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公爵之子的失蹤(1)(2 / 3)

“他對於母親的離去,感到十分悲傷,自夫人搬離霍爾得瑞斯公館後,他整個人變得非常消沉,所以公爵才考慮將他送到我的學校來。而僅僅兩個星期的時間,他便與我們打成一片,看起來也快樂多了。

“他是在5月13日晚上,亦即這個星期一晚上失蹤的。通常他要進出他的房間須經過有兩個學生合住的大房間,但那天那兩個學生卻什麼都沒看見,也沒聽到任何聲響。由此可知,他並非從那裏離開的。

“房間的窗戶敞開著,大而結實的常青藤,一直延續到地麵,附近的地麵雖然找不到足跡,但這裏卻是唯一的出口。

“當我們得知他失蹤時,是在星期二的早上。他的床上有睡過的痕跡,而且在出門前,是穿著整潔的校服——短上衣和深灰色短褲。

“根據隔壁房間一個較大的少年卡文達所說,當晚他久久無法入睡,既沒看到什麼人進入,也沒聽到任何叫喊聲或扭打的聲響。

“我立即召集所有人員,包括學生、教師及全部的職員在內。誰知除了薩爾特爾勳爵失蹤外,還有一位叫黑底格的德國籍教師也下落不明。黑底格教師的房間同樣在三樓,是位於薩爾特爾勳爵臥室對麵的房間。

“黑底格教師的床也是有睡過的痕跡,由於他的襯衫和襪子,隨意扔置於地板上,因此,大致可推斷出他是慌慌張張地出門的。

“而他一定是沿著常青藤爬下來,因為不但草坪上留有足跡,而且他的自行車平日都停放於草坪旁邊的小屋中,這會兒也不見了。”

賀克斯塔布爾博士深吸一口氣,又繼續述說著:

“黑底格教師來學校已有兩年,當初來時有很好的推薦信。但因他為人沉默寡言又不太合群,所以在同事與學生間不太有人緣。

“而有關這兩個人的事情,除了這些,再沒有其他的線索,雖然我們已在四處追尋了好幾天,但仍然一點頭緒都沒有。

“當然,我也曾立即趕到霍爾得瑞斯公館打聽消息,我是想從學校到家裏,隻有短短的幾公裏路程,會不會他一時想家,而回到父親的住處去了呢?然而,結果是令人失望的。

“公爵非常擔心,而我更因憂慮再加上責任感,都快得神經衰弱症了。福爾摩斯先生,這事件應是值得你竭盡全力去挑戰的,請你務必接受我的懇求,或許這一生,你再也碰不到像這樣重大的事件了。”

夏洛克·福爾摩斯聚精會神地聽著這位不幸的校長的敘述。他的眉頭緊鎖,這表明他正在對案子聚精會神地思考,根本不需要我的勸說了。因為除了報酬優厚以外,這個案子也引起了他對於複雜的、不尋常的案件的興趣。他拿出筆記本寫了幾句話。

然後,他嚴厲地說:“您太大意了,沒有及時來找我,直到時過境遷仍束手無策後才想起來請教我。難以想像一個行家在常青藤和草地那兒竟看不出線索。”

“福爾摩斯先生,責任全在我,公爵大人不想讓流言蜚語包圍他,他擔心這會使公眾對他家庭的不幸刨根問底,他一向對於流言蜚語深惡痛絕的。”

“官方已經做了一些調查了吧?”

“是的,先生,但結果令人非常失望,明顯的線索得到得極快,這是因為有人報告說,在鄰近的火車站有人看見一個孩子和一個青年乘早班車,這兩個人被跟蹤到利物浦,結果查清他們和此案毫無瓜葛,這是昨晚我們得知的。我的心情是這樣的沮喪和失望,一夜未眠,所以今天就乘早班火車徑直來到了您這兒。”

“我想在追蹤這個虛假線索的時候,當地的調查有所放鬆吧?”

“完全沒有進行。”

“有三天時間徒而無勞,這個案件處理得太不妥善了。”

“我也承認這一點。”

“這個案子應該得到妥當處理,我很願意接手這個案件,您知道那孩子和那位德語教師之間的關係嗎?”

“一點也不了解。”

“這孩子是他班上的嗎?”

“不是,而且我聽說,這個孩子從來也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

“這種情況倒是少見,這孩子有自行車嗎?”

“沒有。”

“還有其他自行車丟失嗎?”

“也沒有。”

“那麼,你的意思是,這個德國人並未在深夜挾持這個孩子騎車逃走是嗎?”

“是的,沒有。”

“您想應該怎麼解釋呢?”

“這可能個騙局,或許車子被藏在某個地方,然後這兩個人徒步走了。”

“極有可能,不過用自行車做幌子似乎有些荒謬。棚子裏還有自行車嗎?”

“還有幾輛。”

“如果他想使人認為他們騎車走掉,難道他不會藏起兩輛嗎?”

“我想他會的。”

“他當然會,幌子的說法說不通。但是我們可以從這個情節入手調查。總之,一輛自行車是不容易隱藏或是毀掉的。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孩子失蹤之前有人來看過他嗎?”

“沒有。”

“他收到過什麼信沒有?”

“有一封。”

“誰寄來的?”

“他的父親。”

“平時您看他的信嗎?”

“不。”

“那您憑什麼認為是他的父親寄來的呢?”

“信封上有他家的家徽,筆跡是公爵特有的剛勁筆跡。此外,公爵也記得他寫過。”

“在這封信以前他什麼時候還收到過信?”

“收到這封的前幾天。”

“他收到過從法國來的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