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之神盛,乃能養誌
【原文】
故人與生一,出於化物。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於心術。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之謂化。
化有五氣者,誌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和。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於身,謂之真人。
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產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誌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誌。
【譯釋】
人類誕生於天地形成的開始,而生存都是出於天地的造化。人類通過九種器官接受外界刺激的反應而了解各類事物。假如對事物有所疑惑不解,就要通過心誌思考,用道術判斷。如果沒有道術,就不會通達。通達之後,五髒這些氣就得到培養,而且必須要使精神保持鎮靜專一,這就叫做“從神而化”。
五氣達到了化的境界,便產生誌、思、神、德,其中神是四者的統帥。所以定靜平和就能養氣,養氣便可獲得平和,這四者就不會衰弱,就會向四方散發威勢,氣長存不散,這就叫做全身達到神化的境界,掌握了這種神靈般轉化手段的人,就被稱為真人。
真人能與天地合而為一,能堅守自然之道,而且產生並培育萬物,懷著自然之心施行恩德,用無為的思想包容誌向、思慮,而使威勢得以遠播。縱橫策士通曉了這個道理,能使精神旺盛,才能培養心誌。
【悟語點撥】
人有各種各樣的情欲,平常精神就被這些情欲分散掉了,因此人做事必須專一,專一能把人分散的精神集中起來,使各種感知潛能發揮出來,產生某種特殊的能力,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