鄉親們才能重建家園。”

有個中年人喊道:“現在受災的百姓恐怕不下百萬,修建河堤也用不了這麼多人。

剩餘下來的,就讓我們參軍前去報仇吧。”

諸葛亮輕輕搖了搖頭,和顏悅色的道:“諸位不要把參軍想的太簡單了。

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軍士,不能隻憑匹夫之勇,還需要經過嚴苛訓練才行。

諸位從未經過訓練,不可能參軍。”

“既然不能參軍,就讓我們做隨軍農夫,運送糧草物資,總行吧?”

“齊王殿下如今的確準備北征袁紹,既然諸位有幫忙之心,不如就幫做箭矢吧。”

諸葛亮道:“從明日開始,青壯年上河道修河堤。

婦人和其餘人等,留下來做箭矢。

爭取三個月內,做足五百萬支箭。

將來射向袁軍,也算為諸位家人報仇了。”

“那好,我們做。”

“不限五百萬支,我們這麼多人,越多越好!”

眾百姓紛紛響應。

第二天,打製好的箭頭便運了過來。

鄉親們自己去尋找蠟杆,羽毛等物,製作成為羽箭。

大家熱情高漲,連幸存下來的老人孩子,都加入勞作之中。

似乎這每一支箭,射向袁軍,都附著著他們為家人報仇的怒火。

所製作出的箭矢,有人取名就叫“王恩箭”,以感激齊王殿下如此及時的救災。

這些羽箭陸續運往許都,劉琦帶領眾人看了之後,也很感動,歎息道:“得民心者得天下,莫不如是。

袁紹自下令掘開黃河之時起,已經失掉民心,再也不可能問鼎中原了。”

劉曄道:“他袁氏兄弟當真喪心病狂。

一個要篡位稱帝。

另一個禍害上百萬百姓。

袁氏數代累積之名,被這兩兄弟敗壞殆盡。

他袁氏先祖恐怕地下有知,會氣的活過來。”

徐庶卻滿臉愁容道:“固然大王民心所向,但袁氏這條毒計,的確延緩了我等北伐時間。

就算馬上黃河冰封,我等也不能進攻河北了。”

劉琦想了想,冷笑道:“他袁紹坐下這等陰損之事,也不能給他安生。

我也非讓他焦頭爛額不可。”

徐庶奇怪道:“就算將袁紹掘開黃河之事,傳遍天下,恐怕也無法動搖其分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