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站在關口眺望一陣,孟元敬和汪均隨侍一旁,不久,又是一騎快馬奔來,依舊是皇帝親自派出的千機門的侍衛。
在驛站上,侍衛便不再稱皇上了,而是換成了皇帝本人外出時常用的稱呼“黃先生”。
“黃先生,前方傳來消息,說周以達大軍已經停止了搜索,全部撤出了沙漠。”
“哦,他們有君元帥的下落了?”
孟元敬大喜:“君玉還活著?”
“是。但是沒有君元帥的具體下落。”
“消息確切不?”
“確切,是盧淩傳出的。”
眾人都鬆了口氣,盧淩從鳳凰寨開始跟隨君玉,是君玉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他傳出的消息就肯定是真的。
“還有一件事情,聽說西北軍在雲中抓獲的萬餘名戰俘已經押解回來,正是朱老賊當初叛逃時帶走的湯震一部殘餘……”
當年,朱丞相和大元帥湯震叛逃,將5萬將士一並帶到了赤金族,湯震投奔赤金族的當年就病死了,而餘部經過了多次的戰爭和兼並,隻剩下不到2萬人。自湯震和朱丞相先後死去,這眾叛軍早已不甘侍敵,打仗也不賣力,很受真穆貼爾猜忌,一直沒有將他們派上重要戰場。這次大戰,見赤金族大軍潰敗,這眾叛軍剛和劉之遠一部照麵,尚未交手就全體投降了。
皇帝大喜:“這眾叛賊,朕早已恨之入骨,讓劉之遠將這幹人就地坑殺,一個不留,以儆效尤!”
“但是,劉將軍已經答應優待他們,說等君元帥回來再行處分!”
孟元敬想起君玉因為監軍坑殺戰俘和監軍的那次決裂,也小心翼翼地道:“如今戰爭結束,元凶早已伏誅,那一萬多人是不戰而降,不如從輕處罰……”
“孟大人不必多說!”皇帝打斷了他的話,“如今,最大的元凶朱渝尚未伏誅,那一萬叛賊也是罪大惡極,十惡不赦。如此叛國大罪如果不從重處罰,今後,豈不叛賊橫行?誰還將朕的江山放在眼裏?立即傳令劉之遠就地坑殺所有戰俘,同時公告天下,振奮民情,揚我天威。”
“遵命!”
孟元敬見皇帝態度如此堅決,知道無法再諫。他在朝中這幾年,早已明白若用常理和常情去揣度所謂的聖人天子的旨意實在是一件愚蠢不過的事情。如今,北方平定,皇帝懷恨在心的一幹叛將,正好一個個從容收拾,一個也逃不了了。
皇帝想了想忽然道:“馬上啟程,我們盡快趕到西寧府。”
“遵命!”
一幹人不敢多問,立刻啟程往西寧府方向而去。
到了西寧府,已經是第二天上午。
監軍看到微服而來的皇帝,不禁受寵若驚。因為按照本朝的慣例,大捷後,眾將領不久就會班師回朝,接受封賞,皇帝親自前來犒賞的情形實在十分罕見。他絲毫也不聲張,小心將眾人迎進帥府,摒退左右,才跪拜行禮:“未及迎駕,皇上恕罪。”
“愛卿平身,這次西北將士立下大功,朕重重有賞。”
“全賴皇上天威護佑,決策英明。”
皇帝大悅:“你等辛苦了!”
“皇上洪福齊天。隻是君元帥還沒有回來,不過已經有消息傳來。”
“好,我們就等君元帥回來才舉行這犒賞三軍的慶功宴。在她回來之前,朕想先見見她的幾名得力助手,立刻傳盧淩、白如暉、耿克等。”
監軍一臉難色:“黃先生,他們幾人不在軍中……”
皇帝臉色大變:“他們去了哪裏?”
監軍立刻惶恐地站了起來:“半月前,白如暉和耿克就離開了。盧淩原本率人在沙漠尋找君元帥,有了君元帥的消息後,他立刻通知了周以達,自己卻沒有回來……可能是路上耽誤了。”
皇帝冷笑一聲:“隻怕他不是耽誤了,他是已經跑路了!”
監軍大驚失色,這場大決戰護住了半壁江山,盧淩等人作為主帥君玉最得力的下屬,誰都可以想象到將有如何豐厚的賞賜正在等著他們,他們怎麼會白白放棄這一切跑路了?而且,他們為什麼要慌忙跑路?
皇帝依舊冷笑著,又看向孟元敬:“朕早知道她不會再回京述職,所以微服前來。可是如今君玉連這西寧府也不會再回來了吧?孟大人,你認為呢?”
皇帝此次微服前來的更重大原因在於徹底鏟除朱渝,斷絕後患。孟元敬心知肚明,如今聽皇帝如此言語,雖然心裏巨跳卻麵色不改:“君玉凡事有始有終,決不會藏頭露尾,我相信她一定會有個交代的。”
皇帝盯著他:“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不為物用!好,朕就等在這裏,看看堂堂的鳳城飛帥是不是已經就此遠遁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