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過後,周二下午兩點,成太陽來到馬老師住處。
成太陽謹小慎微地敲了敲門,馬老師從房間裏出來。成太陽透過紗窗恭敬問候道:“老師好!”
成太陽換好鞋,跟著馬老師進了房間,道:“老師,您認識陸建華老師不?上周跟陸老師吹了個牛就被加微信了,我都不知道他咋有我的微信,有點受寵若驚。我真的是隨便吹了一下,太尷尬了。有點受不起的那種,可能還是有點拘泥於學生的身份吧。”
馬老師淡淡道:“陸建華?不認識。”
成太陽隻好切斷話題道:“老師,讀完《回憶蘇格拉底》與《蘇格拉底之死》後,我對於過去的膚淺認知表示慚愧:蘇格拉底死得好,他死得其所。我對於過去關於他的死憤憤不平表示自愧不如;如此再想到嶽飛的死,也不再想之前那麼義憤填膺了。”
馬老師誇讚道:“說明你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層的理解,繼續努力。”
成太陽繼續道:“蘇格拉底選擇到法庭陳述,是因為實事求是;他在獲罪後不求饒是因為不想阿諛奉承;他拒絕越獄是因為愛國守法;他不提前結束生命是反對自殺;他選擇死亡是因為認為死亡是哲學家的歸宿。他的每一步都是這麼的完美、無懈可擊。特別是他在最後一次談話中,毒鳩就在旁邊,他居然無動於衷地侃侃而談。我回想起過去對他的惡意揣度:認為他的申辯、拒絕越獄是對羽毛的愛惜,不求饒是死要麵子,不自殺是怕死,選擇死亡是帶著怨恨。真是不知道為什麼轉述的內容與原著給我的認知是這麼大。這些轉述根本無法完全呈現真正的蘇格拉底。兩本哲學史和這本22哲學都抵不上一本《蘇格拉底之死》。還是原汁原味的更全麵貼切真實。”
馬老師補充道:“我們對哲學家的思想一定要有‘同情之了解’,不隻是蘇格拉底。”
成太陽回道:“會的,老師。我覺得能了解就好,同情卻不需要。哲學家們都挺幸福,相反,他們很同情世人。”
馬老師解釋道:“‘同情之了解’是陳寅恪先生提出的,這裏的‘同情’不是簡單的說我們要去同情哲學家,因為他們可憐,而是要求我們在研究一位哲學家的思想時必須對他所處的時代和他本人的遭際處境有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的體會,唯其如此,我們才有可能真正了解他的思想,而不至於以我們自己的觀點、成見去誤會他的思想。”
成太陽笑道:“這樣的話,我同意。正如這句話一樣,也隻有知道這句話的出處才了解這句話的本意。”接著道:“還有就是,我在讀完這兩本書後,腦海中所形成的蘇格拉底的形象是立體而又全麵的,可是一和老師講,不論怎麼組織語言,都說得支離破碎、不夠到位。不知這是什麼原因?”
馬老師回道:“或許這也算是‘道可道非常道’吧,最精華的東西往往難以言說。當然,語言表達也是需要練習的,畢竟你還得考試。”
成太陽道:“這確實是要加把勁的地方,提升表達能力,要不然說了半天不知道我要說啥。”
馬老師同意道:“是,這很重要。”
成太陽翻著書問道:“老師,我大概知道為什麼佛教能在中國盛行,而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無法廣泛流傳。這大概與三者的教義有關。基督教,伊斯蘭教奉行上帝是唯一的神,上帝是萬物的主宰,人間一切包括統治者都要奉上帝為主,這種教義帶著強製的色彩,這與中國的王權22水火不容。相比之下,佛教的佛陀更多的是表現為說教,佛經裏所展現的更多的是佛陀在說明佛法,這種角色極其像一位老師給學生說教,正好符合了哲學與22的老師與學生的關係。現在我才發現,不是佛教融合於傳統文化,也不是傳統文化融合於佛教,是兩者彼此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如此融洽的存在。在您之前所引用的故事中,佛與帝都沒輸,而是雙贏。佛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佛。皇帝皈依佛門,更體現了佛的威德;佛不作辯解,表麵臣服,給皇帝提供理論統治基礎。兩者都沒輸,輸的是勞苦大眾。在外受到皇權製約,在內虔誠恭敬拜佛。不僅肉體上受到統治,精神上也受到教化。佛便在皇帝之下,訓化萬民。又因佛法與儒家或道家的差異,三家常常爭論,正好有利於皇帝統治,有利於皇帝擇有利於自己的理論反對另一理論,這一手段,則是法家思想的表現。相比之下,法家是完全作為皇帝的工具,沒有任何反噬作用。儒釋道三家鼎力,丞相宦官外戚三重勢力,均在皇權之下,又彼此製約;如此似的中國封建王朝存在兩千年,其中文化思想習俗價值等更是存留至今,還將長久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