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大嘴(2)(3 / 3)

“葉老大,你的鼓打得確實很好,但是,你不用再打了。”

哥咧開嘴,仿佛要說話,但是說不出話,隻有兩片嘴唇上下開合,臉通紅,猴子腚,耳朵比臉還紅,兩片經霜柿子葉,膝蓋彎曲,雙手低垂,身體矮了許多。

那兩隻放在鼓麵上的鼓槌子,靜靜地躺著。

“麻子,你來打!”主任指著哥身後的方麻子說。

方麻子急不可待地跑到鼓前,抓起來鼓槌子。

哥尷尬地退到一邊,和大嘴站在一起。

大嘴感到腹中似乎有一把火燃燒起來,耳朵上那些凍瘡奇癢難挨,嘴巴不由自主地張開,他大聲喊叫著:

“主任,你不公道!我爹不是還鄉團,我爹那時還是個小孩,小孩子誰不饞?不饞算什麼小孩?大人也饞,你見了羊肉包子不也要流口水嗎?我爹去吃了兩個羊肉包子,你要是我爹也會去吃。說不定你還要吃三個,吃四個,吃五個,吃六個,你吃了六個包子都不是還鄉團,我爹怎麼就成了還鄉團?!”

哥用手捂住了大嘴的嘴巴。大嘴掙紮著,咬了哥的手指。哥鬆開手。大嘴跑上高坡,大聲喊叫:

“我爹不是還鄉團!我爹就吃了兩個包子,你們憑什麼不讓我哥打鼓?你們憑什麼不讓演員到我家吃飯?我爹劈了劈柴,我娘殺了公雞,我們要請演員到家吃飯,我們不是還鄉團……”

主任愣了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了一陣,指著大嘴的嘴巴說:

“你這小子,怎麼長了這麼大一張嘴呢?”

有的人笑出了聲,有的人咧開嘴,做出笑的表情,但沒發出聲音。

“大嘴,聽說你能把自己的拳頭吞下去?如果真有這本事,讓你爹把你送到雜耍班子裏當小醜吧。”

哥跑上高坡,用巴掌堵住大嘴的嘴。

大嘴踢著哥的腿,掙出頭,張開口,大聲喊叫。哥扇了大嘴一巴掌,大喊:

“不許說話!”

大嘴從高坡上倒下來。過了一會兒,他艱難地爬起來,看到哥站在杜主任麵前,低聲下氣地說著什麼。他感到耳朵裏嗡嗡響,仿佛有蒼蠅在裏邊飛。他感到正午的陽光很刺眼,眾人的眼睛都在盯著自己。他還想喊叫,但喉嚨已經發不出聲音。他張大嘴巴,把自己的拳頭用力地往嘴裏塞。他感到心中充滿了怒火,仿佛隻有把拳頭塞進嘴裏,才可以緩解那種讓他幾乎要發瘋的激烈情緒。塞,他感到嘴角慢慢地裂開,拳頭上的骨節頂得口腔脹痛,牙齒也劃破了手掌上的凍瘡,嘴巴裏全是血腥的氣味。塞啊,終於把整個的拳頭,全部塞進去了。這時,他看到眾人臉上驚愕的表情。他看到神色有些慌張的杜主任對著神色茫然的哥說了一句什麼。他看到章老師指揮著學生把橫幅換好。他看到杜主任騎上車子,向村子深處疾馳而去。他看到哥從方麻子手裏奪過鼓槌子奮力打鼓。他看到鼓麵震動時發出的聲音,與金色的陽光碰撞在一起。他看到那三輛拉著茂腔劇團演員的馬車,從大道上飛奔而來,車輪後邊,騰起來紅色的灰塵。他看到那些鞭聲和馬蹄聲,從紅色的灰塵中躥起來,仿佛一支支明亮的火箭,拖著長長的尾巴,直鑽到高天裏去。

⊙文學短評

這是一篇寫“匱乏”的小說。“大嘴”雖然是一個九歲小孩的外號,但其實是一個空洞的符號,其得名既源自於嘴大,還表明某種空洞和匱乏,要能吞下到嘴裏的東西(如拳頭)。但這種匱乏其實又聯係著一種獨特的感覺,是那種孩子視角下的怪異的表現,這就使得小說在表現與批判曆史的同時,具有某種“間離”效果,現實不再是單調平麵的,而毋寧說充滿了各種聲色和不同的觸感。而這,似乎也正是文學表現所應呈現的。莫言的小說“還原”了文字的豐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