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怎樣開發寶寶左腦智能(3 / 3)

這說明你的語言撫慰起到了作用,說明寶寶已經能夠理解你聲音的意義了,知道母親在關心自己,在安慰自己了。

細心的母親也許還會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當你同寶寶的爸爸發脾氣說些憤怒的話語時,寶寶會煩躁不安,或者開始哭泣。這表明寶寶能夠體會出憤怒和生氣的語調了;如果親戚家的孩子來家裏哭鬧時,寶寶聽見了也會跟著哭,這是因為寶寶不喜歡哭的聲音,因為他知道哭聲不好,會令他煩躁不安。

作為母親,知道了你的寶寶現在已經能夠理解某些特定聲音的意義,而且能夠領會聲音的語調和旋律,能夠從聲音中聽出高興或生氣等不同情緒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首先母親要多給寶寶創造一些有意義的聲音,但不是噪聲。平時多讓寶寶聽聽你幹活的聲音,並隨時告訴寶寶你在幹什麼,告訴那聲音是什麼東西發出來的。平時多抽些時間,陪你的寶寶“聊聊天”,用溫柔的聲音向寶寶訴說自己的快樂,訴說自己多麼愛他,安慰寶寶,讚美寶寶,回應寶寶的每一個小小的反應。

同時,母親要學會克製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在寶寶麵前用憤怒和生氣的語調說話,避免和丈夫吵架,尤其要避免讓寶寶聽到自己撕心裂肺的喊叫或怒吼。作為母親,你應該明白,這些不快的聲音對寶寶會帶來多大的不良影響,寶寶會因為它而焦躁不安,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會覺得媽媽是在討厭自己。這對寶寶的心身都不健康。

理解並培養寶寶的思維能力

初為人母的母親們常常不明白寶寶究竟需要什麼,因此在寶寶麵前會顯得束手無策。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嬰兒期的寶寶什麼都不懂,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寶寶天生就具備思維能力。隻要母親們留心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就可獲得大量的信息,從而準確了解寶寶的需求,並適時地給予寶寶最貼心的照料。

1 母親常見的寶寶體態語言解析

1.寶寶皺起鼻子,嘴裏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這是寶寶在告訴母親:媽媽,我心煩,周圍怎麼這麼多我不喜歡聽的聲音呢?

2.寶寶眼睛中亮光閃閃,突然口角牽動,顯出笑容,雙手晃動,一副悠閑自在的模樣。這是寶寶在告訴母親:媽媽呀,我吃飽喝足啦,尿布也很幹爽,太舒服了。

3.當母親俯下身來看著寶寶,寶寶凝神注視著母親的臉,突然開心地笑了。這時如果母親不抱寶寶,寶寶的笑容便會消失。這是寶寶在說:媽媽,怎麼來了卻不抱我呢?媽媽抱抱呀。

4.寶寶突然開始不耐煩地躲避母親的目光,打哈欠,或者幹脆眯縫著雙眼不理睬母親。這是寶寶在向母親說:我累了,讓我安安靜靜地待一會兒吧。

5.寶寶癟起小嘴,隨即啼哭起來,聲音越來越大。這是寶寶在說:我餓了,怎麼還不給我奶吃呢?(或尿布濕了,很不舒服,怎麼媽媽還不換呢?或媽媽怎麼不理睬我了,我一個人太孤單了……)

通過這些體態語言,母親可以了解寶寶的思維,知道寶寶在想什麼,需要什麼,這是母子之間交流的基礎,之後母親才會更加了解自己的寶寶。

寶寶的思維能力是可以訓練的。為了訓練寶寶的思維能力,母親需要掌握嬰兒期寶寶思維的特點。

2 嬰兒思維能力有以下幾個特點

1.嬰兒的思維是在動作中進行的,嬰兒隻能在動作中思考,離開動作,便不能思考,更不能計劃自己的動作。

2.嬰幼兒對於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思維時,往往是思維最活躍的時候;而對於不感興趣的事物,是不會思考的。

3.具體形象的思維是嬰兒期寶寶思維的主要方式。寶寶這時期隻有看到形象的東西才會思考,還不會進行抽象思考。

4.嬰兒在思考問題時,隻是簡單地憑借自己的暫時記憶進行思考,不會綜合或持續思考。

如果說成人的思維是一個正方體,那寶寶此時的思維隻是正方形某個麵上的一個小點,零散而不成形,眼光離開這個小點便不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