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技巧 細節之美(一)劉慶邦(2 / 2)

我們這個世界,或者說整個人類,都在朝著現代化的方向奔。我的看法,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不斷細化的過程。說一個國家是發達國家,或是欠發達國家,其衡量指標有多種。其中有一個指標也許是軟指標,但不容忽視。這個指標就是看國民對細節的重視程度和習慣程度如何。所謂發達國家,就是講究細節的國家。不太發達的國家呢,往往是對細節不太重視,不太講究。

2003年,我作為中國文化界知名人士代表團成員之一,曾應邀訪問日本,去了八九天。訪問期間,我們馬不停蹄,走了好幾座城市,看了很多廟,也欣賞了一些藝術表演,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訪問結束時,日本外務省請我們喝酒,吃飯,並召開座談會,讓我們談談對日本的觀感。我本來不想談,但參加座談會的一位日本副外相點到了我,稱我劉先生,問我對日本印象如何。我上來就說,我覺得日本的國民很注重細節。出乎我意料的是,副外相否認了我的說法,他說不不,我們過去是很注重細節,現在不怎麼注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馬上想到,我和外相的對話需要翻譯,很可能是在翻譯環節的表述上不夠準確,使副外相誤解了我的意思。我隨口舉了幾個例子,用事實表明了我的看法。我們在日本乘坐大巴車旅遊觀光,發現每一個前排座位的靠背後麵都有一個茶杯套,有的是尼龍套,有的是鋼絲套。泡一杯茶放在套子裏,不管汽車跑得再快,茶杯都不會掉下來,茶水也不會灑出來。套子不用時,尼龍套自己會癟下去,鋼絲套往上一抿,會貼在靠背上,不占什麼空間。而在我國國內外出乘車,汽車上就沒有放茶杯的地方。我們泡一杯茶水,要麼拿在手裏,要麼放在地上,用兩隻腳夾著。有時我們睡著了,茶杯就滾到了別人腳邊去了。

再比如鞋拔子。我們國內的旅店大都不提供鞋拔子,客人出門穿鞋,提鞋,隻能用手指頭代替鞋拔子。少數旅店雖然備有鞋拔子,但鞋拔子都比較短,隻有一拃多長。客人需要提鞋時,必須蹲下身子,鞋拔子才能插進鞋裏。日本不但每個旅店都備有鞋拔子,而且他們的鞋拔子比較長,有一兩尺長,客人提鞋時無須下蹲,鞋拔子就可插進鞋裏。

我還提到在日本看到的茶道、香道藝術表演,說茶道、香道其實就是取材於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通過把細節放大,拉長,使平時並不起眼的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程式化,儀式化,並提升為抽象的道,升華為文化藝術。

聽了我的解釋,副外相連連稱是,說他們確實很注重細節。原來翻譯把我的話翻譯錯了,把細節說成是細微末節,好像我在指責日本人不顧大局,老是糾纏一些細微末節。哪能呢,人家出於友好,請我們去做客,我們應該多說人家的好話才是,哪能派人家的不是呢!說來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細節,因為是細節,它讓我難以忘記,並讓我想到不同國家語言上的差異性。

相比之下,一些欠發達國家,在細節上就不大講究,或者說還沒有條件講究。我曾去過非洲的肯尼亞,看到他們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得不錯,基本上還是原始狀態,在保護區裏可以看到成群的大象、野牛、角馬、斑馬、長頸鹿、羚羊等。但那裏的土著居民在生活細節上就不大講究。遠遠看去,他們大都穿著大紅大紫的衣服,在草原綠色的背景下,倒像是一株株花樹。近距離一看就不行了,他們的衣服沒有經過剪裁,加工,既不上袖,也不綴扣,像帶格子的床單一樣,隻往身上一披一裹就完了。他們都赤著腳,光著腿,外衣裏麵很少穿衣服。即使有人在裏麵穿了內衣,內衣也很髒汙。他們大概不怎麼洗澡,身上的氣味很濃。成群結隊的蒼蠅在他們頭頂上飛來飛去,不時落在他們的臉上、鼻子上和嘴角兒,像是在和他們套近乎。不難看出,他們雖然和野生動物大大拉開了距離,有了自己的文化,也接受了不少文明的東西,但總的來說,日常生活中還沒有樹立起細節意識,沒養成注意細節的習慣,生活上還顯得有些粗枝大葉,生活質量也不夠高。(待續)

[ 作者係北京作協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