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沒找到機會說。”
“不行。你明天就去學堂報到。”趙秀心一句話擲地有聲。
“不去。我大後天要去城裏。”
“你……你……”
“安平啊,三年一晃就過去了,等你考中秀才再去城裏也一樣。”計明亮趕緊勸道。
“我不是說三年浪費不起。”計安平鄭重地道,“我聽人說‘種地不如做工,做工不如做生意’,還有人說‘在家繡花不如當街做生意’。這就說明要想掙錢就得做生意。我現在在工地確是個做工的,但是我肯定很快就不是了。我比其他人讀的書多,認得字多,算得數準,沒道理混不過別人。”
“至於考秀才,我現在才想通,其實像我們這些小地方的人,如果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又沒有家境幫襯,認得幾個字,懂得一些基本道理,就足夠了。不必把大家都熬得苦巴巴的。”
“咱家日子還是過得的,供你讀書正好啊。”
“現在日子自然過得。但是……”計安平見父親已急得流淚,心頭不禁一軟,但一想到自己的決定,還是硬起了心腸,“我算一筆賬給你們聽吧。將來我結婚,房子、禮金、首飾、家具這些肯定是要的,這老房子到時肯定不行,至少要個五百兩。母親一個月掙多少錢,就算我考上秀才一個月拿一兩,五百兩不吃不喝我們也得掙個一二十年;而倩兒嫁人、嫻兒嫁人不能說一文錢不出,怎麼也能百八十兩銀子;而沒有什麼家底,他們的親事也得受影響。除了這些父母養老錢總還得攢起來。……”
一番話說完,一屋子人都沉默了。連最小的計康也怔怔地瞧著這個變得有些不一樣的大姐。
計安平拉住父親的手,“我現在還年輕,到城裏闖幾年,不算什麼。白象城離我們這又近。隔三差五地就有車來往於這兩地。”
計明之沉著臉沒說話。
計明亮看了看大姐的臉色,感慨道,“安平啊,你長大了。”
計安平感覺這話有門,趕緊加把勁,“再說了,秀才我也不是說不考。過個幾年,我要是想考就再回來考就是了。”
“但是中間隔了時日,怎麼能考得上?”趙秀心擦著眼淚。
“這是小事。人家不是說嘛,‘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就當是我在走萬裏路。”
“你要說到做到。”計明之認真地道。
“一定。”計安平點頭。
之後的兩天家人都比較沉默。父親又勸了女兒幾次,不過反被計安平說得啞口無言。
跟著父親去皇侍廟還了願,又到叔爺爺家做了一天客。
明天就是計安平離家的日子了。
計安平跟在父親身後,看父親給她收拾包袱。趙秀心把一些可能用上的東西都給裝進去。計安平也不管他,反正明天說好了小姑和母親一起送她到白象城。
“爹。最近兩年別給我們說親啊。”計安平想想還是打個預防針。
“怎麼?”
“我到了城裏後,會加緊掙錢,到時也在城裏弄個鋪子。把你們都接去。到時候我們姐弟三人都在城裏說親,全留在一塊陪著你。”
“你以為弄個鋪子那麼簡單。”計明亮做了十來年貨郎現在還都買不起鋪子。“你隻要認認真真地做事就行了。沒那麼著急忙慌的。這三計縣也沒什麼不好。不過,我原也沒想這兩年給你們說親。倩兒是不用說了,還太小。至於你,女孩子晚一點別人更沒話說。”說到這裏,趙秀心又想起要叮囑的事了,“聽說城裏有些地方亂得很,你可不能亂走。”
“嗯。”
“那些不三不四的男的不要去看更不要去招惹。”
“嗯。”
“自己也可以留意著,要是有哪家公子你看著中意,兩家門第差不多……”
“知道知道。”這和盧雪蓮去上大學的時候老媽的叮囑幾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