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短篇小說 淑婷(郝煒)(1 / 3)

《淑婷》 文\郝煒

選自《時代文學》(雙月刊)2012年第2期

【作者簡介】 郝煒:1957年生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吉林作家協會副主席。有作品在《人民文學》《北京文學》等刊發表,並被收入多種選刊、選本,出版小說集《感情危機》《老人和魚》等。

淑婷原來是坐學校的班車去上班的,自從感覺發胖後,就開始走路了。

她每天都要經過自己原來的單位——十一中。十一中已經不複存在了,那裏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一年前土地就賣給開發商,拆遷工人正用大錘敲打著水泥塊子,在早晨灰蒙蒙的背景下,製造出一片灰塵和聲響。

淑婷站在那裏,有些傷感,她還是挺留戀這個學校的,她畢竟在這個學校裏當了十多年老師。當年為了分到這個學校,她很費了一番工夫,原因隻有一個,離家近。近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如果有課,聽到上課的鈴聲動身都來得及,因此她可以不慌不忙地上班。同事們都說,你上班就是上下樓了。可是,近年來由於生源不好,市裏多次要把十一中並掉,直到去年才下了決心。

學校黃了,別的老師都挺著急,淑婷不怎麼著急。沒過多久,誰也沒見淑婷使什麼路子,卻去了一中。

一中是什麼地方?全市的老師都想到這兒來。別人不清楚,校長清楚,淑婷走的是局長的路子。局長安排的人當然不能不要,但校長更清楚的是,既然局長沒有什麼特殊交代,他就知道該怎麼對待。校長安排淑婷時說的話意味深長,校長說:你在這裏能上課嗎?淑婷想,校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可是校長沒意思,校長隻是用眼睛直視著她,淑婷的心裏立刻開始打鼓,她的心往下墜,墜得沒了底,她說:我原來教英語,試試吧。校長鏡片後的目光掃過來,像一把劍,有些寒光:試試?淑婷點了點頭,她不怎麼敢碰那把劍。校長的劍收了回去,變成了細長的手掌,他擺了擺手,好像對淑婷的回答有些不滿,很不情願地說,那就試試吧。校長把教導主任找來。安排了一下:試講。

淑婷一試就砸了。

淑婷試講那天,她沒想到安排了那麼多的老師聽課,除了校長沒有參加,主管副校長、教導主任、外語組長和全體英語教師差不多都來了,整整齊齊地坐在學生後麵。淑婷一上來,學生也是陌生的,班長一聲起立,刷的一下站起來:“老師好!”淑婷說話本來就有些聲音小,說“同學們好”時就有些沒底氣,嗓子眼裏好像憋了一口痰。照理說,淑婷在非重點中學教課也十幾年了,算是老教師,全市的公開課也上過。今天不知怎麼就覺得發慌,那些目光讓她發慌,她盡量使自己鎮定下來,開始講課。其實,課講一半的時候,她就知道砸了,因為底下不僅僅是學生開始注意力不集中,那些教師也在交頭接耳,交換著會意的目光。

淑婷勉強把課講完,一頭汗水地走下台去。

再回到校長辦公室,校長的目光反而變得柔和了,校長說,我聽彙報了,你暫時就不要教課了,先在後勤幹幾天吧。等將來有機會再上課。淑婷已經沒有勇氣為自己爭辯了,隻有點頭同意。後來淑婷才知道,這是校長的一貫手段,凡是不經他親手調進來的教師,都會有這樣的遭遇。因為這樣一來,你就不能說啥了,你既不能再去找介紹你來的人(不管他是市長還是局長,因為這些年市長局長們介紹來的人太多了),也會買校長的賬,校長這就好安排了。

能力不行你怨誰啊?

淑婷就去了後勤,具體說是當了倉庫保管員。

淑婷沒想到一中的倉庫會這麼大。在十一中的時候,淑婷也去過學校的倉庫,領教學用具或者辦公用品。她記得那是很狹窄、很黑暗的一個地方,那個男保管員大腹便便,總是把鑰匙往桌子上一丟,讓老師們自己去拿。東西堆放得也很雜亂,落滿了灰塵,常常要費很大周折才能找到,有時候她找不到,讓胖子進來找,胖子也常常找不到,結果是她和胖子都弄得灰頭土臉。

一中的倉庫不是,一中的倉庫太大了,而且東西堆放有序,教學用具有專門的一隅,都編了號,語文組的就是語文組的,數學教具就是數學教具,物理的啦,化學的啦,地理的啦,甚至曆史的,都是很明確的。辦公用品這麵擺放得也十分整齊。紙張、糨糊、圖釘、曲別針、大頭針、拖把、笤帚,包括冬天用來清雪的鍬和雪鍁都整整齊齊、井然有序,淑婷在裏麵穿行感覺就像走在一個超市裏。

她很快就把那些貨架子的名稱和東西的位置記住了。

這是她的工作,她現在不需要再去記單詞,不需要再去寫教案,她隻需記住這些名稱和編號,記住這些東西的準確位置就行了。這對她來說並不難,每當有老師和學生來領教具,她會領著他們在貨架中穿行,走到那個位置,然後一指:喏。她閃在一旁,等著老師和學生把教具拿走。如果是領辦公用品,她就讓來人在門口等候,她按照領導批的數量找來漿糊、稿紙、油筆、大頭針、曲別針什麼的,一樣不能多一樣也不能少。就是這樣。

倉庫邊上,有一個小小的辦公室,那是她的。辦公室是後改的,窗戶很高,和倉庫的庫房一樣高而且狹窄。白天的時候,光亮從很高的窗戶裏照進來,是一個狹長的光柱,探照燈似的鋪在固定的位置——就是桌子靠上一點的地方,灰塵就在那光柱裏舞蹈。而她的桌子和她坐的地方一點也照不到,她在屋子裏從來感受不到陽光的溫暖。冬天的時候,供氣不怎麼好,屋子裏很冷。她在屋裏要不斷地跺腳,還要買一個熱寶放在手裏取暖。她可以出去走一走,但不能走遠,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人來領什麼東西。她走的時候,就把一張紙用圖釘釘在門上,上麵寫著:有事打我手機:13914486333李淑婷。挺好記的一個電話號碼。

她其實也不去哪兒,她願意去語文組找王淑珍。王淑珍原來和她都在十一中,是那個學校的語文組組長,很牛的一個人。到了一中,也屈居組員了。但王淑珍有許多頂帽子,比如全省優秀教師、吉林市全天候教師,這樣一來就沒人小瞧她了。王淑珍比淑婷先來的,她對淑婷那天的表現有些意外(她也是後來聽別人說的),她知道淑婷在十一中的時候,教課是很有水平的,她不知道到了這裏為什麼會是這樣。因此就有些同情淑婷,她總是鼓勵她,她對淑婷說,先幹著,適當的時候找校長談一談。淑婷卻有些淡,反而說,我這樣挺好的,清閑,不挨累。不像上課那麼緊張。再說,這學校都是能人,我跟著爭啥呀?這時候上課鈴聲響了,王淑珍拿起教案說,不爭?不爭你就啥也沒有。

王淑珍上課去了,可王淑珍的話卻留在她的耳朵裏,像一些小蟲子飛來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