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定居的時候,從大陸來的朋友總要打電話詢問,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在電話裏告訴他們,別的東西我不需要,給我帶幾本書吧。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讀書。從美國回來的時候,我已經積攢了六百多本書。我想把它們帶回來,由於太重了,也隻好作罷。
經過在農村的這些年的磨練,也練出了我的堅韌性格。改革開放以後,我當上了工程隊的隊長。在鄉下,除了砌豬圈,套院牆,沒有什麼大的工程。要想有發展,必須走出三十裏堡。我一個人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大連。在這裏,我舉目無親。我憑著一股闖勁,到各大機關裏去找生路。肚子餓了,花上五毛錢吃一碗麵條,喝一碗生啤酒。沒有地方休息,我就蹲地馬路邊上,買一本雜誌或者是什麼書刊,專心致誌地讀了起來。
執著的精神肯定會感動上帝,我們工程隊的第一項工程就是公安局的工程,我們的大隊人馬開進了大連這座美麗的城市。從那時起,我們這座美麗的城市就有我們工程隊的一份功勞和心血。
就是這樣,我憑借著生活給我磨練出來的性格,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
我記得在鄉下那時候,我心中的理想就是能成為一名單位裏的供銷員。為什麼呢?因為供銷員可以到處走,許多地方,許多城市他都能夠去到。
我也不會記憶家鄉大黑山對我的誘惑,那是一座多麼神秘的大山,我聽到了許多關於它的傳說。可是,我也一直沒有機會走近大黑山。當自己擁有了支配權的時候,我就朝著自己童年曾經憧憬的目標進發了。
在美國定居的時候,我也是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連在一起。李登輝訪美時,我就組織起當地的愛國華僑進行、示威遊行,把李登輝乘坐的轎車都給砸了。關於一國兩製的話題,我也與當地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進行過直接的對話。我從來都認為,支撐我的是我讀過的書。如果不是長期的閱讀,我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知識積累,我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靈感火花的閃現。我能愛國家,愛家鄉,愛人生,是與文學分不開的。
人生就象是一埸夢,每一個人都有要善自己的人生,你不善待人生,人生也會捉弄你。不要以為我在說笑話,這也是我的人生體驗。我的一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別的,而是沒有在求學的的機會,沒有得到深造。但是,我的這個人生的缺憾讓我的女兒給彌補了。我的女兒在美國完成了學業,並獲得了碩士研究生的學位。前不久,她考上了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我一生沒有了卻的理想,在我女兒的身上得到了實現。
如今,我已是人過中年,我總想做點事情。做什麼好呢?我想起了兒時曾經有過的夢想,也應該說是理想,那就是文學。我這人的性格就是做事情的投入,事情一旦確定下來,我就會不遺餘力地完成它。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我完成了這部書的創作。當然,這僅僅是開始,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會愈寫愈好。
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們,感謝生活……
劉毅
二00三年並不炎熱的夏天
劉允這個人物不是我們杜撰出來的,也不是塑造出來的。他的的確確是一位至今還活著的老人,我們隻不過把他的人生經過了加工,也經過了潤色。當作小說人物,把他給寫了出來。經過我們的調查,如今,好象擁有戰犯名份的人已經基本上與世長辭了。而隻有劉允這個人物還活著。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我不知道劉允他算不算一個仁者?他能如此清醒地長壽著,他就是一位仁者。無論智者還是仁者,這與他的出身和經曆應該沒有關係。
對於老人,我小的時候就有親近老人的習性。我出生在金州城裏,我的父親十三歲就綴了學,在一家印刷所裏學徒。這家印刷所的主人是個相當好的人,他就是金竹三金先生。我父親和我母親結婚的時候,他在他居住的大院裏騰出了兩間漂亮的房子,給我父親和母親當新房。能過這件事情,說明金先生是一位開明的紳士,至少能讓一個打工的夥計住進自己家的大院,他不岐視窮人。
金先生肯定是一位把人生看得很開的人,他五十歲以後,不再經商,而是把家裏的生意統統交給自己的兒子去做。他閑下來請來一位畫師,教他作詩作畫。齊白石四十歲以後才開始學畫,金竹三先生五十歲以後也才開始學畫。金先生當然沒有齊白石那樣高的成就,但是,金先生的心性卻一點也不比齊白石遜色。一九五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北京舉辦了第一屆中國畫展。金先生的作品參加了畫展,他在遼南一帶也有了名氣。那時候,街坊鄰居們家的閨女出嫁,兒子娶媳婦,金先生都主動給畫個鬆竹梅蘭四條屏,當作送給新人們的結婚禮物。在人們的心目當中,金竹三先生是一位可愛可敬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