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貪狼(三) (1)(2 / 2)

朝臣位列兩班站在台階下麵,一會兒,一個不陰不陽的調門兒高喊“皇上駕到”。

眾大臣高呼萬歲,齊刷刷地叩拜。

一個京腔京韻的童音扯著嗓子喊道:眾愛卿平身。

聲音沒有穿透人牆,後麵的大臣看到前麵的人先站起來了,自己也跟著站起身,遠遠望去就是一排人浪。

高拱站在浪頭,剛升起的陽光照在他溝壑縱橫的老臉上,跟個銅人兒似得。

銅人眯著眼兒,逆著光抬眼向台階望去,有那麼一瞬間,那快眯成縫兒的眼睛忽然瞪圓了,接著汗就下來了。

那一刹那的凝視,已經讓他原本熱血沸騰的心,忽然拔涼拔涼的——少年皇帝的身邊站著的,正是那個自己一心想要掀翻的閹人,馮保。

銅人抖著手擦汗,銅人牙齒開始微微顫動,緊接著銅人連臉上的條條溝壑也跟著顫動起來,銅人覺得自己都快成了泥人了——泥菩薩過江。

馮保高聲道:傳皇後、皇貴妃和皇上口諭。

眾人聞言再跪,心裏都合計著是台階上那主仆二人八成串通了好了戲弄他們這班朝臣的——讓人起來又跪下,不帶這樣折騰人玩兒的。

馮保揚著眉毛,大聲的宣旨:

告爾內閣、五府、六部諸臣:大行皇帝賓天先一日,召內閣三臣禦榻前,同我母子三人,親受遺囑日,“東宮年少,賴爾輔導。”大學士拱攬權擅政,奪威福自專,通不許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驚懼。便令回籍閑住,不許停留。爾等大臣受國厚恩,如何阿附權臣,蔑視幼主!自今宜洗滌忠報,有蹈往轍,典刑處之,欽此。

眾人領旨謝恩,起身。

那童音再次高喊:眾卿家有事啟奏,無事可以告退了。

大夥心裏立馬都明白——他們的內閣首輔高大人陰溝裏翻船了。

眾人作鳥獸散,有走的急的,連看都沒看高拱一眼。

高拱仍作跪拜狀,他想站起身來,試著挪了一下腿,那腿已經不是他的了,使了吃奶的力氣,才讓自己的壓在手背上的額頭抬了起來。

沐浴在晨曦中的,是一張老淚縱橫的臉。

這是隆慶六年六月十六日,張居正遠在千裏之外的杭州,此時的他正在藏鳳閣寬敞的後院中神情專注地撥弄著地上那個亂如朝局的蟻穴,漫不經心地敷衍著我的問話。

那聲音道: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臣,叩見聖上。

剛剛回京的張居正站在大殿的中央,向禦座上的少年叩拜。

先生請起。那少年道。

張居正站起身,望著麵前自己的學生——也儼然不是當年裕王世子的模樣了,。

先生近一步說話。

張居正一直走到禦座前,撩袍跪下。

身體仍是不適?

蒙皇上眷顧,已經少有好轉,稍事休息幾天便可,未曾給假,隻怕耽誤國事。

先生為父皇陵寢,辛苦受熱,國家事重,隻在內閣調理,不必給假。

居正叩頭,承認在閣調理。

那少年又說:高拱去位,先生補任內閣首輔之職,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先皇在時,每與朕提起先生,便多是讚賞之言,後來病中囑托,讓朕在國事上但有疑慮,可與先生商量。

張居正:聖上有事但問無妨。

少年:如今我大明朝國庫虧空,內憂外患一直未曾間斷,積貧積弱之勢已成,先生可有富國強兵的良策?

張居正突然感到莫名的壓力和巨大的喜悅,他覺著自己心裏邊兒開始鼓樂齊鳴,那聲音扯天扯地,震耳欲聾,他正覺得這是喜慶的樂聲,也是為為自己奏起的喪葬之樂。

張居正作涕零狀,不能仰視,俯伏奏稱:臣叨受先帝厚恩,親承顧命,敢不竭才盡忠,以圖報稱。方今國家要務,惟在遵守祖宗舊製,不必紛紛更改。至於講學親賢,愛民節用,又君道所當先者,伏望聖明留意。

少年抿著嘴笑:先生說的是。

張居正擦了一把眼淚:今天氣盛暑,望皇上在宮中,慎起居,節飲食,以保養聖躬,茂膺萬福。

朕知道了,與先生酒飯。那少年對身邊的太監說。

張大人這邊請。那太監站走到門口,欲引著張舉著往賜宴的建極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