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短篇小說 淑婷(郝煒)(3 / 3)

叔叔又來電話了,說:你明天上班吧。直接去外語組報到,找那個崔組長。

她一下子愣住了。她忽然不想去外語組了。她想起那些目光,想起試課時那些交頭接耳的眼神,她知道放棄了這麼長的時間,她已經不是他們的對手。

叔叔說,你聽見了沒有?

淑婷的淚一下子流出來了,她說:叔叔,我不想回外語組了,我在這裏挺好的。

什麼?叔叔不高興了,叔叔說,小婷,你不要鬧情緒。我都和校長說好了,他很抱歉,他不知道我們是這層關係,我當時沒說。

淑婷理解叔叔,叔叔畢竟是局長,他要維護自己的形象,他輕易不能開這個口。

但是,她不是這個意思,那個有月亮的晚上,她在江邊上思索了許多事情,她想要對自己的生活進行一下梳理和調整,她真的不想再去那個外語組了。

淑婷說,叔叔,我真的不想上外語組了。我在這裏挺好,我想在這裏看看書,放鬆放鬆,我覺得我過去太累了。

叔叔想了一下說,那好,我尊重你的意見,你可不要後悔啊。如果這次不動,我不能再為你說話了,聽明白沒有?

叔叔在電話裏加重語氣說。

淑婷說,明白。淑婷當然知道叔叔這句話的意思和分量,也同時知道自己說這句話的分量。

叔叔掛上了電話。

淑婷再回學校的時候,覺出了不一樣。好像全校的老師都知道她的叔叔是教育局局長,這有點讓淑婷始料不及。

得知她沒有去外語組報到,校長親自過來問:小李,你怎麼不早說呢?讓我們這麼被動,可不要對我們有意見哦。你不去外語組也可以,想上哪兒?去教導處嗎?

淑婷說,我就在這裏,哪兒也不去。

校長說,不是鬧情緒吧?

淑婷說,不是不是,校長,絕對不是。

校長說,那就好,和你叔叔說,我心裏有數。

校長背著手走了。

王淑珍過來說,你怎麼不回外語組了呢?組長老崔都毛了,說你要去,他這個組長就夠嗆了,不少老師都要過來看你呢。他們說,李淑婷有這樣的背景還裝啥呀?當初和校長說不就得了嗎,何必把大家整得都很被動。

真是的,你瞞得真深,別說他們,連我都不知道。王淑珍有些嗔怪地說。

大高更絕了,進門就嚷嚷:李老師,你淨跟我們逗悶子。我這回可要接你班了,有這層關係還在這裝啥呀?

淑婷沒想到一切會是這樣,她不明白叔叔的一個電話怎麼就弄成了這個樣子。

事情發生了許多變化,那些平常不怎麼來的老師,都願意過來和她嘮嗑,他們說,聽說你在十一中外語就是大拿?淑婷說,不是的,我們那個學校……還沒等她說完,他們就急切地打斷她,說,那學校咋的,我們這裏的許多人不都是從那樣的學校來的嗎?於是,他們貶諷了許多人,說出了那些人的諸多缺點,什麼哪個人不會教課啦,什麼哪個人的畢業文憑和獲獎證書是假的啦,什麼哪個人的名譽是走的誰誰的路子啦,總之是說,她李淑婷是最適合當這個外語組組長的。

後勤校長和後勤主任也對淑婷關心起來,他們給這裏的窗戶重新改造了一下,陽光從高處落下來(過去她嘟噥好多次,也沒引起他們的重視),屋子裏一下子變得陽光燦爛,讓她好一陣子不適應。桌子也根據“工作需要”換成了帶抽屜的大桌子(原來就是個課桌),還配上了電腦。

冬天到了,今年的雪是最小的,寒冷好像在北方逐漸成了稀罕物,那些雪毫不吝惜地都落到南方去了。學校突然注意到淑婷的辦公室有些寒冷(後勤校長說,是有領教具的老師多次反映),進行了必要的改造。增加暖氣片後,屋子一下子熱了起來,淑婷反而有些不適應了,她常常不得不開開窗戶,或者出去走一走,她已經無法忍受那裏的溫度。

最難受的是,淑婷費了很多口舌才讓人們相信,她現在已經不想去外語組了。外語組的老崔每次領東西都要親自來,對她誠惶誠恐的,好像搞不懂自己怎麼得罪了她。她反複解釋之後,人們的傳言就變成了淑婷想在這裏躲清淨,準備接後勤主任的班了。當然,這都是王淑珍告訴她的,王淑珍說,大家背後都分析,後勤主任老郭也五十七了,眼瞅著快到點了,你接班是鐵定的了。

淑婷不管他們如何分析,照例上班下班地走,她已經不怎麼關心這些小道消息了。

隻是晚上,她成了一家拉丁舞培訓班的成員。實際上主要是學倫巴和恰恰,她喜歡那熱烈奔放的動作。她這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學舞蹈的。舞蹈老師讓她做了幾個基本動作,還行,這得益於她一直走路的結果,肚子沒有了,腰細下來了。

秋天的時候,她還利用出差的機會,去北京看了看姑娘,那個學校並不在北京市區,離北京很遠,要倒兩趟車。學校的確很大,姑娘領她在校園裏走,她隻覺得比他們的一中大多了,有數不清的教學樓,她還記得,周邊長著很多的白楊樹,白楊樹的葉子已經泛黃,開始飄落。淑婷覺得姑娘比暑假時胖了許多,學習和生活看來都還不錯,臉有些紅潤,現在是學校的學生會宣傳部部長兼小報總編,說起話來很深沉。她想囑咐姑娘幾句什麼,看著姑娘在自己麵前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知道已經沒有必要,姑娘的確已經長大了。淑婷的心裏就有些不是滋味,五味雜陳。

年底,經過民主推薦和考核,淑婷果真當上了後勤主任,盡管她連名也沒報。校長說,是後勤主任老郭推薦的。

其實,校長怎麼解釋已經不重要。在別人眼裏,這早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原刊責編 劉青 本刊責編 付秀瑩

責編稿簽:當我們在生活巨大的慣性作用下快速滑行、且行且遠的時候,或許早已經忽略了路邊一掠而過的風景。中學老師淑婷生活境遇突如其來的改變,仿佛一個路障,迫使她在慣性滑行中稍作停頓。淑婷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之而發生變化的,還有她看待生活的方式。這停頓仿佛一個契機,令她從之前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抽身而出,重新打量自己的來路,傾聽內心的聲音。然而,正當她有所頓悟,逐漸習慣並享受當下生活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卻又發生了。很多時候,生活真是身不由己。

小說筆致氣定神閑,圓熟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