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九(2 / 2)

卓絕匹

陳羽秀才題破吳王夫差廟,汪遵先輩詠絕萬裏長城。程賀員外因《詠君山》得名,時人呼為程君山,劉象郎中因《詠仙掌》得名,時人呼為劉仙掌。已上名公稱為卓絕。千百集中無以加此。陳秀才《題夫差廟》雲:“姑蘇台上千年木,刻作夫差廟裏神。幢蓋寂寥塵土滿,不知簫鼓樂何人。”汪先輩《詠史詩》曰:“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裏連雲際,不及堯階三尺高。”程員外《詠君山》曰:“曾遊方外見麻姑,說到君山此本無。雲是昆侖山頂石,海風飄落洞庭湖。”劉郎中《詠仙掌》曰:“萬古亭亭倚碧霄,不成奇克不成招。何如掬取蓮池水,灑向人間救旱苗。

改名達

梁震先輩,蜀川人也,初名靄。僖宗在蜀日,方修舉業。時劉象先輩隨駕在蜀,震以所業贄於劉。劉略吟味震詩曰:”據郎君少年,才思清秀。儻隨鄉賦,成器非遙。若不改名,無因顯達。何以緣靄字雨下從謁,雨下謁人,因甚得見此後請改為震。震字,雨下從辰。辰者,龍也。龍遇水雨變化。燒尾之事,不亦宜乎。“震後果得上第,名聞諸侯。高令公季昌召赴荊南,以筆硯籌畫見托,終身不就賓席,慮因玷汙前名,至今南楚之間獨步而已。

鑒冤辱

梁朝彭城王劉中令製置同州日,因築營牆掘得一物,重八十餘斤,狀若油囊。召賓幕諸將問之,或曰地囊,或曰飛廉,或曰金神七殺,獨劉參謀曰:”此冤辱也。古老囹圄之地即有此焉。昔王充據守洛陽,修河南府獄,亦獲此物,而某遠祖記之,乃是冤枉囚人死魄入地,聚為此物,凝結不消。縱鼓鑄不然,浸沃不濕。刃之不入,擊之轉堅,經千百年間而不腐爛。但於清夜致之酒食,許以申冤,當有黑氣衝天,不異豐城之劍氣也。此非吉瑞之兆,實為竄逐之征。“公一一試之,皆如其說。遂複深瘞,尋易營基。後有拔城背主奔秦之兆,亦由見怪之驗也。